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当自强(429)
对于绣娘来说,这双手比脸还要金贵,要注重保养保持关节的灵活性,这样才能在拈起绣花针时,手指灵敏不会下错针。
带着顾晓晓进来的女子脚步极轻,站在一旁安静的看着姜婆婆绣花,并未出声,顾晓晓也静默在一旁。
待到绣完了一片叶子,姜婆婆这才放下绣花针,扶了扶老花镜,看了眼顾晓晓,对旁边的女子说:“红玉,这小囡是谁?”
“师傅,她说自己是苏华大学的学生先前来过,我就把她带了过来。”
“哦,原来是苏华大学的啊,你们老师发扬咱们苏绣,是好样的。唉,时代不一样了,现在年轻人能拈得动针的少了。”
姜婆婆为了照顾顾晓晓,尽力说着普通话,但其中还是能听出本地口音来软绵绵的。
顾晓晓眯起眼睛看绣屏,活灵活现的牡丹花,碧翠欲滴的叶子,还差一小半儿就完工了。
她此行的目地是为了拜师,姐一些绣活做,顾晓晓蹲下身子仔细打量着绣屏然后用崇拜的语气说:“姜婆婆绣的可真好,这是平针绣吧。”
“你这丫头眼光倒不错。”
顾晓晓有些怀念的看着绣屏,用惋惜的口吻说:“我也会些粗浅的绣活,只是现在用到的地方少了。”
听到顾晓晓会刺绣,姜婆婆一下子来了兴趣:“嗯?你这小囡还会刺绣,不是诓老婆子,逗人开心的吧。”
顾晓晓抿嘴浅浅一笑:“晚辈哪里敢糊弄您,我的确对刺绣感兴趣,也曾绣过些东西,不过都是上大学前的事儿了。”
“红玉,你再去拿个绣架来,然后拿些针线,让小囡绣个东西给我看看。”
“好的。”
☆、第二九五章 灵异文中做炮灰7
装针线还有白色绣帕的小箩筐看着有一定年头了,但是干净整洁泛着亮光。
红玉将绣绷给调了下,然后调绣架,顾晓晓对这套工序已经熟到闭着眼睛都能做出来了,于是搭把手将绣帕固定好,笑着说:“谢谢阿姨,我自己来就行了。”
姜婆婆见她手头还算熟练,满意的点点头。
顾晓晓瞧着五颜六色的绣线,又望了眼园子中的开的正好的桂花,打算绣个简单的单面绣,内容就是丹桂了。
她微闭双眸在脑海中构了图,接着睁开眼,挑好线选了一根比牛毛粗不了多少的针。真正的大家,用的针可是细若牛毛轻飘飘的没一点儿重量。
上辈子绣了一辈子花鸟虫鱼秀丽江山,顾晓晓手上像是长了眼睛,针线翻飞顷刻就勾出了一片叶子来。
姜婆婆戴着老花镜专注的看着顾晓晓手中动作,时不时的扶下镜框,表情愈发的慈祥柔和。
顾晓晓此时已经完全忘我,眼中只有小小绣架,时不时的用牙齿咬断针线,再换一种颜色。
等到翠绿的叶子衬托着含苞欲放的金色丹桂,完全成形时,顾晓晓方舒了口气,再看腕上手表已经过了近三个小时。
她将绣成的图样取下,恭敬的递给了姜婆婆。
姜婆婆仔细摩挲着手中绣帕,能在没有画好的绣样的情况下,临场发挥绣出这样的作品实属难得。而且,虽然用的是最简单的针法,但是针脚细密藏的很好,摸起来不扎手,能看得出她在这上面下过苦功夫。
苏绣具有绣法“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姜婆婆摸着手中绣品,绣面平展、用针细巧,绣线精细排列紧凑不露针迹,色泽鲜明疏密一致,大处上挑不出错来。
“很好,你的绣法是跟谁学的?”
红玉目光中同样带着赞许,她这么大时才跟着姜婆婆学习,可没这么好的手艺。
顾晓晓心知所求之事成了一半,腼腆的笑了笑说:“我外婆是H市这边儿的人,小时候她带我,跟着学了些,长大后感兴趣自己找了很多资料。”
这个回答谦逊有礼而且严谨,姜婆婆将绣帕翻过去又看了一遍:“绣的活灵活现,倒是个有天赋的。”
“婆婆谬赞了,我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说这话时,顾晓晓小心的看着姜婆婆的反应,见她没露出不高兴的神色,这才放下心。
活了大半辈子,姜婆婆目光如炬自然比别人看的长远些,小辈的心思她一眼就看出来了问到:“你今日来,只为了讨教刺绣?”
话已挑明,顾晓晓也含糊其辞卖弄小聪明,惴惴不安的说:“婆婆,实不相瞒,我这次来是想接点儿活,赚些生活费。”
她说话时,拿眼悄悄觑着姜婆婆,她果然没露出愠怒之色。若是跑到书法家或者画家提前,必定会被骂一声庸俗,但是于刺绣上去不会。自古以来,在刺绣上传出名堂留下针法的多是绣娘,大部分绣娘一开始做绣活就是为了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