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会不会根本就忘了她。
顾嘉年垂下了头,努力抑制住鼻尖的酸涩。
逼着自己背了两段文言文。
等心情平复之后,她转身打算回宿舍继续复习文数,却恰好瞥到杂志架上最新的一本《倾言》。
顾嘉年鬼使神差地翻来它,看到了扉页里面的第一篇最新的连载。
《大兴安岭的林中人》。
作者,砚池。
他的新书竟然已经开始在《倾言》上连载了!
顾嘉年的心脏怦怦跳着,瞪大了眼睛,坐在杂志架旁边的椅子上一口气看完这一期的连载。
其实内容她都看过,只是从杂志上读到,又是另外一种感觉。
顾嘉年恋恋不舍地看完最后一行,正想合上杂志,突然看到文下有一行小字。
“本篇版权归属于四季文学工作室,欢迎读者来稿。”
读者,来稿?
顾嘉年心口猛地一跳,怔愣片刻后,站起身将校裤的裤腿折了三折,撑起伞冲进雨里。
她一路跑到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了一个信封,一沓信纸,和一叠邮票。
然后趴在小卖部堆满辣条和卤蛋的矮桌上,写下了一封简短的信。
“致砚池大大,
展信佳。
看到了你重新在《倾言》连载文章,内心激动万分。
我这里已经入秋,接连下了好几场雨。
写信的时候,雨水快要把校门口的矮冬青淹没。
想知道昼山的秋天如何?有雨吗?你记得添衣,早睡,多出门。祝好。
”
落款,一个勤勤恳恳的苦逼高三生。
她飞速写完,贴上邮票,写上记忆里的地址,将信投进校门口的邮箱里。
既然他重新开始连载了,像这样每日寄去工作室的读者来件应该很多,或许最终根本不会到达他手上,就算到他手上,他肯定也不知道是她。
她从不期盼得到回信。
然而却忽然觉得,同他再一次有了牵连,心里勇往直前的勇气再一次被填满。
*
一个多月后。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的那天。
顾嘉年的全科排名从班级三十五升到了十六名,年级排名从七八百到了四百以内,其中,她的语数英成绩稳步上升,而文综成绩则是有了大幅度提升。
虽然离她的目标,还有千万里远。
她同桌在旁边看着俩人此时已经相差甚多的分数,笑嘻嘻地竖起了大拇指,还擅自把她桌角那张已经刮花的图书馆照片揭下来,换上一张塑封好的新照片。
当天晚上,顾嘉年把这次的成绩单掐去姓名学校,封进信封里,寄出去。
归来后却惊诧万分地收到了宿管阿姨递给她的一封来自昼山的回信。
她迫不及待地拆开来看。
“
致苦逼又勤恳的某个高三生,
展信近安。
辗转多日才收到你的来信,抱歉,让你久等了。
昼山的秋天很晴朗,温度不减,工作室楼下的梧桐被晒干了叶子,希望你能分我一场雨。
学习要注意劳逸结合,多休息,别熬夜。
另外,天气凉了,少吃冰淇淋。
你的,
砚池。
”
第27章 野星为灯
次日晚上的理转文补习班上, 地理老师正在讲解前一天的小考试卷。
补习课是在平时用来上公开课的阶梯教室里,专门针对临近高三才理转文的同学,每周进行三次。
此刻教室里稀稀落落地坐了二三十个人。
十班一共来了三个, 顾嘉年、宋旻雯, 以及另外一个高二结束理转文的女生。
顾嘉年是开学之后才知道,九中的文科规模是北霖所有高中里最庞大的, 每届生源中,文科生占比高达百分之四十五。
她记得之前在霖高,文科生的人数只有理科生的五分之一。
在这种情况之下,九中对待文科的态度比其他学校要重视很多,对理转文的同学也十分友好,才会诞生这样的理转文额外补习班。
没想到她误打误撞之下, 倒是来对了地方。
只不过今天, 顾嘉年开了小差。
大脑完全没法集中注意力,黑板上的所有文字全都零零散散地在眼前掠过,那些粉笔字迹消失重组, 变成另外几个字。
“你的, 砚池。”
北霖的晚秋,十一月中旬, 霜降已过。
接近零度的晚风锲而不舍地撩着窗帘, 夜雨如同泼墨。
偌大教室里, 粉笔沙沙地划过黑板,伴随着后排同学交头接耳的声音。
顾嘉年的脸慢慢开始发烫。
她完全没有预料到迟晏会给她回信。
他竟然……知道是她。
在上一封信里, 她压根没有写寄信人。
可这封回信的信封上清清楚楚地写着:“昼山市第九中学,高三十班,顾嘉年收。”
所以宿管阿姨才能直截了当地把信交给她。
昨天晚上收到信后,顾嘉年满腹惊诧又激动, 将那封不到半页纸的回信翻来覆去看了许多次,以至于最后在被窝里复习到三点半,才完成她自己给自己布置的任务。
好在由于她是新插进班级的,分寝室的时候落了单,她得以暂时单独住一个四人间,没有室友,学到多晚都不会打扰到别人。
说回信。
除却前面的诸多问候,那句落款仿佛一片羽毛,从昨晚到现在一直挠着她的心。
其实这种落款方式很常见,就像英文信件结尾那个公式化的“Yours sincerely, xxx”一样。
可同样的话用中文表达起来,却较英文中恭敬客套的感觉多了几分缱绻与温软。
就好像,他真的属于她。
顾嘉年乱七八糟地想着,迟晏既然知道是她,还能给她回信,是不是意味着或许一年后她有那么一点点成功的可能性?
还是说,他只是像从前一样想要鼓励她好好学习呢?
两个念头在大脑里彼此争斗,谁都不愿意被对方说服。
思绪天马行空放了两个题目的假,顾嘉年总算回过神来。
她思索不出,耷拉着肩膀伸出手,用力地揉了揉太阳穴,逼着自己回过神来仔细听讲。
一堂课后,地理老师讲完了整张卷子,清了清嗓子说道:“学期已经过半,理转文补习还有最后一次就要结束了。我看了大家最近几次的考试成绩,除了个别顽固的同学之外——”
老师说着,视线在双眼放空的宋旻雯脸上打了个转,可惜对方一双大眼睛迷茫地半睁着,显然没接收到这信号。
“——都多多少少有了一些进步。当然了……”
地理老师说到这里,脸上神情柔和了些,目光继而转向宋旻雯身边安安静静低着头的女孩子,赞许道:“进步最大的还是十班的顾嘉年同学。比起第一次摸底考试,她的地理分数整整提高了三十分,有几次小考甚至超过了许多实验班的同学。你们大家要向她学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