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她成为魔尊(326)
“看戏贵不贵?”海花没看过戏。
“不要钱,想给钱就给,不想给钱就不给。”小女儿说,“袁恩寿的姐姐袁英杰好厉害!皇帝让她考科举,她考中状元!”
“好像女人今年能考科举。”大女儿说,“我们没念过书,不识字,想考也考不了。”
对她们来说,科举太遥远了。
女状元和女圣人就像神仙一样,只能闻名不能见面。
一家三口回到村子里,海花又碰到运气好得出奇的张大郎。
媒婆跟他说话,给他介绍村里村外的女人。
海花注意到他在看她的女儿,瞪他一眼,催促两个女儿走快点。
没走几步,忽然一道光芒划破天际,坠落在张大郎家的院子,散发瑞彩。
那是什么东西?
海花停下来,和两个女儿一起看向男人的院子。
媒婆叫道:“天上掉下宝贝了?”
张大郎迟疑地捡起地上的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把刀和一个药瓶,还有一本册子。
“见者有份,你不能独占!”媒婆猛地抢了药瓶和册子,衡量了下,把药瓶扔给院子外的海花母女仨,“不知道能不能吃,给你们,别乱嚷嚷。”
海花没接住药瓶,小女儿伸手接住。
不料,媒婆哎哟一声叫出来,捂着脑袋:“疼!要疼死了!”
小女儿也变了脸色,神情痛苦:“呜呜,痛……”
啪嗒一声,媒婆拿着的册子掉在地上,一下子不头疼了。
小女儿见状,也扔掉药瓶,头痛果然消失了。
唯独拿着刀的张大郎安然无恙。
媒婆踢开册子,不死心地说:“刀给我,册子和药瓶还给你!”
张大郎把刀藏到身后,怒视媒婆:“我的刀,不能给你!”
“你独占这些东西?”媒婆双手叉腰,“这些东西不是你的,当心我报官!”
没办法,张大郎拿出刀。
第226章 渔妇(中)
“哼!”媒婆一把抢过刀, 还没拿稳,头就开始痛了,吓得她扔开刀, “这邪门玩意!你碰了不头疼,我咋就不能碰?”
“落在我院子里的东西, 是给我的!”张大郎捡起刀和册子, 又捡了药瓶,往天上看了看, “估计是神仙不许你们拿走我的东西。”
大海里有龙王, 天上有神仙。
媒婆却不怕:“神仙咋了?现在天上的神仙下不来!”
刀、药和册子不能拿, 她仍然不依不饶,非要张大郎给她好处。
为了堵她的嘴巴, 张大郎气呼呼地掏出十两银。
媒婆嫌弃:“太少了!”
张大郎又拿出十两银子,媒婆这才肯罢休。
丢了五两银子给海花, 她压低声音:“拿着钱, 别乱说话。”揣着十五两银子,美滋滋地回家去了。
白送的银子不要白不要,海花装作没看见张大郎盼着她归还银子的眼神。
到了家,大女儿不满地抱怨道:“我们有事神仙不保佑,我们稍微做错一点事,神仙就责罚!有神仙还不如没有神仙!”
“别乱说话!”海花警告地看着大女儿,“你的话要是被听了去,倒霉怎么办?”
大女儿气呼呼地坐下, 别过脸, 不愿搭理她。
小女儿宛如霜打了的茄子, 蔫巴巴的, 委屈地说:“我没想要药瓶, 神仙为什么责罚我?”
海花安慰女儿:“下次赶集我们一块看袁恩寿唱戏,不出海。”又说,“待会儿我炸猪油,晚上咱们吃猪油拌饭。”
她进厨房里熬猪油。
大女儿帮忙生火,小女儿在厅里忙。
海花把白花花的猪油下了锅,放一点水,盖上盖子煮了一会儿,揭盖后用筷子翻一翻,接着熬煮猪油。
煮到猪油变成猪油渣,她用勺子把猪油捞起来放进罐子,分了两块猪油渣给俩女儿。
油渣金灿灿的,吃在口中,喀嚓喀嚓地响,又香又脆。
海花舔了舔沾上猪油的手指,瞧着下午过了一半,索性提前煮饭。
菜不必做,鱼干砍块后和大米一起煮,饭煮好,三块鱼干半掩埋在饭里,让饭染上了鱼的味道。放一勺猪油在热乎乎的饭里拌匀,加一点酱,盛起来,这就是猪油拌饭。
“好吃!”小女儿吃饱后不难过了,“要是天天都能吃猪油拌饭就好了!”
大女儿露出笑脸:“再煎一个鸡蛋,饭更香。”
海花往碗里倒开水,水面浮起零星油花,她喝一口,声音柔和地说:“明天煮鸡蛋吃,我们一人吃一个。”
到了晚上,海花入睡后又梦回童年。
她挨了爷爷骂,把海螺扔回海里,又跳进海里把海螺捡回来。
往后,海螺变成了摆设。
她带它出嫁,后来不知道它被忘在哪个角落,也许她把海螺扔了?
梦中的她看见海里来了一个陌生的小女孩,举着海螺问她:“你把海螺给别人?”
海花说不记得了。
小女孩气呼呼:“你跟张大郎是什么关系?他吹你的海螺,要我娘给他鱼虾!”
陡然间,海花醒过来,脑子清晰地记得梦的内容。
海螺在张大郎手里?
她点了灯,翻箱倒柜地找海螺,没有找到。
海边的浪潮声持续不断,忽然间她福至心灵,提着灯往海边去。今夜月光明亮,她的影子投在地上,无需点灯。
海花吹了灯,果然在海边看到小女孩,她把海螺扔给海花:“拿好海螺,别弄丢了!我娘现在是龙帝座下的海神,厉害着呢!”
取回遗失的海螺,海花眼前一黑,竟是回到家里的床。
难道她在做梦?
猛地坐起,海花想点亮灯,怎么也找不到灯。
她开窗,月光照进来,只见家里乱糟糟,枕头边躺着一只眼熟的海螺。
次日一早她到海边,捡到放在礁石上的灯,小女孩不知所踪。
大概是她做梦时魂魄出了窍,把家里翻得乱七八糟,又拿了灯到海边见小女孩,忘了把灯拿回家。
海风像昨天一样冷飕飕,海水拍打着满是马牙的礁石,天色显得有些阴沉。
小舢板在海面漂,海花忙活一上午,收获丰盛,提前回家。
邻居姊妹俩帮忙杀鱼腌鱼,海花送了她们两条鱼。
姊姊笑弯了眼:“我们家买盐买多了,分一些给你们。”
妹妹进海花家拿走盐罐,把没剩多少盐的盐罐加满了雪花似的盐,放回海花家里。
这种盐比镇上卖的粗盐好看,也比粗盐好吃,没有沙子,不苦。海花瞅了瞅给盐不心疼的姊妹,纳闷道:“镇上卖的是粗盐,你们从哪里买的细盐?”
姊姊笑嘻嘻:“龙皇送的。”
海花当她开玩笑:“龙王咋送你们盐,不送我?”
妹妹眨眼:“我运气好。”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大娘,出海前请龙皇龙帝保佑,能捞到更多鱼。记住了,是龙皇和龙帝,不是龙王。”
龙皇龙帝和龙王有什么不同?
海花不懂。
邻居姊妹俩想了想:“龙王是公的,龙皇龙帝是母的,龙皇说男人登船出海晦气,会招惹厄运,船毁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