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我是林黛玉她叔(22)

作者: 晋代衣冠 阅读记录

贾政见贾母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忙道:“儿子到底是宝玉的亲爹,下手如何没有分寸?只是若不如此,怕不好交代啊!”

贾母听了,默然不语。

她虽早已退居幕后,可年轻时却是比王夫人和王熙凤还要爽利灵巧之人,方才是爱之深责之切,故而心里犯了糊涂,而今有贾政提醒,自是理清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旁的我不管,只是你这段时间别再拘着宝玉儿读书,万事都让他养好伤再说。”

贾政听了,连道几声“那是”“那是”。

饶是如此,贾母却依旧止不住的埋怨贾政心狠,贾政也为了让老母亲消消气,只能在旁陪着笑脸。

这几日,贾母怕黛玉因着宝玉的事心中不痛快,故而每晚都让黛玉同她一起睡,想着抚慰她一番。

黛玉也只是闷闷的,话也比原先少了不少,看的贾母直叹气。

终于到了接风洗尘宴,林清早就迫不及待了。

话说他刚到京城就想把黛玉接回来,可也只能想想,林如海不会同意的。

林清跟着林如海来到了贾府。

林如海是客人,又是手握实权的红人,因此这欢迎仪式办的尤为隆重,引得街头巷尾的百姓都出来观看。

林清把这与书中“元春省亲”对比了一番,发现除了没有修建大观园,规模其实差不多。

由此可见,这贾府可真是下了血本呀。

林清跟在林如海身边,见了贾赦贾政,二人都免不了夸赞林清“少年英姿,一表人才”。

又得知林清而今不过十七岁,却已经中了举人,马上要到国子监读书,更是由衷的赞叹道“年少有为,前途似锦”。

林如海听了也十分之高兴,口中虽说着埋汰林清的话,脸上的笑容却灿烂至极。

到了贾母跟前,贾母和林如海寒暄一番过后,便拉着林清不肯放。

贾母是个情趣品味都十分高雅的人,喜欢一切美好的人与事物。故而见到林清这般“清俊秀逸、品貌非凡”,不论是容貌还是气度都与她的宝玉儿不相上下,所以爱的不行,一刻也不让他离开。

其实不止林清,就连年近半百的林如海,此刻都依旧是一副雅量端方的君子模样。五官虽稍显苍老,眼神却依旧清明,不知年轻时又是何等风姿。

不过话说回来,就贾母那个资深颜控,如果林如海年轻时相貌不出众,她又怎么可能把自己的亲亲女儿嫁给他?

只是这时贾宝玉被贾政关了禁闭,脸上又破了相,不好出来见客,要不见到林如海和林清,又要发痴说:“怨不得林妹妹天仙儿似的,缘是这林家个个都是谪仙般的人物。”

席间,林如海见众人都在,独不见那个衔玉而生的宝玉。便问及此,却被贾政含糊带过,说是病了,在养病,不宜见客,林如海听了,也只得作罢。

林清和林如海分开坐的,女眷又不和他们在一处,故而林清是既没见到黛玉,又要独自一人与众人寒暄应酬。

天知道他有多厌烦这种场合了!

贾琏作为目前荣府第三代最长者,自是有照应林清的责任。

林清初初见贾琏还有些吃惊,虽不及老版红楼梦里贾琏扮演者俊美,但长相也颇为俊秀,人也随和周道,时时刻刻顾着他,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般轻浮放荡。

或许是因为他是客人的关系?

林清吃到一半,尿急,便想着去解手。

贾琏便让身边的小厮陪着林清。

可这最近的茅房离席间也有一段距离,且还是下人专用的茅房。

林清憋的不行,让小厮在外头等他,他一个人在里头上。

谁知他刚解完手,却闻得隔壁传来窃窃私语声。

想来,是几个闲着的下人在八卦嚼舌吧。

第10章 竖子

林清不是八卦的人,正要推门出来,却无意间听到了“林姑娘”三个字,于是推门的手立即顿住。

林姑娘?

林妹妹怎么了?

正当林清不解时,却听得那声音又从暗处传来,林清立马竖起耳朵偷听。

“林姑爷这次回京,林姑娘怕是也要家去喽。”

“那咱们二爷如何能舍得?这府里上上下下哪个不知二爷对林姑娘的心思?”

“不舍得又如何?原先林姑娘是孤身一人在京,不得已寄居于此,现今林老爷回来了,哪里还有在亲戚家住的道理?”

“那、这,可到时二爷又撒起泼来怎么办?老太太最是宠他,二爷到时在老太太面前撒娇耍痴不让林姑娘走,林姑娘怕也是走不了的吧?”

那人听了,不由得冷笑一声,道:“怕是由不得他了!”

说着,把前几日宝玉轻薄黛玉一事同他原原本本学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