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主拿了反派剧本(904)

“哎呀,就是就是,陈建军,你这个侧重点有些奇怪呢!” “对啊,管他是《儿童文学》还是报纸杂志,重点是贺同志的文章真的刊登了出来啊!” “没错没错,刊登了,就有稿费。

钱才是最重要的,好不好?” 知青点的其他知青们,围着何甜甜,嘁嘁喳喳、议论不已。

他们的关注点果然跟陈建军这种心怀叵测的人不一样,他们根本不在乎贺云天写了什么文章,只想知道,贺云天受到的汇款单上有多少金额。

管他黑猫白猫啊,能够抓到老鼠,那就是好猫! “老贺,快给大家看看,你受到了多少稿费?” “对啊对啊,这种小故事,字数应该比较多,就算千字五块,一个短篇小故事,少说也要三五千字——” 兴许还会达到两三万字。

只一个故事,就能赚到二三十块稿费呢。

二三十块钱,都能抵得上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还好,这次是一个六千字的短篇童话,千字十元——” 何甜甜没有把汇款单给众人看,而是矜持的说道。

后头的话,根本不用她说完,众人自己就能把账算明白。

“不是吧,千字十元,六千字,那、那就是六十多块钱啊!” 这几天一直跟在陈建军屁股后面的钱国栋,顿时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羡慕。

轰! 一个短篇,几千个字儿,随便写写就能赚到六十多块钱的稿费? 慢说在院外挺热闹的村民们震惊不已了,就是众知青们也有些愕然。

“另外,我还写了几个故事,分别投寄到了其他的一些故事类杂志上。” 何甜甜还嫌不够“刺激”,又淡淡的说道。

“切,你写了就能刊登?哼,真当自己是大文豪啊!” 陈建军看到“贺云天”又成为了众人谈论、羡慕的焦点,顿时有些心理失衡。

他酸溜溜的吐槽了一句。

何甜甜却不以为意,点头说道,“嗯,陈同志说得有道理,投了稿子也不一定能刊登,一切还是要以收到的汇款单和样书为准!” 陈建军:……我想说的话,却被小白脸抢了先,真特么的憋屈。

“哎呀,能被录用一篇也是好的啊,稿费足足有六十多块钱呢!” 其他的知青羡慕归羡慕,却没有陈建军这样大的恶意。

都在一个院子里住着,“贺云天”背了500块钱的巨债,如果没有赚钱的门路,早晚会连累到其他的知青。

如今,看到“他”真的可以靠稿费赚钱,还赚的挺多、挺容易,众人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可不是!我就说老贺是个才子,咱们苦哈哈的下地赚工分,人家摇摇笔杆子就能赚钱!” “老贺,教教咱们呗,也让咱们赚点儿零花钱?” “哈哈哈,就你?上学的时候,一篇800字的命题作文都能要了你的命,你还想靠着写作赚钱?” “我就是想试一试,试试又不犯法!” 其他的知青,说说笑笑,有人羡慕,有人眼红,有人心动。

而卓雅站在人群中,笑容还是那般淡然,插在兜里的手,却用力攥紧。

贺云天,他还真能靠着稿费赚钱啊。

一次就能赚到六十多块,债务瞬间解决了十分之一。

那,再来几次,他岂不是轻松就能拿回欠条? 而且,写作这种事儿,不是一锤子买卖。

贺云天写的不是那种太过严肃的文章,而是有连续性的故事、小说。

短篇三五千字至三万字,中篇三万到七八万字。

至于长篇,那就更长了,少说要八万字以上。

这样的小说,真的不用写太多,只一本,就能还上韩冬梅的欠款,然后还有剩余! 这,也不亚于捧了一个金饭碗啊。

而她却轻易的舍弃了! 卓雅尽量维持着正常的神情,心底却在懊悔。

但,落子无悔。

卓雅活得非常通透,也十分聪慧,知道不能轻易吃回头草。

否则,她的名声、形象会被毁掉。

就算要吃,也要讲究策略。

卓雅原本还想再给陈建军一些甜头,确定两人的关系,然后在陈建军回城的时候,跟他一起走。

不过,现在看来,陈建军那边可以先放一放! 卓雅不动声色,脑子里却已经绕了好几圈,并有了一定的对策。

何甜甜扫了眼众人,不管他们或真心或假意的称赞、道贺,继续维持着自己高冷男神的形象。

何甜甜发现,人群中,似乎并没有韩冬梅的身影。

“她当然没有跑出来看热闹啦,她还在薅着头发、比着范文写文章呢!” 小d同学跳了出来,有气无力的说了一句。

天哪,它真是被韩冬梅弄得没了脾气。

上一次的电击,确实让韩冬梅知道了畏惧,也开始拼了命的学习。

只是,天赋这种东西,不是电一电就能有的。

韩冬梅真的不是这块料啊。

哪怕给她吃了清神醒脑的丸药,让她的大脑灵光了一丢丢,还是无法改变根本—— 韩冬梅写出来的文章,太过匠气。

就算勉强被录用,也就这么一回,很难再复制出来。

除非,小d同学真能把韩冬梅活活电死。

咳咳,不能再使用电击了。

韩冬梅还有一个“学习辅导资料”的任务。

小d同学觉得,就韩冬梅这个资质和耐性,在那个任务里,估计还要被电击鞭策,否则,啧啧—— 扶不起啊扶不起,太废柴了,换成哪个正经的统子都无法帮她逆袭。

“哦!”何甜甜听完小d同学的抱怨,只回了一个字。

小d同学:……就知道甜甜在看我的笑话。

何甜甜:……我还真没看你笑话。

其实,有小d同学帮忙守着那个野生统,何甜甜也能腾出手来进行自己的计划。

“贺云天,汇款单!” 第二天,又有邮递员来给送邮件。

“天哪,老贺,你这次可是真发了啊!” “快拆看看看,这次又有多少?” “我去!三十五块钱?老贺,流弊啊,你特么的是真流弊!” “……啥,贺知青随便写了个文章,就赚了一百来块钱?” 随着何甜甜接连收到汇款单,“贺云天”靠着稿费赚了大钱的消息,瞬间从知青点蔓延到了柳家坳、青柳大队,以及整个公社。

不说外面的人,直说柳家坳的村民,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知道文化人赚钱容易,但他们还是没有想到,竟是这般的容易。

只是摇摇笔杆子,不用下地干活,也不用跑到林子里冒险,就能赚到这么多钱。

风吹不到、雨淋不到,还没有任何危险,啧啧,谁说上学没用的? 这读了书的人,就是不一样! 赚钱都比他们这些土里刨食儿的农民容易又轻快。

有些觉得读书没用,不让孩子上学的父母,知道了“贺云天的”事迹后,心里那叫一个后悔啊。

还有脑子反应快,脸皮也略厚点儿的村民,更是直接找到了知青点。

“贺知青,听说你又写了新文章?哎呀,俺们家二子最是喜欢读故事了,你能把书给他看看吗?” 这位主动开口的村民,还算委婉,没有上来就提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