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之娇后妈与冷丈夫(274)

能看出故事火不火的第二个数据是读者来信,但一来这数据不如销售量准确,二来读者写完信后,从邮寄到送达多的不说,三五天总是要的。

因此,画报上市后上市后,王静芳和画报主编很是紧张了几天,直到读者信像雪花一样飞到出版社,他们才稍微松了半口气。

而等第一周的销售数据反馈过来,剩下半口气也吐了出去。

在之后的一个月里,不但寄来的读者信越来越多,画报销售量也再次开始爬坡。

于是新故事才连载三期,王静芳就在主编的授意下,联系苏婷谈出版的事,而且这次要出版的不止新故事,还有《三火打工记》的再版。

《三火打工记》再版册数还是跟之前一样,上下两本,各出一万五千册,给苏婷的版税也不变,这算是行业规矩。

但新故事版税从百分之二十二,涨到了百分之二十五,册数也有增加,上下两本共出四万册,单本价格不变。

算下来,这次出版光版税,苏婷能拿到四千多。

这可是一笔巨款!

当然,这笔钱不会一次性付给苏婷,出版社打算先出《三火打工记》,头款签合同时支付,尾款要等上市再支付。

而新故事他们打算等完结后再出版,免得读者分流,影响画报销量。这么一算,头款还是签合同时支付,但尾款要拖到明年三四月份了。

不过苏婷现在不缺钱,而且跟出版社合作愉快,痛快地跟他们签订了合同。

当然,出版社打钱也很痛快,几乎苏婷前脚把签好的合同寄过去,他们后脚就给苏婷汇了款。

……

大笔资金入账,苏婷应该感到高兴,但现实是她有点焦虑。

贺东川生日要到了,而过完这个生日,他就满三十岁了。

穿越前苏婷就听过一个说法,三十岁是一道坎,有人在这一年里走大运,也有人在这一年里倒大霉。

原著中的贺东川显然是后者,他不但倒了大霉,还把命给丢了。

苏婷不求他能转大运,但希望他不要倒大霉,至少保住这条命。

而据苏婷所知,转运的办法无非那几种,多去寺庙拜佛,戴转运珠,以及穿红内I裤,虽然有点迷信,但穿越这种事都发生了,她迷信点也不稀奇。

虽然她本质上还是个唯物主义者,内心深处不太相信这些有用,但为了图个心安,她还是决定努力一把。

只是大运动虽然结束了,但还没完全放开,那些被扣帽子下放的人还没有完全摘帽,再加上贺东川是军人,去寺庙拜佛影响不好,而转运珠也要去寺庙开光……

思来想去,在贺东川三十岁生日这天,苏婷送了他一打红内I裤,希望未来一年里,他能趋吉避凶,保住小命。

拿到红内I裤的贺东川:“?!!”

就很迷惑。

第93章 回乡

贺东川过完生日没几天, 军区小学迎来了期末考试。

这次考试贺焱没敢大意,题目看得可仔细了,试卷做完后也没有跟以往一样坐着玩, 检查了两遍, 确定没问题后才开始玩,等到老师喊交卷, 他是第一个动身的。

贺焱前脚考完试,后脚苏婷就忙碌了起来, 今天去县里, 明天去市里,准备要带回去的特产。

早在去年过年,她和贺东川就商量好了,要回她老家探望苏父苏母。结果这事从年中推到年尾,到贺焱期末考试, 贺东川终于请到了假。

今年才刚开始,他还没有休过年假, 剩余假期还有一个月。

但苏婷怕未来一年还有其他突发事件需要请假,而且她毕竟不是原来的苏婷,私心里对长久跟苏家人相处这件事有点怵。

虽然三年时间足够改变一个人,但父母儿女之间关系亲密,谁也没法保证他们会不会发现端倪,所以回去的时间不宜太久。

半个月正合适,加上来回二十天左右。

这个时间不至于让苏父苏母觉得她成家后跟他们疏远了,也不够相逢的喜悦褪去, 人在高兴的时候, 很少会想七想八, 再加上过年事情多, 可以减少他们思考她身上变化的时间。

而等苏家人闲下来,年也过完了,他们也该走了。

距离产生美,当他们之间的距离再次被拉开,哪怕想到了那些变化,苏家人也会自己找出理由,并渐渐接受她的变化。

到那时,苏家人心目中苏婷的形象,才会完全被她覆盖。

这么想可能有点冷酷,但穿越不是她做出的选择,而既然穿越成了“苏婷”,她就只能以这个身份好好活下去。

她能做的,只有在物质方面补偿苏父苏母,至于苏家其他人,能搭把手的她会帮忙,帮不了的她也不会逞强。

贺东川也不想请太长假,他调到沪市才几个月,过年离开太久,他不太放心,而且年后回来肯定会很忙。

夫妻商量后,贺东川请了十八天假,三到四天来回,在苏家待十四五天。

因为要请长假,贺东川团里要做很多布置,所以出发前两天他忙得脚不沾地,土特产是苏婷自己去买的。

沪市这边的特产不多,唔,这么说也不太对,因为真算起来也不少,只是很多不方便携带,而方便携带的,很多地方都有卖,比如大白兔奶糖,比如万年青饼干。

哦,还有765皮鞋,这款皮鞋就是沪市皮鞋厂生产的,几年下来,货早就铺到了其他城市的各大百货大楼。

光在榕市,苏婷就买过好几双765皮鞋,有给贺东川的,也有给贺父苏父的,谁都没落下。

自行车三大品牌飞鸽凤凰永久,其中两个是沪市生产的,手表、电风扇这些大件也一样,很多都是沪市产的,更不用说衣服鞋子。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年头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贴上沪市货的牌子,就能比其他城市产的同类型产品卖得更紧俏。

因为沪市很多特产,其他城市百货大楼都能买到,所以一时间,苏婷还真不知道要给苏父苏母买什么东西。

不过苏婷没有犹豫太久,很快转过了弯。

就算沪市能买到的东西,老家百货大楼都有又怎么样?

老苏家全是农村户口,一年到头发不了几张票,口袋里也没几个钱,去百货大楼逛再多圈,不也只能两手空空地回去。

她根本不需要想买的东西老家有没有,只要考虑苏家老两口能不能用到,这就够了。

想开后,苏婷就给他们每人买了件呢子外套,不管什么年代,给长辈买衣服鞋子准没错。另外她给苏母单独买了条围巾,给她配衣服穿。

给苏父买的则是茶叶,其实苏婷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买香烟。

这年头香烟算是男人们拉近关系的利器,而且贺东川每个月都有烟票,只是他不抽烟,所以发下来的票都给被别人了。

光他每个月领到的烟票,就能买半条烟,苏父是老烟枪,拿到手肯定要乐疯。

但苏婷实在不喜欢身边的人抽烟,苏父是长辈,离得又远,她管不到,也眼不见为净,可让她主动买香烟给他抽,她不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