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赶海(116)+番外
谭管家停了下来,表情发苦,“快,快要到京城了啊……”也就是说,京城里的老爷和夫人,太后娘娘等人都要知道大将军出事的事了。
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谭管家只要想一想,都要害怕地发起抖来。
第88章
京城·承恩公府
一位貌美温婉的中年妇人仔细查看着手里的画像,时不时和周围的嬷嬷、丫鬟们说上两句,遇到合心意的则放在一边。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中年妇人依旧兴致勃勃,等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一个斯文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她更是拉着他高兴道。
“老爷,你看看这位姑娘。”
“这是前太傅张大人的孙女,今年刚刚及笄,不但模样长得好,性情也好,而且还饱读诗书,尤擅琴棋书画,和我们子舟正正般配。”
中年男子也就是承恩公摇了摇头,“夫人,子舟在西北待了近十年,性子早就和以前不一样了。换做十年前他估计会喜欢这样的姑娘,也会和人家聊得来,但现在可不一定了,你啊,还是再看看吧。”
“那也是。”
“他的媳妇,得挑个他喜欢的。”
承恩公夫人有些失望地将手上的这幅画像递给丫鬟,让她收起来,然后看着看着,又拿起了另外一副,走到承恩公面前高兴道。
“老爷,你再看看这幅。”
“这是慧怡县主。”
“她虽然是宗室,却没有半点跋扈的气性,不但长得好,女儿还说她性情爽朗,是个有成算的,能够掌家理事。”
她越说越满意,“我看那些行武的人家尤其喜欢娶这样性情的儿媳妇,子舟现在做大将军了,我们也算是行武的人家。而且他现在性子冷,可不得找一个活络的,如此啊以后夫妻两个才能有商有量。”
“老爷你觉得怎么样?”
“要不等子舟回来,安排他们见见?”
承恩公没有回答,他寻了个位置坐了下来,问道:“夫人,你怎么突然想着给子舟娶媳妇了?他去江州之前不是说了嘛,暂时不想娶妻。”
“而且他那个病……”
承恩公夫人打断他的话,“老爷,他总是不肯成亲,这不是个办法啊!”
“以前他不想成亲,那是因为我们家举步维艰,那样的情况下没有好人家愿意让姑娘嫁过来,我们也做不来拖累人家的事。”
“就这么过去了一年又一年。”
“那时不成亲,是情有可原。”
“可现在不一样了!”
承恩公夫人挨着承恩公坐下,“现在子舟已经从西北那地方回来了,升了官,我们女儿和皇帝外孙也站稳了脚跟,不用担心谁谁谁又想要谋反了,杀人了,所以我们家现在是什么都不愁,就缺个儿媳妇了!”
“老爷,你可不能再由着他了啊!”
“你可知道我今日见了谁?”
“今日是刘大人家老夫人的寿辰,就是当年和老爷你一起考中进士的那位刘大人啊,也就比老爷你大一岁,但是他们家的孙子今年都定亲了!”
承恩公恍然,怪不得今日夫人又把画像都找了出来,一个个翻看,原来是在刘大人家里受了刺激。
他挥挥手,让丫鬟们将画像都收起来,然后才和承恩公夫人道:“夫人啊,子州那性子你是知道的,有自己的主意。他若是看上了京城的哪位闺秀,早在去年就已经定下了,毕竟当时也有很多人家上门说亲。”
承恩公夫人别开脸,“可他也不能老是不成亲啊!再过些年我们外孙都能成亲了,要是他这个做舅舅的还在打光棍,这也太不像话了!”
“我不管,他今年就得把亲事定下来!”
“不然我们以后到了地下,哪还有脸见列祖列宗啊……”
承恩公深感头疼。
自家儿子为什么不成亲的原因,他是知道的,但却不敢告诉夫人,不然这个秘密就保不住了。当年子舟被逼着去西北的时候,夫人和大女儿夜夜难眠,尤其是大女儿,总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家里。
如今好不容易大家都苦尽甘来,子舟却又得了那样的病,太医都说了,不好思虑太过,要仔细调养。
逼他成亲,很明显不是良策。
于是他道:“夫人啊,这姻缘,讲究的是‘缘分’二字,你我当年不也是如此?强扭的瓜不甜,我找高人算过了,子舟的姻缘已经在路上,还是上上大吉的一门好亲事,不出,总之不出两年,他就会带个儿媳妇回来!”
承恩公夫人半信半疑,“真的?”
承恩公肯定点头,“不假。”他决定明天就去寺庙给菩萨上香,好让菩萨保佑儿子早日找到媳妇。
承恩公夫人这才展露笑颜,“既然是这样,那我就得开始准备聘礼了,两年的时间可算不上长,现在开始准备刚刚好,免得到时候来不及。咱们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但是聘礼可得好好准备,不能让人家姑娘没脸的。”
“我看库房的那尊玉观音就很不错……”
承恩公轻咳了两声,站了起来,“夫人啊,你先忙着,我去外头书房看看,晚上再回来用膳。”
承恩公夫人摆摆手,“去吧去吧,我让厨房炖了你爱喝的汤,翠莲啊,你去开了库房,将那尊玉观音,还有前些日子太后赏赐的那柄玉如意取来给我瞧瞧……”
承恩公慢悠悠地往外走,到了门口还听到夫人吩咐丫鬟‘仔细些,莫要摔了’的声音,这让他摇了摇头。
“好小子,为父又给你挡了一劫啊。”
说完这话后他有些沉默,然后仰头看天,喃喃自语道:“希望大师的卦像真的有用,江州是你的福地,不然……”
“老爷!”
老管家一看到承恩公,便狂奔而来,脸色煞白地喊道:“老爷,出事了,少爷出事了啊老爷!”
“少爷坐的船出事了!”
听到他的话后,承恩公悠闲自在的表像顷刻间消失不见,瞪大了眼睛问道:“什么?!出了什么事,我儿怎么样了?!”
话一出口,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抓着老管家道:“快,随我到书房细说,此事切不可外传!”
“江州可是派了人来?一并带来!”
“是,老爷。”
书房内,谭管家派来的人先是把江州目前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一五一十地回答着承恩公提出的问题,不敢有丝毫隐瞒。
承恩公则事无巨细,将这件事的前后经过都盘问了一遍,连坐的什么船、带了多少人、个人擅长的是什么、去的是什么地方、附近都有些什么东西、出事之后是怎么处理的等等都没有放过。
好在来的是谭管家信重的人,对承恩公也有几分了解,但饶是如此,也被他问得汗流浃背,战战兢兢。
良久之后,承恩公道:“也就是说,如今只知道他们坐的那艘船正好在暴风雨袭来的方向,应该是出事了,但具体的却不知道?”
“是的,公爷。”
来人谨慎地回答:“雨停之后,谭管家当即亲自带人出海,同行的还有江州水师的诸多好手,他们日夜兼程,不休不眠地展开搜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