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棋也不以为意,他又不是姥姥的亲孙子,身为“外甥狗”,郑棋还是非常有自觉的。
给了定金,然后就开始数鸡蛋,一共四十六个。
郑棋飞快的心底算好账。
随后,他跑去找到三姥姥,嗯嗯,也就是自家姥姥的妯娌,亲妈的三婶儿。
如法炮制,郑棋又从三姥姥那儿收了五十个鸡蛋。
满满两个藤篮,郑棋撒了些稻糠碎进去,防止在运输过程中,鸡蛋再有个磕磕碰碰。
第二天天还没亮,郑棋就一个人悄悄去了镇上。
过去的一年里,他几乎天天都往镇上跑,路都跑熟了。
只是刚重生归来,有点儿不太适应“十一路公交车”。
十几里路,搁在平时,不到一个小时他就能赶到。
重生一回,腿脚反倒没有这么利索,足足花了一个多小时。
赶到镇上的时候,郑棋已经气喘吁吁,两条腿又酸又疼。
“以后得想办法弄辆自行车呀!” 郑棋穿着粗气,抹着头上的汗,暗自在心里定了个小目标。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他需要尽快把鸡蛋卖出去。
镇子不比县城,只有一个供销社,并没有什么黑市。
而若是去县里,就要有介绍信。
当然,如果不坐汽车,或是不在县城住宿,有没有介绍信也无所谓。
但,镇子距离县城有一百多里,如果全靠两条腿…… 郑棋只是想一想,就觉得双腿发软。
算了,镇上没有黑市,却还有一家镇医院,以及几个单位。
规模不大,但总有需求。
郑棋在地上抓了把泥土抹到脸上。
泥土混合着汗水,让郑棋看起来很是狼狈。
除了两只眼睛还算干净,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模样。
他对镇子熟悉,不用打听就来到了镇医院。
提着两个篮子,蹲在角落里,看到那种喜气洋洋的中老年妇女,就迎了上去。
“十个六毛,不要票。” “如果要得多,还能便宜点儿,十个五毛五!” 郑棋早就打听过,供销社的鸡蛋基本上都是十个五毛五,但要鸡蛋票。
他不要票,价格还跟供销社差不多,关键是数量够多! “也好!我要三十个!” 中老年妇女刚得了个大胖孙子,正是高兴的时候。
连带着,也舍得给儿媳妇吃些好吃的。
不为别的,儿媳妇吃得好,她家孙子才有奶吃呀! 郑棋带来的鸡蛋不算太多,转了两圈,就卖光了。
一个鸡蛋净利润一分五到两分,郑棋大概算了算,自己这一趟就赚了一块五! 这还是他收购鸡蛋的价格比较高,如果再压一压,兴许赚得还更高。
郑棋提着两个空篮子,喜滋滋的盘算着。
他太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一时没有注意到,不远处的角落里,正有个熟悉的人偷偷窥探……
第767章 洗白文的反派(十四)
“郑棋,这小子果然来镇上了!” 郑读躲在角落里,目送郑棋提着两个空篮子离开了小镇。
他熟知剧情,自然清楚郑棋的发家之路。
先在镇上卖鸡蛋,有了原始资金之后,他又开始跑去县里倒买倒卖。
两年的功夫,不但让他赚到了第一桶金,还让他结识了好几个黑市里的“大哥”。
这些人,有胆识、有门路。
政策放开后,他们就是第一批下海的个体户。
其中,有个叫王红军的,就是郑棋的铁杆追随者。
郑棋考上大学后,不方便自己出面做生意,就有这个王红军南下北上的忙活。
可以说,郑棋能有那么大的生意版图,王红军这个左膀右臂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郑读穿来后,最先想到的就是走男主的路,让男主无路可走。
王红军这个墙角,郑读撬定了! 他不但要抢走男主的“贵人”,还有堵住他的路! 唔,他也不会直接搞举报,到底是一家人,郑读自己也要混黑市。
打小报告什么的,太没品! 郑读不搞阴谋诡计,他要玩儿阳谋——直接把郑棋偷偷在镇上卖鸡蛋的事儿告诉郑渔不就好了? 郑渔是个老实头,最怕违法乱纪。
而这年头,偷偷做小买卖,就是非法的。
郑渔自己不敢做,也肯定不敢让儿子沾手。
郑棋再能干,再是个重生者,他现在也只有十三岁。
在依然遵循父子纲常的当下,郑渔教训郑棋,简直太简单、太理所应当了! 郑读亲眼瞧着郑棋离开,他也没有耽搁时间,开始在镇上四处溜达。
他偷窥了郑棋,浑然没有发现,他自己也被人窥探了。
何甜甜拿着从大队长那儿开来的介绍信,走到镇子上,准备达成长途车去县里。
她买了车票,看看发车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
她没有呆在车站干等,而是在镇上溜达。
咳,那什么,她也是熟知剧情的人哪。
她还比郑读多了一个优势。
郑读只是知道郑棋重生的剧本。
而何甜甜却熟知两个剧本的剧情。
剧本一:郑棋重生,郑读没有“奇遇”,是个妥妥的极品亲戚,是个恶心人的小反派; 剧本二:郑读被穿越,先利用肖知青的事儿主动提出分家。
略略挽回了一些名声,他又抢先一步走了郑棋的路,还故意跑去跟郑渔告状。
郑棋被郑渔严格看管,不能去黑市倒买倒卖,也就无法进行资金的原始积累,更无法招揽王红军这样的“小弟”。
郑棋不甘心,连学习都无法静下心来。
高考恢复,初中毕业的郑棋想要试一试,却落榜了。
村子里的人都笑话他,说他自不量力,说他心比天高。
学校的老师也劝他,不要好高骛远,还是先踏踏实实的读高中,然后再参加高考。
郑棋自诩是重生者,而在他经历的人生中,他是读过高中、上过大学的人。
虽然成绩都不太好,可他到底经历了一回啊。
他不愿再来一次。
再说,“出名要趁早”,读大学也是赶早不赶晚。
刚恢复高考那几年的大学生,含金量最高。
郑棋不想浪费时间的按部就班,他想尽快考出郑家村。
他还想用成绩向父母证明:我足够优秀,我完全有能力决定我的人生。
他实在不想被父母像管孩子一样严格束缚。
所以,在郑棋的强烈要求下,他复读了。
郑书比郑棋小一岁,他没有像亲哥那般“自信”,而是按照既定的程序,初中毕业后升入高中。
郑书更乖一些,但再乖巧,读书也是要花钱的。
家里要供两个高中生,又有王老太时不时的装病、作妖,经济方面就比较紧张。
别说让饱受家暴的郑琴离婚了,有时候宋春红还要跑去找郑琴要钱。
拿人手短! 用了王家的钱,郑家上下在王屠户面前就没有了底气。
娘家不能给撑腰,还要拖后腿,郑琴的绝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