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后翠兰在七零结婚了(116)

作者: 饭炒蛋 阅读记录

“我们年纪大了,外面再好也不折腾了,就在咱们这村子里住着,我看就挺好的!”

自己的闺女自己知道,李老太一听李翠兰这口风就知道她想说动家人也出去闯一闯,当即便如此表态道。

周老太则是跟着点头:“城里的生意哪有那么好做的,翠兰你现在是见识多了,觉得外面什么都简单,对我们这些农村人来说啊,还是守着家里这点东西最靠谱!”

两个老太太都是一样的意思,周老头和李老头两个都是跟着点头的份,压根不发言。

周老四闻言带笑的看了一眼李翠兰,目光里带着早就已经预见过的了然神色,他就知道媳妇不安分,奈何家里现在可没人会支持她。

李翠兰瞪了周老四一眼,眼看着两个母亲的口风如此,当即也就明白了,叹了口气,也就先不提什么生意不生意的事情了,转而继续说起了学校见闻。

然而很快,当听说她的室友有的连孩子都开始上中学了之后,周老太这个抱孙子的心理便急不可耐了起来。

索性当着亲家的面,一开口就打起了直球:“翠兰啊,之前我们给你写的那份信,你收到了吧,孩子的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啊,这都大半年过去了,你们也没个动静,而且也不说给我们个回信!”

有开口的就有跟着帮腔的,李老太紧跟着出声:“就是啊翠兰,你说你年纪也不小了,该要个小孩了,你看六六,多可爱啊,你和老四两个,也赶紧的抓点紧吧!”

李翠兰闻言看了周老四一眼,他们两个已经很久不做措施了,不过孩子没来,可见缘分还不到。

对于两个老人的话,她也没什么可抗拒的,所以笑着回道:“抓紧抓紧,有了我们就要,现在这不是还没有吗!”

“这么说,你们这是同意了,打算要小孩了!”周老太听她这么说,兴奋的声音都拔高了:“哎呦呦,这可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什么天大的好事啊,她这还没怀孕呢,妈你可别那么激动!”周老四笑着插嘴,一开口就浇灭周老太的热情。

不过周老太全然不觉,她现在满心的喜悦,只觉得大孙子孙女离自己不远了,得意洋洋的兴奋道:“只要你们想要,那还不快!”

第79章 愁苦

提到要孩子的话题, 家里的两个老太太并着周大嫂和周芳,这些生过孩子的女士们,很快就七嘴八舌的都说了起来。

从如何容易受孕到怀孕之中要注意什么事项, 又到孩子生出来该怎么带,小孩子多么调皮可爱等等,女士们叽叽喳喳的堪比一大群鸭子,各个说起来头头是道, 各有见地。

李翠兰和周老四两个人先时还颇为感兴趣, 一脸谦虚的听着,可越到后面越听不进去了,实在是没孩子的人大概根本感受不了她们话题中的乐趣所在, 只会听着就感觉到了麻烦。

好在没过多久,周三叔和周三婶两人过来串门了。

他们的到来,使得屋子里的话题很快就从女人们擅长且喜欢的孩子一类的事情转变到了村里的大事小情,国家政策和如今的风气环境之类的。

毕竟周三顺是大队长,难免关注这些,大家聊着聊着也就变了方向。

这种偏向男士们喜欢的话题很快就使得说话的人换了一批, 之前插不上话的李老头和周老头等人如今也开始侃侃出声了,

而对李翠兰来说, 显然现在的话题更轻松一些,周三叔这个一村之长还是很关注外面现在的变化的,不停的询问着周老四一些外面各个方面的事情。

当他听说如今外面越来越多小商小贩的时候, 抽着旱烟感叹道:

“如今外面变化真的是太大了, 人家城里人都是越来越富,可咱们村子里这两年的光景却是一年不比一年了, 我这个大队长当得, 实在是不称职啊!”

“三顺, 你别这么说,要不是有你撑着,咱们村子如今还说不上是什么样呢,是这两年的年景不好,谁也没辙!”周老头拍了拍兄弟的肩膀,满目安慰之色。

李老太也跟着接话,实心实意的说道:“谁说不是呢,年景不好,谁来了也没辙啊,咱们村子比起其他大队,今年的收成已经很不错了!”

提到这个话题,大家心里都有些沉重,前进大队今年的粮食产量比起去年来,要差上很多,这个年底大家分得的钱财和粮食都会比去年少上不少。

而去年的收成,其实就已经不怎么够看了,在座的几家,其实都算是村子里过得好的人家了,

家里的收入并不全指着村里的那点分成,可如同他们这样的人家本就不多,村子里一大半的人家,一家老少的就指着年底村里分的那些东西过活呢。

作为大队长,一个有责任心的大队长,周三顺的苦闷可想而知。

不说其他大队还好,提起其他大队来,周三顺更是心头发闷,他叹气道:

“隔壁的红旗大队今年都有饿死的人了,我真怕再这么一年不如一年的下去,没准明年咱们大队也要有许多吃不上饭的人家了!”

周三顺这话一出口,在座的诸人全都不吱声了,尤其是见天的在村子里待着的这些人,他们都清楚,如今的村子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就今年,多少人家都开始紧着吃喝了,为什么呢,还不是大家都怕了,被这一年年减少的收成给吓住了……

李老头紧了紧身上的棉袄,也是一脸的愁苦相,声音低低的说道:

“去年冬天各个大队上还有些零星找我做活的人,今年冬天这都过去一半了,一共就干了两家的活,其中有一家现在还欠着手工费呢,如今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啊。”

要不是他们家有个在外当兵的好儿子,也不定现在家里是个什么样呢!

李翠兰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民生艰苦了,自从她和周老四考上大学后,整个人身边的环境都变了,

哪怕学校里也有贫困的学生,可如今的大学生上学是有补助拿的,吃饭也都是免费的,相对来说,能考上大学的人,基本的生活需求比起村子里的人来说,已经高了不止几个档次了。

再加上她之前无论是在娘家还是婆家,其实都没有吃过什么苦头,如今乍然间听到这些,心里顿时弥漫起沉甸甸的苦闷来。

对于她个人来说,如今这个时代,这个环境,只觉得放眼望去,皆是希望,到处都是机会,可是就像她尚且不能说服家里人进城做点小生意一样,

对这村子里的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满地艰辛……

周老四也是听得难受,比起李翠兰,他这个从小土生土长的村里人,是更懂身边人的不易的,脑子里闪过诸多想法,周老四沉吟片刻,大着胆子对自家三叔开口道:

“三叔,您之前不也听说了那个包产到户的小村庄了吗,要我说,明年咱们村里也学人家那么干得了,按家按户的包下去,等到秋收的时候收多收少的就看各家的本领了,我觉得,指定会比现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