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幸福生活(20)

作者: 一个木头 阅读记录

想到了若南刚才那自以为石破天惊的一句话:“我有了。”再对了若南的泪眼,玉妙轻摇了扇子,不动声色地道:“妹妹说有了?”

若南瑟缩了一下,又跪直了。

玉妙看在眼里,只一句话就击碎了若南的心理防线:“这也很简单,明天找个大夫来看一下就知道了。”

“姐姐不要。”若南又羞又气,跪伏了地上,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流眼泪。

压下了心中忽来的怒气,玉妙还是可怜若南,也佩服若南的勇气。未出阁的若南居然说自己有了,这也是对自己信任吧。

直觉再加上对若南的观察,玉妙一百个相信若南还是女儿身,秀才门第对女儿的管教不应该等同于一般的小门小户。而玉妙也真心的希望若南不要有,这样自己也多一些为若南争取的余地。

以手扶了额沉思中,引冬大着胆子在外面禀道:“姑娘,快四更三刻了,有什么话您明天再说,明天眼睛肿了,王爷问起来可怎么说。”

玉妙从沉思中醒来,看了眼巴巴对自己的若南,轻声道:“我会为你尽力的,有话咱们明天再说。”

若南面露喜色,道:“好姐姐,若南一定会好好的孝敬您的。”玉妙真的能劝说了刘家,以后就是主仆之分了。

并不用丫头们再进来,若南服侍了玉妙睡下,她们俩本来是同榻而眠,若南还睡到了玉妙的外面。

引冬这才带了小丫头睡下来。

第二天对了来看自己的易姨娘就有了几分客气。弄得易姨娘出了门,摸了脸问秋红:“今天姑娘对我好象特别的客气,难道我妆容不对?”

秋红看了易姨娘如平日一样的装扮,笑道:“没有啊。”跟了易姨娘的时间还不长久,听说撵了的秋巧最得姨娘欢心。

易姨娘不放心,又拉了自己身上的衣服。秋红忙着帮她整衣服,又自己笑,王爷昨天去了石姨娘处,易姨娘就有些紧张了。

玉妙一个上午沉默了不少,弄得妈妈和丫头们都纳闷,邢妈妈还以为自己昨天晚上说了玉妙,她不开心,忙哄了又哄。

因为玉妙昨天的口无遮拦,说没有喝过喜酒,邢妈妈当时当了人不好说什么,晚上却抽了个空说了玉妙几句。

只有若南知道是自己弄得玉妙想心思,她不敢多开口,闷着头做活。

朱宣今天在家,若南还在,不好过来玉妙这里吃晚饭。自己与外面书房的幕僚吃饭。

晚饭后,趁了若南去梳洗,玉妙遣了身边的人,只留下春暖在身边。春暖才悄声道:“我问过管事的妈妈们,易姨娘身边的秋巧并没有被卖。说是因为姑娘求了情,王爷允许易家的接走,如果易家并不愿意接,才交给人牙子。”

玉妙来不及感受朱宣给自己做人情的这份温暖,先问正事:“那易家接走了?”

春暖点头笑道:“可不是,易家经商的那位爷把秋巧接走回了家。不过,”春暖伏下了身来:“估计秋巧在易家的日子也不好过。管事的妈妈可巧是那日押了秋巧出门的,说易家接的人冷眉冷眼的对秋巧的。”

都是丫头,也有同病相怜之感。

玉妙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春暖眉眼里含了笑,道:“姑娘可是要施恩于易姨娘吗?”

玉妙怕她罗嗦一堆话出来,忙笑道:“你去打听表哥晚上在哪里。然后再回来。”春暖更觉得自己猜的不错,含笑答应了去了。

春暖去了一会儿,若南梳洗完过来,看到玉妙还在思索,也不忍心:“都是妹妹不好,姐姐这样的招待于我,妹妹还让姐姐烦心了。”

玉妙觉得事情要考虑得周全才好。她回答道:“我在想,怎么样才能有一个万全之策。”若南的事情还想不出来什么眉目,东也不是西也不是,不管怎么样的结果,都会伤了未见面的冯家二姑娘。

眼前要弥补的,却是秋巧的事情。春暖说得对,秋巧被王府里撵了,对于一心攀附朱宣的易家,是不会好好对秋巧的。玉妙就随便地回了若南一句。

若南的心就跳了一下,脸煞白煞白的。

自己从决定来找刘全时,就没有想过什么是万全之策,妙姐儿的话里象是另有深意。

正文 第二十三章,直白

与幕僚们分手,带了三分酒意的朱宣信步往里面走去,二门里一个丫头探了探头,虽然是掌灯时分,也可以看出来是妙姐儿身边的大丫头春暖。

春暖看到了他,大大方方的过来行了礼。

“起来吧。”朱宣站住了脚,问春暖:“不在姑娘身边侍候,在这里做什么?”

春暖就带了笑回道:“姑娘让我来看看,王爷这会子在哪里呢。我刚去了内书房问过小福子,正要回园子里去,听见脚步响就看了一看。没想到真的是王爷。”

朱宣就点点头道:“我跟你一起过去。”

有了陪的人在房里还惦着我,朱宣微微一笑。让春暖在前面走,自己在后面慢慢的信步。

听说朱宣来了,若南回避前恳求地看了玉妙一眼,避到了别的房间。

玉妙有些愕然,自己只是随便打发春暖一件差事,混开了她做别的事情,免得就秋巧的事情又要说上一堆的话,没有想到不一会儿回来了,说表哥也来了。

先进了院子的春暖喜盈盈地:“在二门里见到了王爷,王爷问做什么,我就回了,王爷就来了。”

外面有了喊声:“王爷。”穿了深蓝色长衣的朱宣已经进了院子。玉妙忍住了笑意,站了起来。

等朱宣坐下来,送了茶。玉妙才想起来,表哥如果问自己有什么事,可说什么呢。

想想那天,二管家刘瑞元莫名被罚了俸,刘全挨打,不仅仅是失职这么简单吧。若南处也不用再问了,王府里护院不少,她能在那一晚不被人发现的走出去,只可能是刘全护了她出去,难怪刘全那么晚了也出现在园子里。

玉妙思索了怎么开口,朱宣则看了玉妙小脸绷着,眼睛盯了地面不知道在想什么。先问道:“赵姑娘走了?”

“明天走。”玉妙象被惊醒一样。朱宣更觉得不对,妙姐儿来了王府里,第一次是这样的表情。

还没有再问,玉妙先说话了:“今天刘瑞元家的来看过了,说表哥还要给我这里添置东西。”朱宣哦了一声,眼前浮过一大堆请玉妙的贴子,道:“你也应该有些陪伴的人走动。”

“刘瑞元家的还说,为刘全定的亲事,全仗了表哥。”玉妙来了灵感,先问一问朱宣对这门亲事是如何看的。朱宣为刘全出的面,与冯家也许有什么渊源。

果然朱宣笑了道:“冯县尹是随了我从京都来的,为人端正方直。他的长女的婚姻并不如意,这次女的婚事当然我要上心了。”

看了玉妙脸上有一丝沮丧,好笑道:“今天淘气了?”不然怎么一副魂不守舍的表情。

“没有。”听朱宣说完,玉妙心里一阵凉。朱宣全然不信,笑谑地逗她:“真的?”找了自己来又没有正经的话说,难道是天天晚上陪她吃饭上了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