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后穿到流放路上(127)
这一刻终究是要来的,顾燕急压平了唇角,与顾陵风对视一眼,然后抬手抚了抚他稚嫩的脸颊,“阿毓,有些事,是时候该你知道了。”
如果可以,顾燕急当然希望顾毓永远只是自己的三弟,无忧无虑地长大。
遗憾的是,顾家不能辜负先帝的嘱托,他做为一名将士,更不能眼真真地看大越走向亡国的结局。
最后,还是顾陵风长叹了口气,他从位置上起身,“阿毓,过来,大哥来告诉你。”
又是小半个时辰过去,顾毓红着眼从屋子里出来。
顾燕急和宋琬一直在门外等着。
“二哥?”顾毓小心翼翼地试探,这一声明显没了先前的底气,充斥着各种不舍和不安。
顾燕急弯了弯唇角,蹲下身,坚定回应他,“只要阿毓愿意,二哥永远是二哥。”
顾毓扑进顾燕急怀里,大声哭起来。
大哥告诉他,他不是父亲的孩子,也不是他和二哥的三弟,他是大越的小殿下。
顾毓不懂,为什么他不是顾家的人,他不想做什么小殿下,他只想做顾毓。
可是大哥说,如果他只做顾毓,大越以后吃不饱的百姓只会越来越多。
顾毓见过吃不饱饭的人是什么样,狗娃狗蛋就说过,他们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饱餐一顿白米饭。
大哥还说,若是想让大越所有的狗娃狗蛋都实现这个愿望,他就不能做顾家子。
顾毓哭声越来越大,他想让狗娃狗蛋们都吃上白米饭,可他舍不得爹娘,舍不得大哥二哥还有嫂嫂和阿昶。
顾燕急温声安抚,“若是阿毓以后想大哥二哥了,随时都能回来。”
顾毓顿时更难过了,他红着眼,抽噎地问,“二哥是现在就想赶我走吗?”
顾燕急噎住。
宋琬在一旁偷笑。
或许是有之前顾陵风的各种引导,顾毓在知道自己不是顾家人后,除了头一个月比较黏两位兄长外,其余反应倒还算正常。
对于小殿下的变化,黎松之是最乐在其中的,眼下皇上的旨意已经到达,任命他为禹州知府,着力整治禹王留下来的烂摊子,等他忙完这一切,就能专心做小殿下的老师了。
自从禹王的悉数罪证昭告天下后,徐家及时止损,推了徐烈出来,并言辞凿凿这一切都是徐烈的个人行为。
临远侯为了表忠心更是在直接朝上嚷嚷要以死明鉴。
徐申事情都做到这份上了,李势若是再咄咄逼人,到时候肯定会有他为了打压皇弟,逼死老臣的言论散出去。
反正李澈已经是一颗废棋,临远侯可没有第二个王爷外孙扶持,除了忠心他这个皇帝,徐家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因此,李势很愿意给徐家一个抬价下。
再者,一个徐烈也够了,他刚好可以趁机将塔回关握在自己手中。
只是派谁去是一个问题,李势思考了几日,直到一份自荐的折子从禹州传来。
是彭敬的,李势打开折子粗略看完,很是满意地哈哈大笑,“这彭敬倒也识趣,福公公,你认为派彭敬镇守塔回关如何?”
张福正一板一眼回道,“想来皇上心中已有答案。”
李势抬头看了张福正一眼,笑道,“朕发现你现在说话是越来越滴水不漏了。”
张福正微微福身,垂眸不语。
李势继续哈哈大笑,自顾自道,“朕看彭敬不错。”
想来先前是因为有禹王,所以才会有他们这群所谓的保皇党存在,如今所有人都知道禹王是个残疾,永远不会有子嗣。
至于翊州那位,年弱人又笨拙,根本做不了储君,能有资格做皇帝的,只有他李势。
当这些保皇党完全看明白后,自然想要及时补救,向他表忠心就是第一步。
李势自以为掌握了黎松之等人的心态,一时间得意不已,直接大手一挥,准了彭敬的请奏。
至此,黎松之与彭敬连京城都不用回,直接便可领着圣旨去州府任职。
至于禹王和徐烈,本来是要押解回京,但宋琬非要让黎松之在奏折上写禹王已疯,禹州百姓希望他能留在禹州刷恭桶赎罪。
当黎松之听到这个要求时,那是一万个不答应,给皇上的奏折哪能有提刷恭桶这样的事。
哪怕他现在已经不把皇上当皇上看了,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一做的。
黎松之不想还没等到新帝登基,自己就被砍了脑袋。
“刷恭桶怎么了?”顾毓停下练字的动作道,“人食五谷杂粮,总不能一辈子不用恭桶,一个皇帝若是因为奏折上出现恭桶二字,就要责罚写奏折的臣子,那他一定会被天下人唾弃的。”
“小殿下说的对极了,微臣这就加上。”黎松之倒戈的不要太快。
一大一小互相对视一眼,默契地撇嘴角,随后宋琬朝顾毓比了个大拇指。
顾燕急说的对,把阿毓带过来,简直就是事半功倍。
作者有话说:
第77章 不大
初春将至, 种土豆的日子也要到了。
在云灼一封接一封的书信催促下,宋琬终于决定启程去泽州。
毕竟禹王揍也揍够了,百姓们还排队等着让禹王给他们刷恭桶夜壶呢。
没错, 黎松之奏折上刷恭桶这个看起来荒谬又极其羞辱人的建议,皇帝居然真的同意了。
看来皇帝对禹王真是恨之入骨, 为了羞辱他, 连赐死的旨意都收了回去, 转而又下了一道令满朝都哗然的圣旨。
圣旨上大概意思是, 禹王犯下滔天大罪, 为平民愤,特赐其为禹州百姓刷恭桶十万次。
黎松之接手这道圣旨的时候, 脑海里闪过一个荒诞的念头,皇帝该不会是被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附身了吧。
十万次,哪怕一天刷三十次,也得刷上□□年,对此, 黎松之不得不佩服二人不愧是兄弟, 这世上恐怕没有比皇上还要更懂得如何羞辱禹王了。
罚他刷恭桶,却依旧保留其亲王头衔。
禹王的母妃在禹王罪折入京的当天就被太后赶去了冷宫,每日残羹剩饭度日。
母子二人, 一个被锁在冷宫,另一个永远走不出禹州。
皇帝是真狠, 黎松之感叹。
这次随行的还有宋琬先前救下的八个姑娘,她们几个商量过了, 决定去泽州开始新生活。
宋琬对此当然没什么意见, 而且顾燕急说泽州是大越西境难得的一座水乡之城。
除去西北方向那道天然屏障, 泽州三面环河, 大山又挡住了西北的风沙,所以泽州很适合百姓生活。
百姓们除了靠种地,时常还会下河捕鱼补贴家用,所以日子比其他几座州城要好过些。
听到宋琬要走,并且小殿下也要带着,黎松之心中顿时有一万种不舍,早知道他让皇帝派自己去泽州当知府好了。
等他们一走,彭敬也要离开禹州去塔回关整治军务,到那个时候,这禹州城就真的只剩下他一个人。
哦不对,还有个每天被压着刷恭桶的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