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241)
张权细细琢磨耿一民这句话里的意思,越琢磨味道越深。耿一民话里的意思无疑也接受今天的选举大局,但会借城商行的事情继续施压。城商行目前跟静海建总牵扯很深,而静海建总几乎就是他张家地……张权琢磨着寻找怎么样的借口去拖延否决对城商行的改制,分心之余,一开始却没有注意到选举会场的细节。
陈明行作为工商界推选出来的代表之一,也坐在离主席台稍远的坐席上,左边是顾晓玲、秦明,右边是刘华东、孔立民,心里暗叹一声:太疏忽大意了,选举形势已经完全被耿一民控制了。
孔立民眯着眼睛看陈明行,只觉得有些看不透他这人,按道理,他看到这样地局势应该心神大乱才是,却端端看不见他眼里的慌张。
五百多名代表将填写的选票投入主席台下面的八只箱子里。陈明行已经不指望张权的得票能超过半数,虽然一直都在说选举要改成电子投票方式,五百多张选票地清点工作进行还算顺利,静海市建国以来,第一位市长候选人得票数未超半数,共五百一十六张选票,张权仅得一百六十七票,弃权票高达二百一十二张,推选“另选人”选派共计一百三十七票。
选票清计的整个过程,张权都无力的坐在主席台上,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眼前的局势,他没有预料耿一民放弃市委选举的机会,会在政府换届选举上突然发难,整个选举过程都是被耿一民牢牢控制住的。
耿一民并没有意愿要想去控制整个选举过程,耿一民相信,张权的嫡系虽众,但不能代表整个静海市。他所需要做的只是将原选举过程中不合理地因素(如监视代表选举过程)给清理掉,给代表真正选举的机会,使整个选举过程变得更民主。几乎不用额外的安排,只需要在选举开始前临时决定就可以了,更不用秘密串联或者做其他动作,张权能觉察出异常那才叫有鬼呢。
当主席团公布选票清计结果,会堂里一片嘈杂,议论纷纷。魏家强想起早上遇到林泉的事情,虽然猜不到其中地详细,有一点是肯定的,张权被突袭了个措手不及。主席团经过讨论,决定下午将进行二次选举,按照选举法地条款,获得十名代表联名保荐的候选人都有资格参加下午的竞选,与会的代表都被要求中午的用餐时间与休息时间都不得离开选举会堂范围。
中午用餐的时间,姜志明陪柳叶天到静南区代表团来打招呼,魏家强、舒经昆才晓得柳叶天是被推出来跟张权争市长之位的人选。看着姜志明又陪柳叶天到通南市代表团的区域去,魏家强心想:张权的大势已去,下午就要进行二会选举,留给他的时间太短,他根本没有时间来扭转劣势。
张权却没有坐以待毙,目前串联拉选票已经来不及,二百一十二张弃权票,表明他在静海已经大失人心,但是他也不是完全没有反击的机会,张权坚持咬定:“选举法明确规定,弃权票即放弃选举权力,也就放弃二次参加选举的权力,下午参加者二次选举的代表要将这部分排除出去。”
投弃权票的选民或代表能不能继续参加二次选举,在国内的司法实践中,采取摸棱两可的态度,有的地方取消这些代表的二次投票权力,有些地方保留这些代表的二次投票权力。
将投弃权票的代表排除在外,推选“另选人”的代表才一百三十七人,还无法保证这些代表都会给柳叶天头赞同票,就算一次选举中投赞成票的代表会重新考虑做出有利于柳叶天的决定,也无法保证胜势。
耿一民没有说话,眼睛注视向义山,问道:“向副书记怎么说?”
向义山眯起眼睛,他与张泉都脱不开身别行安排,仅以眼前的局势判断,耿一民敢这么搞,一定是获得省里的支持。既然省里有决心让张权下来,向义山再支持张权,也只能保住一时,张泉总归要下来。但是省里真正支持耿一民的话,为什么不在市委选举就表露明确的意图呢?
向义山琢磨不透,处于本能,他没敢得罪更为强势的耿一民,说道:“国内的实情就是这样啊,很少有人会旗帜相明的投反对票,毕竟是人民内部矛盾。我以为投弃权票的人等同于投了反对票,在许多地方的司机实践中,也并不认为投弃权票即放弃选举权力,何况我们制定这次选举议程时,并没有将这一条款写进去……”眼前的局势是如此的明显,支持耿一民,张权必败,支持张权,却未必能赢得了耿一民。何况在这次选举中赢得耿一民又如何,耿一民始终嗲吧静海市,只要耿一民一天在任上,他就始终是静海的天。
向义山已经无法判断局势的变化,不敢联合张泉与耿一民硬抗,但是他又有些不甘心,说道:“这种状况,静海建国后也是首次发生,是不是向省里请示一下?”
耿一民微微一笑,侧过头看张权:“张市长觉得呢?”
省里能出面制止这出闹剧,自然是再好不过,但是面对耿一民主动递过来的稻草,张权又犹豫了:省里难道已经形成决议?难道万副主任也给蒙在鼓里。的确,在张权的印象,从没有想到耿一民会先斩后奏,没有想到耿一民此时还没有得到顾宪章明确的表态。
耿一民见张权灰白的脸陷入迟疑之中,扭头对主席团秘书长高松说道:“高秘书长,你将向静海的情况向省里汇报一下。”
第十四章 跳票进行时
高松将电话拿到这个房间里来,当着主席团成员们的面,给省里拨了电话,电话通过工作人员很快转到值班领导的手里。一房间的人都将目光锁住高松,电话那头的声音也隐约听得见。
高松放下电话,回过头对耿一民说道:“省里正紧急跟顾书记联系,大概一会儿就有回音。”
张权稍松了一口气,看见省里没有提前知道什么,心里默默的谋算,让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吓了一跳。大家都盯着震动着的电话机,耿一民看了高松一眼,让他继续接听电话。
“顾书记的电话,”高松捂着话筒,向耿一民示意,“让耿书记您来接。”
耿一民最担心的是顾宪章的态度,既然让自己来接电话,心里最大的一块石头至于落下来了。当着众人的面,耿一民在电话里向顾宪章汇报选举的情况,虽然没有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去安排这次选举,就算有些额外的动作,也没有让人诟病的嫌疑,耿一民的声音平静,气定神闲,一边跟顾宪章通电话,一边拿目光扫过房间的众人。
“省里要召开临时会议讨论此事。”耿一民放下话筒,对众人巡捕顾宪章的决定,“下午三点之前,省里会形成决议,我看二次选举就安排在下午三点之后吧,大家有什么意见?”
现在已经是下午一点了,张权无话可说,省里形成的决议对他是不利的,就算拖延时间也无法扭转局势,省里形成的决议对他是有利的,拖延时间只会让情形变得更复杂。
向义山虽然不希望情势变得更糟糕,但是他也无力改变什么,只能等待省里会形成怎么样的决议。静海的情况已经这样了,张权大失人心,就算省里有人,也未必会在这个时机出头保张权,只是不晓得会不会有人借机攻击耿一民。
省里电话会议是怎么样地一番情形无法想象、猜测,唯一可以肯定,这次静海发生的事情,一定会让触及相当多地人的神经。主席团十几号成员守着一部电话机,都不轻易离开小会议室半步。张权倒是想走,又怕走后,这里的局势会被耿一民完全操纵。但是耗在小会议室了,对会堂里的事态又无从把握,真让人头疼。
向义山眯着眼睛,不管省里的态度如何,二次选举已经无法避免,他甚至希望省里给静海的这次选举扣上“操控选举”地罪名。这样一来,耿一民、张权都要给他让开道路。但是他又不得不承认,耿一民在这次事件里并没有留下多少破绽,一次选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怨张权在静海太不得人心。正是耿一民排除选举中“操控、监视”的因素所造成的,使得整个选举过程更加民主化,要真说耿一民有什么罪名的话,那只是没有严格贯彻省里的组织意图。这种罪名不能明里说,极可能耿一民在做完这届书记之后就要远离权力中心,这是最大的惩罚,不过想想耿一民地年龄,做完这届之后,也只能到省人大或者省政府当个副职,也没什么损失了。但是他为什么不为自己儿子的前途多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