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小仙妻(127)

作者: 韭菜饼子 阅读记录

程立阳给煤球炉上安了烟囱,围着烤火也不怕煤气中毒。

杨书记和程立阳说话,商量明年扩建凉茶厂的事。

丁苗准备中午的饭,天冷,今天又刚分了肉,便打算做个简单又好吃的,大烩菜,烩菜里有豆腐,黄豆芽,肉,粉条,白菜,土豆。

豆腐一般都会有股豆腥味,丁苗事先用灵泉水泡过了,不但没有豆腥味,吃起来还格外鲜嫩。

黄豆芽是她自己发的,浇的也是灵泉水。

刚下锅,杨书记就吸了吸鼻子,“丁医生是做的啥好吃的,真香。”

丁苗,“烩菜。”还掀开锅盖给杨书记看,杨书记还真凑过去看了看,确实就是烩菜,锅沿贴着饼子。

菜都是普通的菜,可闻起来就是让人流口水。

登时就明白了杨院长那句话,“恨不得一天三顿都扎到丁医生家锅里。”

天冷,索性也不起锅了,三人就围着锅吃,热气腾腾的,一顿饭下来,都吃出汗了。

天太冷,凉茶厂早就停了,程立阳一下子清闲了很多,就准备着过年。

李强给送过来两条带鱼,“南边儿过来的,好不容易弄到手的。”

程立阳伸手接,李强却躲开,“不能白开,得拿东西换。”

程立阳就看着他,李强嘿嘿一笑,伸出一根手指,“就要一块咸菜。”

丁苗噗嗤一声笑了。

李强,“嫂子你不知道,我做梦都惦记你腌的咸菜。”

程立阳,“出息。”

李强,“你是饱汉不知饥汉苦。”

丁苗给他捞了三块咸菜,李强跟得了珍馐美馔似的,“谢谢嫂子。”

丁苗把带鱼炸了,分成三份,一份留着自家吃,一份给了韩京生,一份给了程秋英。

给程秋英送带鱼的时候,程秋英对她说,“回去的时候给你大哥捎个话,年三十都过来吃饭,我也有件事跟你们说。”

程秋英没说啥事,丁苗也没问,回去的时候正好看到柳春花,就跟柳春花说了。

柳春花,“娘没说啥事?”

“没说,你要想知道,你去问娘。”

柳春花可不敢去问程秋英,只能憋着。

回到家,凤嫂子和庆嫂子来了,手里都拿着红纸,“丁医生,你字写的好,又有福气,你给写幅对联,我们也沾沾你的福气。”

丁苗的字写的好,以前家里的对联确实都是她写的,不过以前她都是只写自己家的,没别人来找她写对联。

今年不一样,今年半个村的人都来找她写对联。

毛笔和墨水都是早就买好的,凤嫂子和庆嫂子就早就把红纸裁好了,铺好就能写。

就是冻手,写一个字就得朝手上哈口热气。

刚写了一个字儿,正要朝手上哈气,手被一双结实的大手捂住了。

男人火力旺盛,大冬天手心都是热烘烘的,丁苗冻的发僵的手很快就暖和过来了。

写一个捂一下,字写好了,手也捂热了。

凤嫂子和庆嫂子都捂着嘴笑,“瞧这小两口黏乎的。”

晚上开始下雪,雪下的很大,地上很快就积了厚厚的一层。

丁苗扒着窗户看雪,程立阳把她拉到了怀里,“冻着你。”

丁苗缩到他怀里,“给你讲个故事,听不听?”

程立阳一下就想起了丁苗给东东讲的《黄帝内经》,有点脑仁疼,不过还是点了点头,“听。”

作者有话说:

第72章

丁苗窝在程立阳怀里, “从前有座山,山特别高,具体有多高你可着劲儿的想, 反正就很高, 山顶终年积雪, 特别冷,最冷的时候比今天还要冷的多,山上住的有人家……”

程立阳,“那么冷的地方还住人?”

丁苗, “住啊,上面清静。”

程立阳心说那么高,又冷, 估计连飞禽走兽都没有, 是够清静的。

丁苗接着往下说, “大人都不怕冷, 可小娃娃都怕冷,尤其是有一个小姑娘, 特别怕冷……”

小姑娘就是她,怕冷,赤火皮毛厚实,她就钻在赤火的毛里, 赤火团着她, 暖烘烘的, 就象她现在这样, 窝在程立阳怀里, 象偎着个大火炉。

男人跟赤火一样, 大冷的天, 身上也是暖烘烘的。

……

讲着讲着声音就低了下去,程立阳听到了均匀的呼吸声。

睡着了,外面的雪光映着白净的皮肤,长长的睫毛象扇子一样,恬静,淡然,还真象她刚才说的那个小仙女。

程立阳轻轻给她掖了掖被角,搂着她睡了。

第二天丁苗醒的时候,程立阳已经起床了,她听到了外面刷拉拉的扫帚声,扒着窗户朝外一看,东东也起来了,爷儿俩正在院子里扫雪。

估计是下了一夜,足有一尺来厚。

丁苗怕东东冷,扒着窗户问东东,“东东冷不冷?”

东东拿着小扫帚跑到窗户下面,“不冷,我身上还冒汗,娘,爹说一会儿堆个大雪人。”

说完又跑过去扫雪去了。

丁苗也起床抽火做饭。

天气冷,就想喝点热乎的,丁苗做了咸疙瘩汤,里面加了肉末,辣椒末,放点醋,香辣酸,一碗下肚,身上直冒汗。

给程秋英送过去一碗。

天冷,程秋英一个人,吃不了多少,还要折腾,所以这几天丁苗都是给她送饭。

程秋英,“我又不是跟你过,你还天天给我送饭,不觉得亏的慌?”

丁苗,“不亏,娘给我做了新衣裳。”

程秋英,“美的你。”

今年过年,丁苗一家三口,连同程秋英都做了新衣裳。

丁苗和程立阳还有程秋英三个都是棉袄,东东是一身。

年前丁苗被评为先进个人,医院发的奖品很实惠,不发茶缸,本子这些,而是发布票,做四身衣裳不够用,程立阳又去黑市上买了一丈。

丁苗不会,都是程秋英做。

年前嫁闺女娶媳妇的多,因为程秋英裁缝手艺好嘛,都来找她做衣裳,程秋英不接,“老二一家三口的做好了,再接你们的活。”

丁苗现在在医院上班,同事都是城里人,城里人讲究,衣裳都是找裁缝做,她手艺比不上裁缝,只能慢慢做,慢工出细活,丁苗穿着上班,才不被人家笑话穿的土,寒酸。

年二十六,总算是把新衣裳都赶出来了。

程秋英把做好的新衣裳给丁苗,“回去试试,哪不合适了赶紧改,不耽误过年穿。”

柳春花过来给程秋英扫雪,扫也不好好扫,磨洋工,眼光一直往屋里瞟。

她是怕程秋英给丁苗钱。

余庆墨头一次来,被丁苗哄出来400多块钱,这睦钱都在程秋英手里攥着,程秋英现在高看老二那一家子,她是怕程秋英偷偷拿钱贴补那一家子。

她得盯着点,只要丁苗过来,她都找借口过来盯着。

这会儿看见丁苗穿新衣裳,心里酸溜溜,“我都好几年没穿过新衣裳了。”

队里每年都发布票,一人一年二尺七寸,都不舍得用,留着娶媳妇嫁闺女的时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