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后带着空间去流放(117)
“三啊,我看你还是省省吧,昂,你家小黄旗的教训,你吃的还不够深?别又在这说风凉话了,你须得知道一个道理,眼下宏愿发的爽,回头杜家若是真把这稻子种出来了,你别认爹……咳咳!那啥,到时候你们别是全小旗一起表演倒立吃屎啊,哈哈哈……小子,那不好!有碍观瞻,别搞的我们整个军屯都臭不可闻啊,哈哈哈哈……”
“就是,就是,上次人家开荒,你们小黄旗就说人家不行,就说倒立吃屎,结果呢?结果人家荒是开出来了,你们家小黄旗倒是再不见人影子了,这会猫哪呢这是?
三啊,别闹,乖,家去跟你们小黄旗,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这屎还没吃呢,我们可不稀哒再跟你们小旗的人玩儿。
人得言而有信知道不?这会你又来?啧啧啧……三啊,做人要厚道你晓得不?
若是人家杜家跟罗大小旗的人,真在咱这地捣鼓出了水田,种出了稻子,那可是造福我们整个军屯,乃至整个极北的大事,这样的大事,可不兴你们拿着做赌局的,而且万一你们要是再输了,你们整个小旗还不得蹲在粪桶里吃个够?”
他们算是看出来了,那新来的杜家就不是一般人,既然都不是一般人了,那万一真把这稻子给种出来了呢?
那可是真真正正的粮食啊,都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就是他们这些人,乃至全天下的人活着的根本。
便是自己再不是个好人,在粮食面前,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希望,他还是坚定的站在粮食这一边的。
众人的态度让黄小旗的狗腿申三气红了眼,手抖啊抖的指着面前揣着袖筒看戏的一干众人,申三气的仰倒。
“你,你们……哼!不是我申三看白了他们,这水稻,这天,哼,杜家要是能种出来,我就喊他们祖宗!”
申三气急败坏的跳脚。
“哼,也不瞧瞧眼下是什么天气,也不瞧瞧这是哪里!这么冷的天,连麦子都不得活,还种水稻?怕不是在白日做梦了这是!
而且罗大小旗里头的那三只手还一个劲的嘚啵嘚,说他们马上开春就种,要知道,那稻子苗可是最喜温度,须得提前育秧的,他们连秧苗都没育,怎么种?拿什么种?
哼,他们要是真能种出来,我申字就倒过来写!”
众人:切……
“我说三啊,你是欺负哥哥们不识字是吧?你丫的姓倒过来写不还是你么,狗ri的!”
“就是,就是,三啊,做人不能不厚道啊。”
巴拉巴拉……
不过这就是这位申三孤陋寡闻了吧?
知道什么是暖房提前育秧么?
知道什么是无土栽培么?
知道什么是抛秧大法么?
知道什么是二茬稻么?
知道什么是杂交水稻么?
她——余慧可不是一般人,她可是历经三世,阔(可)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长起来的异能者,直白点,她特么的一般起来都不是人!!!
自己就表演个,什么叫惊掉你的下巴给你们看。
早在开荒开始的时候,余慧看着焦虑的姑父,她就在暗地里搞事情,咳咳,搞研究了。
自己放出了要在极北这个地方种水稻的说法,倒是把粮食增产的事情暗暗的压在了心底,只准备最后丰收的时候再来个惊爆众人的眼球。
毕竟在余慧看来,自家眼下的自保能力几近于无,而以自家姑父这样的能耐,这辈子是不可能靠军功翻身的了,可他偏偏又是个军户!
如今小粉团子还小,姑姑也还年轻,姑父也不用上前线战场,便是身为军户,日子也尚且还能过。
可等以后呢?
等小粉团长大了呢?
姑姑若是年老了呢?
万一他们夫妻再给造个男娃子出来了呢?
又或者是姑父哪一日倒霉催的,被征召入了正军要去前线打仗送死了呢?
常言都说,一入侯门深似海,这一入军户,世世代代,子子孙孙,那可都是军户啊!
姑姑、姑父若老,必定无所依靠;
小粉团长大了也得嫁进军户,或面对年轻守寡,或子子孙孙都是军户;
要是姑姑再生个小表弟,啧啧啧,那更是惨,怕是老婆都不好讨!
自己绝不能放任这么凄惨的悲剧发生,可想要改变姑父这军户的出身,又是何其艰难?
思前想后,绞尽脑汁,余慧确信,靠着姑父自己建功立业往上爬改出身,嗯,怕是不可能了,这辈子都不可能!那……
余慧莫名的就想到了自己的异能,想到了粮食。
在大靖这样的古代封建王朝,粮食就是根本啊喂。
君不见粮食的大事,在自己上上辈子,上辈子,那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超级大难题。
上上辈子若不是有袁爷爷,上辈子若不是有诸多木系异能者,多少人得忍饥挨饿吃不饱肚子,而且杂家水稻什么的,优化种子,科学种植什么的,别人穿来了大靖,没有专业丰富的知识办不到,自己却不一样啊,她不是一般人!
于是,余慧暗搓搓的早早就开始了打算。
开荒的时候,余慧让小旗里的人,帮着自己在家里后院悄摸盖了一大间偏房,余慧还大手笔的给通了地暖。
清河堡一带,正常(按阴历)三月的时候,偶尔还会飘雪,天冷啊,照道理这时候是种啥都不成的。
余慧为了保证首次种植能成功,仗着空间跟异能的便利,严格按照上上辈子北大荒变粮仓的种植时间,在三月中旬就泡上了自己利用异能,优中优选出来的稻种给泡上了。
而后不顾萝卜的哭唧唧,空间里半个球场的植物都被她拔了,余慧改旱地为水田,把稻种抛洒下去,还用异能勾搭哄骗萝卜,让他帮忙照管,这里是完全模仿自然种植。
而在外头自己捣鼓出来的暖房,余慧结合现代科学种植办法,花了大价钱定制了很多的木头培养基,分了一半泡好的稻种,参合上自己调配的营养土,均匀的埋入培养基里,整齐的放置在暖房的架子上,每日辛劳的浇水,烧火,控制温度,细心照料观察做记录。
为此,余慧甚至还不惜花费铜板跟糖果,忽悠屯子里的小孩给自己打柴,为的就是给暖房烧火保证温度,一力确保稻种的顺利发芽长大。
好在余慧的努力没有白费。
三月中旬种下的种子,外头暖房的长势虽然没有空间里的好,也没有空间里的强壮,却也是实实在在长成了的。
正好的外头的荒地被开了出来,冰雪消融,再经过余慧带领着他们小旗的人通过暴晒,育肥,抛肥,引入潺潺流水把水田灌溉满上,到了四月中旬的时候,军屯里的人都才刚刚准备春耕的时候,余慧就喊上他们小旗上下,备下了丰厚的吃食,开始准备抛秧了。
这下子,先前开荒完毕后一个个还驻足观望,跃跃欲试,发誓赌咒的人都惊呆了,真真看西洋景呀!
特别是那申三,就跟跳梁小丑样,忍不住又开始出来嘚瑟啦:“来来来,咱们今个再设个局,老子押杜家根本就种不出稻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