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当自强(981)
为了防止陈斯年以此发难,顾晓晓主动将她和风司长单独谈话之事说出。
果然,陈斯年哈哈一笑,眼角浮出两道极淡的笑纹来:“不过是一块玉佩,太后何须如此介怀。若风司长撬不开几个刁奴的嘴,只管将人丢到东厂。三天之内,哪怕是哑巴,微臣也让他们开口,哪怕是石头,微臣也能让他们开花。”
陈斯年说的信心满满,顾晓晓只觉冷风吹过,违心应和到:“哀家在此谢过都督,只是一事不烦二主,若风司长未查出九龙玉佩下落,还请都督出手相助。”
“这是自然,吾等领朝廷俸禄,陛下之事就是微臣之事,绝不敢有半点怠慢。”
他说的铿锵有力,让知道他真面目的顾晓晓,只觉打心底里作呕。
“呵呵,哀家在此多谢都督。”
送他一句呵呵,代表了顾晓晓此刻心情。
陈斯年似乎也没有和顾晓晓长谈的意思,说完先前的话后,他起身有要走的意思,顾晓晓也没挽留。
在走之前,陈斯年又撇下了一句让人膈应的话:“多谢太后信任,微臣还有公务要忙,就不叨扰了。只是风司长毕竟是外臣,太后日后还是避嫌些好。”
撩下话后,陈斯年将手一拱,留下面色尴尬的顾晓晓扬长而去。
待他走后,顾晓晓收起尴尬神色,心中编派起陈斯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行径。
他还有脸提醒别人,自己的顶着太监的身份,和太皇太后孩子都生了,还反过来要别人注意瓜田李下之嫌。
所谓脸之大者,厚若城墙,也要在陈斯年面前甘拜下风了。
顾晓晓恹恹的吃着琳琅满目的水果,喝着清甜的果汁,心中盘算着,到底何时才能将坤宁宫无处不在的眼线给肃清出去。
在自己的寝宫内,都要处处受人监视,她这日子过的也太艰辛了。
慈宁宫中,白容波收到了陈斯年派人递过来的消息,让她派人将启寿泉的泉水,给坤宁宫送上一坛,顿时打翻了醋坛子。
她不知其中缘由,也怕到陈斯年面前询问,再惹他厌烦,愤愤不平之后,派人装了小半坛子启寿泉的水,又在里面掺了大半坛子的井水,派人送到了坤宁宫。
慈宁宫送来的东西,就算是琼浆玉露,顾晓晓也不愿沾,何况她开了坛子,瞧着那水有些像井水,没有启寿泉独有的清甜味。
☆、第五五七章 厂花与太皇太后之间的炮灰12
但论起来,慈宁宫那边是长辈,长者赐不可辞,顾晓晓让人将这坛名义上启寿泉的水,拿去分成两坛和榨好的果汁封在一起。
至于酿好之后顾晓晓会不会喝,这就是她的事儿了。慈宁宫那边人再清闲,也断不会为了一坛启寿泉的水大费周章。
至于九龙玉佩一案,顾晓晓脑袋没毛病,才不会主动去找陈斯年,给自己增加障碍。
不过这案子一时半会儿还真破不了,因为九龙玉佩是顾晓晓和小皇帝联手,藏到了一个非常隐秘的地方。
除非顾晓晓主动拿出来,否则,任谁也查不出玉佩的下落来。
虽说如此,但几个刁奴也难逃其咎,从他们住处搜出来的各种金银珠宝,足以给他们定罪无数次。这些胆子最大的宫女和公公,正是平时最喜欢跑到慈宁宫献媚讨好嚼舌根的人。
没有人保他们,九千岁没有,太皇太后也没有,这让被关在仪鸾司牢中的几个刁奴,惶惶不可终日,尤其狱内刑法森严,他们着实受不了皮肉之苦。
盗窃圣上之物,难逃一死,但他们平时虽然手脚不干净,却绝不敢主意打到皇上贴身携带的玉佩上,就算严刑拷打也招不出九龙玉佩的下落。
几人哭天抢地,一面是证据确凿的盗窃事实,一面是铁面无私的仪鸾司将士,他们肠子都要悔青了,每日只知哀声求饶。
顾晓晓不关注几个刁奴在仪鸾司大牢里过的如何,这几个人,在坤宁宫中狐假虎威,不知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儿。
原主性子慈和,对他们虽然深恶痛绝,但到底没怎么管,这才让他们越来越横行无忌。
落到顾晓晓手里,他们就别想再逍遥自在了,当年做的恶,如今一桩桩一件件的,也该还回来了。
坤宁宫一时风声鹤唳,虽然那些吃里扒外的人心中还是向着慈宁宫,但兔死狐悲,瞧着同类的下场,到底有些畏惧了,行事也不敢那么张狂了。
论起来,这倒算是意外之喜了,顾晓晓巴不得手下宫女太监们都消停些,少在她眼皮子底下搞各种小动作。
三日之后,风玉停再次来到坤宁宫,仍是以查案的名义。他在几个刁奴住处象征性的查了一圈后,以怀疑他们将九龙玉佩藏匿到失窃场地为由,再次进了坤宁宫主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