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大姑,我知道你们怎么想的,井水干了,附近的河水也枯了,粮价飞涨,拿着钱都买不到米。家里没米下锅,你们又生了病,不想拖累我,就想一死了之,还能给我省点水,省点粮食,对不对?”
老人躺在炕上连摇头的力气都没有,泪水无声滑进斑白鬓角,整个人看上去弱小又可怜,道维用温热的手一下下轻轻拍打老人粗糙瘦弱的手背。
大姑吃力的吐出断断续续的一句话:“小维,李家,不能绝后,得有人,给我们上坟。
不能做,孤魂野鬼,等你和明芽儿成婚,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道维轻声道:“大姑,咱家现在这情况,有今朝没明日。
白水城粮价连续涨了五月有余,大户人家都遭不住卖下人了,卖儿鬻女不在少数,您瞧着我能活到明芽儿长大那天吗?
再说了,明芽儿父亲已经是四品怀化将军,她家中兄长们又正值壮年,很得上司看重,我和明芽儿的婚事,还合适吗?”
奶奶沉默的流泪,大姑艰难摇头,挣扎道:“你们,娃娃亲,你爹,救过她爹一命,她家,不能反悔!”
道维盯着大姑慌乱的眼神,平静道:“真的不能反悔吗?”
他也不欲为难一个一心对他好的长辈,于是握住大姑的手温声道:“咱先不说她家会不会反悔的话,单就一条,咱家如今这般,将来明芽儿真进了家门,叫她跟着吃糠咽菜,于心何忍?”
“届时,明叔,你岳父,提携你,会好的。”
道维残忍的打破大姑心里最后一点期待:“大姑,明叔若真顾念爹对他的救命之恩,这些年咱家不会过的这般艰难,以前不想照拂咱家,现在没有想起咱家,以后更不会提携咱家。
若我识相,自认不配明芽儿,主动退了这门婚事,或许我还能活到成年,若我不识相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他有的是办法叫我没有明天,白水关这般乱,哪日不死几个人?”
大姑最后挣扎道:“我去求明嫂子,她通情达理,自咱家……我从未求过她,就这一次,叫你们成婚……”
道维打断她的幻想:“大姑,当年明夫人对你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因为你是三品归德将军李迟章的女儿,四品怀化将军李鸿的妹妹,而她只是父亲手下一个小小千夫长的内眷。
如今,时移世易啊!”
大姑绝望的闭上眼,道维轻轻擦拭了她眼角泪水,缓声道:“大姑,您也别怨明夫人,若换做明芽儿是您女儿,您能忍心叫她嫁入咱们家受苦?”
“是,谁都不怨,怨咱们命苦。”
说话间,道维又泡了一碗细细碎碎的葱油饼,又咸又糯,还有猪油香味儿,边喂两人边道:“小姑去给你们买药了,现在外面太乱,我不放心,等你们吃完我就出去找找。
放心吧,一切都会好的。”
两人吃了东西有了力气,明明有一肚子话想说,却在道维轻缓的声音中沉沉睡过去。
作者有话说:
局长秋东:哎,还是我,在各路大佬世界路过的我!
新文开坑,本章留言的小可爱随即降落小红包哦~~
第2章 前情新仇
白水城的药铺总共就那么几家,一家家找过去也用不了多少时间,等道维在药铺门口瞧见小姑身影时,对方正被一个纨绔模样的公子哥儿纠缠。
在白水城严重缺水的情况下,那公子哥儿衣着干净,距离近了脂粉香扑鼻而来,脸上敷了厚厚一层白/粉,说话油腔滑调,在街上公然调戏女子无人敢管,周围人退避三舍。
不做他想,这人只可能是明夫人娘家远房侄子,庞舟。
对方瞧见道维将小姑护在身后,不仅不恼,还笑嘻嘻的用扇子指着小姑方向,语气轻快道:“哎呀是小维啊,方才听你小姑说,你奶奶和大姑都病了?家里没米下锅了吧?水也不多了对不对?
瞧瞧你小姑,往日虽然穿着寒酸,但好歹洗刷的干干净净,算得上清秀佳人,现在,啧啧,也就庞爷我不嫌弃她啦!
在这么下去你们一家孤儿寡母的就算不被人欺负死,也要饿死渴死了吧?不若就听我一句,将你小姑嫁于我,保证你们一家跟着我吃香的喝辣的。”
说着眼珠子一转像是想起什么有意思的事儿,对道维道:“小维你是知道我对你小姑一见钟情,仰慕已久。
你是你们家唯一的男丁了,你小姑的婚事你能做主,不若就当着大家伙儿的面将我们二人的婚事定下来,我立马让人给你们家送吃送喝送大夫。”
话虽如此,但他身后的狗腿子们对着小姑虎视眈眈,俨然一副一言不合就抢人的架势。
十三岁的少女,常年劳作加上吃不饱饭,小脸蜡黄,依稀能看出往日定是非常明媚的美人,站在侄子身后和他一般高,紧紧地握住他的胳膊不发一言。
道维拍了拍小姑紧张到颤抖的手以示安抚,即便是面对庞舟和他身后十几个打手的威胁,还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丝毫看不出紧张。
倒是庞舟这个名字,叫道维想起了小早之前传过来的剧情。
简单来说,这个世界是一本书,一本非常古早的书。
男主宋傲,原名宋狗蛋,出生在一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小小年纪为了维持生计,放牛放羊打猎砍柴,什么都做过。
连续两年干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村里老人不断饿死,年轻人跟着地主往外面逃。
宋狗蛋一家老小随大溜儿,想去投奔远在府城的亲戚,结果外面情况比所有人想的更为严峻,没到府城,先遇上了强行征兵的军队,年轻力壮的全被拉壮丁,宋狗蛋也在此列。
自此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乱世英雄,能力出众,宛若天生的王者,一路功成名就。
女主小名明芽儿,生于霜降,闺名明霜漫,是白水城怀化将军明师唯一的女儿。
明芽儿自幼聪慧,很得全家人宠爱,生在白水城,受环境影响,自小喜爱兵法谋略,舞刀弄枪。
这个爱好对白水城的女子,尤其是武将家族出生的女子来说,本是好事一桩,白水城家家户户就没有柔弱女子,家里男丁死光了,女人随时都能提着菜刀和人拼命,这点不分大户人家还是小门小户。
战争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残酷。
但明芽儿有个知书达理且有野心的母亲。
明母本是京城小官之女,自小学的诗书礼仪,三从四德,见惯了京都衣香鬓影,高床软枕,山珍海味,一心想往更高处爬。
无奈因其父在官场犯错,全家被贬到白水城,虽机缘巧合嫁给了前途光明的明师,但始终放不下京中繁华,一心将女儿往高门闺秀方向培养。
尤其在丈夫明师升任正四品怀化将军后,让她从中窥见了回京的希望,对女儿的教养更加严苛,其用意不言而喻。
明家人虽见不得明芽儿受苦,但明母对家人一向温和讲理,少见的坚持了一回,他们不好过分反驳,另一方面又觉得母亲说的有理,在父兄有能力保护家人的前提下,明芽儿可以不用直面战争的残忍,对她来说未尝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