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羊的门(18)

往下,众人七嘴八舌,纷纷发表自己的高见,谈出了许多更为绝妙的好主意...... 会议开得十分热烈。众人都异口同声地说:决不能让这鳖儿走! 决不能开这个口子!

在众人发言的时候,呼天成一声不吭,他只是默默地听着。有时,把眼闭上,有时睁开,淡淡地望着众人。一直到都表了态,都讲完了,他才问:" 说完了? 还有没有? 谁还说?"

就这么一句,屋子里又重新静下来了,众人都望着他...... 这时,呼天成说:" 大家的意思是不让他走?"

众人齐声嚷嚷说:不能让他走! 他这是给集体抹黑! 这个头不能开......"

可是,呼天成却笑眯眯地说:" 怕啥? 走就让他走嘛......" 说着,他的脸突然就黑下来了,一股黑风风的怒气罩在了他的脸上,他沉着脸,目光像烙铁一样在众人脸上烫了一圈,厉声说:"...... 这个头咋不能开?! 走个吧人有啥了不起的? 还有谁走? 你们谁还想走?! 说呀? 谁走都行,我现在就批准! 谁走报名?!"

刹那间,屋里的空气顿时紧张了,没有一个人敢吭声,人们都低下头去,呆呆地看着眼前那一小块......"

片刻,呼天成的语气缓下来了,却仍是很严肃地说:" 你们都是呼家堡的干部,是接班人哪。遇上一点小事就这么不冷静,行么? 别说走他一个人,走十个人,走一百个人,呼家堡还是呼家堡! 你们谁想走也可以走嘛,我老了,不中用了,我是要留下来的。呼家堡四十年都没垮,我不相信,现在还有谁能搞垮它! 怕什么?! 啊,有什么可怕的?!" 接着,他又说:" 毛主席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走就让他走嘛。当然了,有人要走,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的工作没做好,有漏洞。我也是有责任的。在这里,我就不多批评大家了。"

干部们全都望着呼天成,一时,也都各自想着身上的" 责任"......"

呼天成手捧着头想了一会儿,默默地说:" 走可以走,咱还是要做到仁至义尽,总还是要见个面吧? 你们说呢?"

立时,民兵连长呼二豹站了起来,马上说:" 我去叫他!......" 说着,他望了呼天成一眼,见呼天成的眼皮一塌蒙,便快步走了出去。

此刻,干部们像是悟过来了,一个个又说:就是,呼伯分析得对,走就让他走,一个老鼠屎还能坏锅汤? 走他个把人也没啥了不起......"

一会儿工夫,呼二豹回来了。他一进门就说:" 鳖儿操哪,不来!...... 我把他爹日弄来了。" 这时候,人们才发现,门口还站着一个人。他袖手立在那里,腰弓着,脸上带着惊慌不定的神色。他的目光小心翼翼地四下探去,可是,没人理他,谁也不理他。他缩了缩身子,喃喃地说:" 他呼伯,你看......"

呼天成望着他,久久不说一句话。他的目光像碾盘一样压在刘老头的身上,刘老头感到了那目光的重量,他弓下腰,再次缩了缩身子,像要钻进地缝儿似的,头上出了一层一层的汗球......"

片刻,呼天成淡淡地说:" 老刘,你养了个好娃子呀!"

刘全老头嚅嚅地解释说:" 都劝过他。我劝他,他娘也劝他...... 不听劝。孩子大了,我也是没法呀!"

这时,呼天成笑了笑,说:" 没啥。年轻人嘛,想出去闯闯,是好事。你回去给廷玉捎个信儿,咱呼家堡需要人才,只要是人才,会适当安排的。留下来当然很好。想走呢,不拦他,随时可以走。不过,咱呼家堡是个集体,不是旅店,不能想咋就咋,你说对不对? 就说是旅店,来了也得登个记吧? 走时也得打个招呼哟! 嗯?...... 我说了,走是可以走,随时都可以走。如果对干部们有意见,就是走,也要把意见留下来,对我的,对干部们的,都留下来,好改进工作嘛。你看呢? 老刘......"

刘全老头像鸡叨米似地连连点头说:" 我说他,我说说他...... 让他来,让他一定来。"

......"

又一个时辰过去了,院子里终于响起了那" 蹋拉、蹋拉" 的脚步声。人们都朝门口望去,然而,在门口出现的仍然是刘全老头......"

刘全老头再次弓着腰走进来,一进门就扇起脸来,他一边扇自己的脸,一边流着泪说:" 我没这个儿子,全当我没养这个儿子!...... 收拾他吧!"

呼天成忙说:" 老刘,你这是干啥呢? 别,别...... 快,让老刘坐下......"

有人赶忙给老全头让座,可他没有坐,他也不敢坐...... 只是连声说:" 收拾他,收拾他吧。" 呼天成淡淡地说:" 你说哪儿去了,收拾他干啥? 他又没犯法。"

接着,呼天成叹了口气,手捧着头沉默了一会儿,终于说:" 娃子铁了心要走,就让他走吧。...... 老刘,他既然不愿见我,你就再给他捎个信儿。你给他说,我呼天成不是鸡肠小肚的人,在外头要是混不下去,还回来,我还欢迎他。要是遇上难处了,就言语一声,我呢,多多少少的,在外边还认识几个人,也许能帮他一把...... 就这样吧。"

这时,民兵连长呼二豹跳起来了,瞪着眼说:" 呼伯,就这样让他走了?!"

妇女主任也站起来,点着刘全老头的鼻子嚷嚷说:" 老刘,还有良心没有? 有些人的良心是让狗吃了! 啥叫仁至义尽哪? 呼伯也只能这样了吧?!"

呼天成摆了摆手说:" 留住人,留不住心,让他走吧。"

刘全老头脸都黄了,他往后退着身子,一再嚅嚅地说:" 我再说说,我去再说...... 我,我给他跪下,我让他来......" 说着,他小跑着回去叫儿子去了。

会散了,可呼天成却一直手捧头坐在那里,他还在等着,他想他会来的......"

第二天上午,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民兵连长呼二豹走了进来,他一进门就骂道:" 这鳖儿是吃了豹子胆了!"

这时,呼天成脸上露出了明显的失望,他的眉头紧皱着,脸上的纹路绷出了一道道凛然的紫色血红,可他仍淡淡地问:" 走了?"

呼二豹说:" 走了。"

他的目光望着呼伯,仍希望他说一点什么,只要呼伯言一声,他立马就把那" 吃了豹子胆的" 追回来!

呼伯不语。倒是站在一旁的村秘书忍不住说:" 哼,他还是不走的好。"

一语未了,呼伯突然就看了他一眼!

过了一会儿,呼天成摇了摇头,喃喃地说:" 这孩子,都不敢见我一面?"

羊的门

○李佩甫

第四章

一一个" 贼" 字

三十六年前,在一个秋日的黄昏,年轻的村支书站在村口上,面对一群下工的村人,开始有了" 主" 的意识。那时候他虽然才二十来岁,却已经当了三年的副支书,一年半的支书了,已算是呼家堡的当家人了。可真正的领袖意识,却是在这一瞬间产生的。

那时的呼天成年轻气盛,血气方刚,面对呼家堡村人的盗窃行为怒不可遏! 在那个时期里,村里总是丢东西。开初也许是由于饥饿,后来就是惯性了:村边地里的玉米一夜之间就会被掰去大半;红薯长在坡里,到出的时候,竟然有很多是空穴;收豆的时候,一亩豆子拉到场里只剩下了几十斤;在场里打芝麻,明令不冷穿衣裳,一个个都光着脊梁进场,可光棍汉孙布袋趿着一双破鞋,出出进进两趟,就趿走了三两半芝麻......"

在这么一个秋熟的九月里,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呼天成带着六个基干民兵,立在村口上,突然拦住了从地里回来的村人,挨个进行搜查。头一个撞上的是八婶,八婶拧着一双小脚,挎着一个草筐,仄仄歪歪地向村口走来。八婶年岁大了,不是拿工分的劳力,她是上地搂草去了。一个基干民兵拦住八婶说:" 站住。拿队里东西了没有?" 八婶一下子怔住了,八婶看着站在一旁的呼天成,颤颤地说:" 天成,娘那脚! 这是干啥呢?" 望着八婶那一头苍苍的白发,呼天成有点不好意思了,他想叫一声" 八婶" ,可他又发现喊这么一声后,往下边就无法进行了。在呼家堡,拐弯磨角七大妗子八大姨的,说起来家家户户都沾点亲,要是让过了八婶...... 这时,他第一次觉察到乡下的" 礼俗" 成了一种阻碍。可他没有往下多想,他只是觉得有点" 格意" ,八婶是他的亲八婶呀! 他扭过脸去,不再看八婶了。于是,那个基干民兵就上去搜八婶的身。他先是从八婶的大裤腰里摸出了一块红薯,尔后又从大草筐里翻出了两穗玉米...... 那基干民兵说:" 操,这是啥?!" 八婶立马软了,八婶求告说:" 大侄子,大侄子,我是头一回呀......" 呼天成依然背对着她,一声不吭。于是,那基干民兵喝道:" 站到一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