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细水长流(956)

作者: 卉苗菁彩 阅读记录

所以我琢磨着倒是今年年底由老爷进给陛下做寿礼好了,陛下一高兴再赏咱们一两个九宝项圈九宝玉带不比咱们自己做了卖省心来钱,而且还光宗耀祖,人前露脸?

谢尚

谢尚做梦也没想到他媳妇的算盘竞打在弘德帝身上,目瞪口呆之后依言思了一回,发现竟然可行,不免悔青了肠子一他竟然把到手的九宝项圈九宝玉带白送了人!

红枣,“谢尚版为心虚地告诉媳妇:“我先不知道你的打算,刚酒席上答应给各家送四个炉子。连周掌院在内,一家没拉。

红枣闻言一怔,转即安慰道:"送了就送了吧!也不是什么大事。

她也就是那么一想。

常言道天威难测"。谁知道这蜂窝煤贡上去是个什么结果?说不准以为"煤"同"霉”:翻脸定罪也是有的。

不贡便不给贡吧,换一样好了

前世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红枣见多识广,一点不担心江郎才尽。

眼见媳妇一句责怪没有,谢尚是又欣慰又懊恼;试探问道:“那年底贡寿礼怎么办?

红枣笑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炉子原不值什么,送便送了。横竖离年底还早,咱们可以慢慢想!

再者老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去岁年底咱们出尽了风头,今年咱们缓缓也没啥!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红枣说得在理,谢尚心里好受了一些,嘴上虽没说啥,心里却暗暗下了决心:以后管住嘴,不再拿媳妇新做出来的东西轻易送人。

老爷,“红枣告诉谢尚道:"一时半会没这许多炉子,得现做。最快也得二月中下旬才能有。”这倒没什么关系,"谢尚复了往日的洒脱,不以为意道:“我回头告诉他们一声就成!

进家后文明山不及和甄氏夸赞席上的奶油蘑菇汤便道:“书怡,开春后但等化雪咱们家园子便建个水窖存储雨雪浇花吧!

大尚那么有钱,他媳妇过日子尚且会虑到煤渣这样的小事,文明山如此想:没准大尚就是因为有他媳妇这样的精打细算方才有现在的家私。

对比自己,他家虽说有些祖业,但他不是宗子:将来分得的资产有限一-总之跟谢尚不能比。他媳妇年岁还小,说不得他这个一家之主要帮着想想怎么管家。

甄氏闻言一怔,转即笑应道:"老爷说的是,妾身也正要和老爷商量这事呢!

哦?“反是文明山诧异了:“你也想到了?

不是妾身一个人想的,“甄氏谦虚道:“而是今儿席上听太太们议论后想出来的!

甄氏简要地说了一回今儿看泉吃席的事,最后和文明山感叹道:“这俗话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才是正月,谢太太便已虑到了半年后夏天用冰的事。

咱们家也有冰窖:只是还空着。我一会子叫人打扫了,安排人去城外拉。据说城外野河口就有人凿冰卖

似水窖,今儿席上也提到了。谢太太说她先前挖泉就是想修个水窖存水浇园

老爷,"吴氏告诉艾正道:"今儿我跟谢太太打听了修暖棚的事。

艾正闻言一愣:“你告诉人咱家要拿花园子种菜了?

哪儿能了?“吴氏笑道:"我只说搭个暖棚种花,结果没想周夫人、文太太家都修了!闻言艾正放了心,然后道:“对了,开春咱们家除了暖棚,再修个水窖…

元维和宁氏感慨道:“大尚、明山、艾正三个人里我原以为大尚家世最好,平时花钱也大手大脚结果没想却是他媳妇最会过日子,难怪早年便写出了《中馈录》,确是贤德。

宁氏闻言笑道:“老爷今儿遇上了什么,这般感慨?

元维把炉子和蜂窝煤的话告诉了一遍,宁氏吃惊道:“亭里炉子还有这么一出,可叹我当时瞧见竟没注意到!

我也是听文明山提后才知道的,"元维笑道:"而且我看大尚:他似乎也不知情。

大尚也不知道?“宁氏觉得难以想象,转念一想又觉得正常一一自古男主外,女主内。元维也未必知道家里炉子灶台的事。

大尚好福气!"宁氏改口赞叹道

元维点点头,心说子安这个儿媳妇真是娶到了

虽说还有点珧脱,去岁腊月整出了元宝鞋的事,毕竟还是年青气盛的缘故,但等几年就更好了

周夫人听到周文方告诉的蜂窝煤一事微微一愣:转即恍然道:“佩儿的夫家在西山有个煤窑

正月十一这天早起还是万里无云的好天气:但等午后日头便忽地隐了。从祝文家吃席回来的红枣下轿后看看天上突然涌现地云层,不无忧心地问谢尚道:“老爷,这是又要下雪了吧?

肯定地语气。

谢尚点头认同道:“是啊!而且还不小!

俗话说“春雪冻麦根。这都是春天了,还这样下雪,红枣心说:别真是小冰河吧!

进家后红枣叫来了晓乐,问道:“太平庄以往的春耕都是怎么样的?

晓乐把所知道的告诉了一遍。红枣知道北方冷,粮食都只一季。但听得三月种水稻,八月收,三月种小麦,八月初收,三月种玉米,八月初收:三月种红薯,八月收,忍不住吐槽道:“十月中才下雪,下剩两个多月就干看着地荒着?

晓乐垂着头不敢说话。

这个问题他也想过,但请教了庄里的老农却是无解一—一般粮食菜蔬的生长都要百日以上,没有足够的生长期便没有收成。

吐槽归吐槽,问题还是要解决。

红枣回忆了好一刻后方不大确定道:“我记得玉米从发芽到出苗要好长一段时间,不是三五天的

十年过去,早年在高庄村跟着她爹娘种地的事红枣差不多已经忘光了。

回太太,"晓乐回道:“看天气,天气暖和发芽快,似京城这一带三月初下种,要半个月到二十天才出苗。

那能不能跟秧苗一样的提前催芽出苗,"勉强记得插秧辛苦的红枣问:“然后再大田定植?如果能,那就能省半个月。一季半个月,两季可不就一个月了?

玉米一惯都是点种。晓乐先是没想到这个茬:现听红枣这么一提,心有所悟,赶紧道:“小人明白了!这就去细化章程。

等等,“红枣叫住了晓乐:“这玉米和水稻不一样,水稻早期好水;根都要淹在水里,秧苗从秧亩的烂泥里起出来不会伤根。玉米耐旱,幼苗不能直接这样子硬拔。

红枣边说便思考道:“你刚不是才做了个打蜂窝煤的模具吗?我琢磨着你再做个类似的小一点的一次只打一个孔的,孔也不要打穿,就按点种玉米的一寸来深好了。

这样打出来就是一个个的,栽种时连根土一起种好了。对了,这根土记得用肥土以保证出苗质

好苗才能出好粮。

前世有一阵特别流行阳台种菜。红枣看她妈从菜场买的黄瓜秧、丝瓜秧都是跟花盆里倒岀的钵形土,进而知道了种地育种用的神器-一营养钵,一种类似于打蜂窝煤的农具。

晓乐庄仆出身,间言便领会了红枣的意思:佩服不已,自是连连点头。而一旁看书的谢尚更是听掉了下巴一一他媳妇这是要在京师种两茬玉米这是古今多少人想干而没干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