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卢甘也十分发愁,可是他之前已是做过全部调查,只有这五个合适。
“卢尚书,那是什么殿宇?”卓思衡指着不远处瓦间遍布杂草的庑殿顶式样问道,“看殿顶大小,应该足够宽敞,是因为太破旧不好休憩么?”
“那是永伦殿。”卢甘在工部待的日子久,对宫中建筑如数家珍,但他答出这个问题,脸色却不大好看,“这里其实也算合适,只是有一点……”
看出他的犹豫,刘煦便道:“爱卿直言便是。”
“回陛下,此殿倒是封存时间较短,但是先帝所封,因这里本是当年孝宗皇帝关押戾太子之处……戾太子一案查了半年有余,这期间孝宗皇帝就将其关押在此,禁止其回到东宫,与东宫诸臣……”卢甘飞快看了卓思衡一眼,说道,“与东宫诸臣联系串谋。”
一段废立的往事余震之久,果然令人感慨。
卓思衡沉默不语,刘煦却先道:“一并去看看吧。”
三人行至永伦殿前,只见此地虽不似太宗时期所建其余宫宇华丽,却格外庄重古朴,开阔明亮的殿内就是把太学生拉来读书也够用,更何况十个宗室小子。
刘煦想了想,说道:“既然合适,那便就将永伦殿修做学宫。只是卢爱卿考虑的也对,不若给此宫改个名字,卓爱卿你博览群书文采斐然,请你为此殿赐名也可称得上相得益彰。”
卢甘本有避忌,可没想到皇帝答应得如此痛快,而卓思衡的思考却要更快一步,只听他轻声道:“回陛下,那就叫做明光学宫如何?”
“此殿名何解?”刘煦问道。
卓思衡望着经历了人世沧桑权力交更的大殿,缓缓道:“荀子的《劝学》有云: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但愿此地就读之人,可既见其光又见其明,同修其全。”
第245章
因明光学宫未有大损,故修缮与布置只花去十日余,加之略添些前庭绿植与重铺后殿甬道,不到月余便重整一新,此时诸位宗室伴读都已入京,而京中亲贵官宦人家的子弟也甄选完毕,学宫共收三十七人就读,年长者不过十三岁,年幼者方六岁。
除了卓思衡和刘煦为瑶光公主精挑细选的七位博学之士,为能事尽其备,而宗室子弟外臣不便管教,刘煦下旨命青山长公主刘婉来负责学宫一切事务,并由白泊月为其左右女史令,专司侍读理事。
学宫正式迎学入读后,原本空寂的殿宇顿时热闹非凡,只在午后能得稍许宁谧,刘煦挑了这个时辰来查看,高公公随驾多年也十分伶俐,知晓皇帝好静乐于独处,便吩咐殿内洒扫宫人一应暂离,唯有他在旁安静随侍,一语不发。
刘煦很喜欢讲堂正殿的布置,配殿也改了问书斋,可供师傅休憩与学生单独请教。只是他看了看让学生暂歇的后堂,觉得不够舒适,想着单独给瑶光公主辟出一间,可犹豫后哑然失笑,觉得自己太过溺爱女儿,保护太过未必就是完全之策。
后殿原本是起居之处,如今没了用途,刘煦命人将此处和后廊打通来存放书籍,也教人从天章殿和皇家书府搬来好多珍贵书籍以供此处师生查阅,饶是如此他仍嫌不足,又命弘文馆等处多将藏书刻本送一份复本至此,这些书籍他都事先让卓思衡费心过目,想来卓大哥筛选的内容绝不会有差。
迂回的书廊为藏书而避光,窗上都设了厚厚的织锦帷幕,但为刘煦的到来,宫人已将帷幕束起,挑开阳窗,使得初夏午后潮润浓郁的日光铺满书架与夹道,此处不许燃香,只以水香薰室,香樟夹书防虫避潮,不料更有淡雅的隽永意味萦绕。
刘煦已是不能更满意女儿会在这里找到一本喜欢的书翻下来静静阅读的氛围,正欲褒扬高公公安排得巧妙时,却听见了轻盈的脚步声。
“陛下正在里头,请女史暂避。”
高公公压低的声音自书廊外透入。
“叨扰陛下,是臣女无状,还请恕罪。这些是大长公主府上藏书抄录的刻本,劳烦公公入库。”
陌生又熟悉的声音令刘煦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可确认后他的心又轰然跃动。
“高恭望,让顾女史进来吧。”
他说完便后悔了。
刘煦与顾世瑜已是足有五年未见。
上次还是顾大人过世时,刘煦为表新帝对老臣的敬重尊厚,亲自去顾府吊唁……后来顾世瑜因女学开始分设于各州学而在多地游走奔波,加之她是大长公主的幕僚女史,刘煦更是少有几会相见。
当顾世瑜奉旨入内向他行礼时,刘煦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二十岁的长公主府,四月连在记忆里也是同样的轻柔,在芭蕉茂盛处,他又活在了曾经的过往。
“臣女见过陛下,臣女今日前来是为大长公主府女学送来珍藏书册,未曾想烦扰陛下静思,还请陛下恕罪。”顾世瑜声音一如昨日般清澈明亮,她穿着女史的淡紫色的袍服,系带佩有玉扣,以示其为大长公主府女臣的身份,皎然而立,气质也如朝臣见刘煦一般端正持重。
“朕也是随处看看……”刘煦暗骂自己慌张无状,略理了理心神,故作镇定道,“顾女史快起身,朕与女史……也有好些日子没有见过了,不知女史是否忙碌?怎么还亲自送来书籍?”
顾世瑜再行一礼后才缓缓起身,岁月在她清秀的面庞上填了些许细微于眼眉处,可在刘煦看来,她似乎比从前更胜清辉照眼,只是看着她,就让刘煦心跳丧失规律,胡乱到处碰壁,好像他头十几年的人生一般。
“回陛下,书籍乃是大长公主与臣女亲自甄选,此乃大长公主府与女学向瑶光公主开蒙进学献上的敬意,臣女亲自送入宫中也是为显郑重,每本书均由府上女书房点校,更有曾编纂《女史典》时寻访的珍本复刻,含同编另册共七十六本,已装箱送至殿外,这是书单,请陛下过目。”顾世瑜说话办事都与从前一样严守法式章则。
刘煦自她手中接过书单,却没心情观看,只粗粗览视一遍,阖上后努力保持平常那样的笑容说道:“辛苦顾女史了。”
“那臣女便告退了。”
顾世瑜行礼后欲走,刘煦心中一惊,想都未想便开口道:“顾女史留步!”
听罢,顾世瑜回身行礼道:“请问陛下还有何旨意?”
完了,刘煦根本没有什么想说的,他下意识这句也只是因为还想和顾世瑜再说两句话而已。可他已经不是当初的太子了,作为天子,每一句话都得有他的缘故,否则岂不和那些昏君一般言行无状么?
苦思冥想之际,刘煦猛然惊觉,此处不正是明光学宫么!他当即道:“顾女史于女学为教多年,足以谓茹古涵今、殚见洽闻,大长公主将女史视为股肱臂膀,说你夙夜匪懈兢兢于勤,朕想让女史来做明光学宫的授业之师,公主若能以女史为范,朕也安心足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