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福觉得,他们的小学也该重新整起来了。
当然,上层的动向,柳传福还是无法洞察,但贺知青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啊。
别说那些普通村民会心动了,就是他这个副队长,不也是悄悄让自家老婆子把家里的孩子都送去了知青点。
其实,不只是柳家坳,青山村那边,估计也跃跃欲试。
要不是隔着一条河,青山村的人又有些倨傲,他们早就找上贺知青了。
青柳小学重新开课,还可以多安排几个老师。
别的知青想来,青柳大队的人未必答应,但贺知青—— 青山村那边,绝对不会反对。
柳传福跺跺脚,背着手,朝着位于青山村的大队部而去。
第二天,大家都去上工,中午回来吃饭,便有知青兴奋的说—— “哎,你们听说了吗,青柳小学要重新开课了!光老师就要六个。” “真的?青柳小学要招老师啦?有什么要求?” “还能有什么要求,起码也要读过中学,能够教得了那些小学生啊。” “我看未必,听说那位严老师吗?高小都没有读完,读个报纸都读不全乎,却是小学的语文老师!” “……他是因工受伤的模范,能、能一样嘛。” 就跟最初推荐的大学生一样,凭借的不是学识,而是一手的老茧。
“就是就是,整个青柳小学,也就只有一个严老师。
其他的老师,基本上还都是初中生呢。” 马新华十分意动。
放眼整个青柳大队,或许有两三个初中生,但高中生,几乎没有。
而在他们知青点,高中生有五个,她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四个则是卓雅、韩冬梅、贺云天和陈建军。
陈建军要回城当工人了,卓雅是他对象,肯定要跟着一起去。
韩冬梅家有钱,根本不稀罕当老师这份收入。
至于贺云天,他随便写个哄孩子的小故事,就能拿到好几十的稿费。
村办老师的工资才多少,八块钱外加六个工分,却要一天天的在学校待着。
马新华觉得,如果她是贺云天,才不会在意什么老师的工作。
这四个人都排除了,那不就只剩下她马新华学历最高了? 知道青柳大队的人排外,但小学要招六个老师,却有那么多知青,怎么也要给一个名额啊。
在知青里进行选拔,马新华觉得自己肯定不会输! “就算咱们知青有文化,那些泥腿子也不会选咱们。
队长家、副队长家都有读过初中的儿女,还有需要照顾的军烈属……” 小学老师这样的轻省活计,怎么轮,都轮不到他们这些外来的知青。
刘卫红很是悲观,叹着气说道。
她的话音一落,堂屋里瞬间安静下来。
是啊,如果是公开招考,公平竞争,他们知青不怕什么。
但……不可能啊。
然而,很快,“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
柳传福亲自跑到知青点,跟何甜甜说道:“贺知青,青柳小学重新开课了,你去当语文老师吧,好好教孩子们写文章!” 他说话的时候,还带着几分邀功的意味儿,“贺知青,你可是不知道,为了让你一个知青去当老师,我可是费了老鼻子的劲,不知道帮你说了多少好话呢。” 老师这样的好工作,谁不心动? 就是柳传福,如果不是看在贺知青能够教自家孩子写文章的份儿上,他根本就不会帮他。
留给自家的小闺女不好嘛? 他家翠枝也是读过初中的,教个小学,绝对够资格。
虽然,柳传福确实是为了自家孙子孙女,以及柳家坳广大的孩子,但表功的时候,他半点都不含糊。
何甜甜却有些为难,“谢谢副队长,不过,我不是很想当老师!” 柳传福瞪大眼睛:“啥?你不愿意?” 这人是不是傻? 放着老师这样别人抢破头的好工作都不愿意当? “老师需要教书育人,这责任太大了,我怕自己担不起!” “一个弄不好,就是误人子弟啊!” 何甜甜认真的说道,没有半点找借口的意思。
柳传福却没有听进去,疑惑的说道,“那你之前还给咱们村子里的孩子上课,教他们写文章呢。” “那个只是辅导,算不得真正的授课,我也不算正经的老师!” 何甜甜坦然的说,“我来柳家坳也有一两年的时间了,想必您和村里的人对我也有些了解。” “我这人,太过孤傲、清高,不擅长跟人打交道,也不太会下地干活。” “我的缺点太多,最近的名声还不好,让我去当老师,很容易被人非议。” “我可以平时给孩子们上几节课,指点他们写文章的窍门,但,让我正儿八经的当老师,还、还是算了吧!” 何甜甜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摇头。
她态度不是非常强硬,但拒绝的意味儿很明显。
柳传福真是有些搞不懂了。
当然,他也知道,贺知青确实一身的毛病,爱干净、贪图享乐,还不愿意劳动。
尤其是“花女人钱”这个坏名声,更是传遍了整个青柳大队。
提议他去小学当老师,就有人质疑,他担不起“为人师表”的重责。
还是柳传福和大队长兼青山村的村长严德荣认准了贺知青写文章的本事,极力推荐,这才帮贺知青争得了名额。
结果,人家还不稀罕! “贺知青,你真不想去小学当老师?” 柳传福不死心,又询问了一遍。
何甜甜摇了摇头,“百年树人,任重道远啊!” 原主一个道德有瑕疵的人,真心做不了燃烧自己、点亮别人的老师。
“……”柳传福定定的看了何甜甜一眼,然后吧嗒吧嗒的抽起了烟。
好半晌,一根自制卷烟抽完,柳传福才又确定似的问了句,“你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在青柳小学教孩子们写文章?” “对!” 何甜甜仿佛没有看到柳传福的不悦,点头道:“不只是孩子,咱们村儿的其他人,只要想学,都可以来听课!” “不限年龄?” 柳传福眼睛一亮。
“不限制!也不限男女!” 何甜甜笑着说道,“就像村子里的那些小伙子、大姑娘都可以。
白天去上工,晚上来听听课,要是有开窍的,兴许还能多一分收入!” 主要是不耽误挣工分。
而晚上的时间,在没有任何娱乐活动的当下,在家点灯费油的,还不容易去小学听个课。
就像何甜甜说的这般,万一有个有天赋的,学会了“贺知青”的本事,写个文章,赚个稿费,那都是白得来的呀。
这样一想,许多重男轻女,或是觉得孩子大了、不用去上学的人家,都不反对自家孩子去停课。
有枣没枣打三竿,万一成了,自家得好处,万一不成,也不损失什么。
而一些暗恋贺知青的大姑娘们,比如副队长刘传福家的柳翠枝,听说了这个消息后,第一个踊跃报名! 柳家大嫂曹秀芬,蠕动了一下嘴唇,想要劝几句,可一想到自家的儿子女儿也要跟着贺知青学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