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清穿文皇后选择摸鱼(118)+番外

作者: 犹未雪狸 阅读记录

即便是收网的大好机会,那也到底还未见对面出牌,总归还是有些忧虑的。

眼下被迫静下进来,倒是也只能多吃些饭菜,还别说,反倒是吃了不少。

待到他放下手中的筷子之时,额娘那边也已经吃完了,只是就额娘的那个饭量,就能够看出来,眼前的这膳食到底是为了谁所准备的。

“皇额娘。”

“想做什么就去做吧,你皇阿玛出征在外,家国大事在即,这种时候想要浑水摸鱼,你皇阿玛若是知道,也不会饶了他们。”

“若是真的需要额娘,到时候开口就是了。”

“儿臣明白。”胤礽当即站起了身子拱手道。

“额娘就不留你了,若是没猜错你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做,但是总归别亏待了自己的身子,身子好才是最重要的,否则真的挣下来什么,都没什么用处。”

临走之前,倚罗站起了身子,提醒道,“对了,若是真的是出了什么问题,也不必太过于担心。不管怎么样,你是太子,更是你皇阿玛的儿子,你皇阿玛自然是更加看重你的,你总会有更多的机会。”

换言之,就算是真的出了错,总归是可以圆回来的。

对于旁人她不知道有没有第二次机会,但是对于保成,就算是没有她也一定会创造出第二次机会。

更别提,即将出现的事情,就是一些王公贝勒为了权势的反扑,想要藐视圣上,争权夺利。

成了是保成效仿圣上,受列祖列宗,和皇上龙威庇佑,从而平定逆党,稳住国体,不使内外皆乱;不成那就是保成到底是备受皇恩,并未体会什么绝境之试,如今没有皇上的余威,又是不结党营私,独木难支,斗不过这帮老谋深算的王公贝勒,还需要皇上的多加教导。

归根结底,这口锅,绝对会推出去。

所以说,可以放松些,她虽然关于这些事情能不插手就不插手,但是不代表没有插手的能耐和本钱。

不管如何,你永远都是有退路的。

胤礽看向她,她就那么一如往常,眼底平静,却也毋庸置疑。

胤礽此刻方才惊觉,是了,他是有退路的。

对于他们而言不过就是最后的挣扎,对于他而言,却不仅仅是如此。

实际上,他的背后,这些年里,皇额娘一直在为他保驾护航。

即便说是改变,但是潜意识中,有些东西,仍旧藏在哪里,时不时地浮现,而这浮现,也让人丝毫感觉不到有什么不对,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那么的根深蒂固。

如同梦中人,远处的一切看得极为真切,反倒是唾手可得的近处,忽略得干干净净,他自己更是丝毫感觉不到其中所欠缺的东西,被潜意识就这么被局限起来。

极为谨慎是好的,但是同时也是禁锢。

直到被人点破,那泡沫在一瞬间,乍然破裂,亦像倾盆大雨落下,打碎得一干二净。

没了原本的压抑和闷燥,更是没有万丈独木自顾生的错觉。

在他的旁边,不管意识到,还没意识到,实际上都是一把大伞,一直在帮着他遮风挡雨。

胤礽不由得笑了,不知道是感觉自己的这潜意识把自己局限在一处,以至于生出错觉有些好笑,还是因为皇额娘点醒了他之后,带来的轻松,不仅仅是因为眼前这张还未散出去的网,而是那更多的日后。

如果可以有一条时时刻刻都在身后的退路,谁会喜欢那无处可走的绝路?

明明这条路,就在他的身后。

“儿臣知道了。”

倚罗看着胤礽这个样子,也是不由得笑着舒了一口气道,“知道就好。”

“快去吧,你不是还有很多事情吗?”

“等到事情弄完了,你皇阿玛也回来了,到时候好好的和你皇阿玛说说,你皇阿玛会喜欢听的。”

……

……

外面天气仍旧压抑,但是胤礽心下的郁气却是一扫而空,一步,两步,三步……就怎么的一步一步走出了坤宁宫。

天上传来一声惊雷,仿佛天光乍破,天地一白。

雨水终于再一次浇灌起了大地,由小到大,不过就用了几步的时间。

大雨倾盆,丝毫拦不住胤礽的脚步,行走在其中的胤礽,甚至感觉一切显得畅快至极。

别管是打在树上的风声,还是打在地上的水声,以及天上惊雷声,悦耳至极。

一切都已经布置完毕,大网就这么缓缓张开,如同一头张开了巨口猛兽,只等猎物自己送上门来。

另一边亦是觉得自己是一头猛兽,只要张开口,就可以在太子的身上,咬下一块又一块的血肉,最后连骨头都啃食殆尽。

就在康熙离开的第八天,朝野动荡,上下不安,无数的大事并发席卷着一切能够所碰到的东西,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够让自己落得一个万劫不复的地步。

满臣汉臣,皆是栗栗自危。

俨然已经满是巨蟒一般的惊雷,朝着太子发难。

但是谁也没想到,雷声如此巨大,当群臣都以为这场大雨即将来临之时,却是转眼尽数消退,显得那么的雷声大,雨点小。

一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下来。

桩桩件件的证据悉数显现,在那一瞬间,作为局外人甚至于有一种,这其实是太子再给自己添加一些政绩的错觉。

但是就看看那些人,有心人就会发现,这分明就是早有准备。

哪里是什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戏码,这分明就是一张藏在暗处的蛛网,只待上钩,便能够一口吃了个干净。

而对于始作俑者们,一切就更加清晰了。

站在事后的角度上,什么东西都能够看出来有点马脚出来,但是一切都晚了。

朝会之时,太子仍旧高高在上,原本想要抓着太子把柄,搅乱朝堂的那些人,反倒是战战兢兢。

若是继续查,查到他们头上,不死也要掉层皮。

而且这事情闹得这么大,太子尽数压下来了,有无穷的心力,可以去追查后续的事情,这早就不是一本烂账了。

瞒住的可能性更是寥寥无几,真说是杀人灭口,这动静太大,反而会加快把他们这群人全部扯出来。

只是谁也没想到,太子竟然没再追查下去。

或许是基于事件太大,太子不好动手,或许是出于□□,或许是想要秋后算账。

不管是哪种可能都给他们不少的时间。

在这个时候,有些人选择经此一事明哲保身,有些人选择自己清理掉把柄,有些人想要重新隐匿下来,还有一部分人战战兢兢,想要彻底放弃这个念头,甚至是趁着太子没查清,没查不到自己身上的机会,向太子示好等等。

总归是各有各的念头,每个人都大不相同。

如同一盘散沙。

太子却像是没事人一般,原来如何,现在还是那般,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过。

这种状态,直接持续到了康熙平定蒙古战事班师回朝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