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272)
“除非宋国偷到姜国锻造大炮的方法,否则姜国下次攻城,宋国依旧无力抵抗。可姜国作坊防守严密,哪会让间谍轻易得逞。”
只要宋国战败,这群贵族必然会被姜国军队收割。这就是战败国的悲哀,说起这个,一群宋国贵族就开始唉声叹气。
“姜国君臣全都野心勃勃,五年之内,估计还会对外开战。”
“卫军有虎狼之师,不太好打,姜国出兵,肯定又会来打宋国。”
“宋国一败,我们就会成为俘虏!成为俘虏就算了,王上还不一定会赎人!”
“咱们有很大的可能,会直接死在姜国监狱里,尸体被随意丢弃,被野狗啃食……”
一群人越说越悲愤,仿佛已经看了自己的悲惨未来。他们可都是生来就高人一等的贵族,怎么能受这样的委屈。
“搬家!必须搬家!”
“狡兔三窟,我们也得给自己留给后路。”
土地良田他们带不走,宋国贵族只能带着仓库里大批的粮食、武器和布匹这类的财物,省略宋国战败、被俘之类的流程,一步到位,直接把家搬到了姜国。
一个宋国贵族的到来,没什么稀奇的,姜国都邑每天都有新搬来的人。
可一大批宋国的贵族的到来,动静可不小,惹得众人议论纷纷。
挤兑人挤兑得最厉害的,就是之前和宋国打过一场的郑国人。
“姜国刚俘虏了一批宋国贵族?你们扎堆跑来这是做什么?羊入虎口?”
“当初骂姜王骂得最凶的,可都是你们宋国人,怎么一个个的全都跑来姜国了。”
宋国贵族心里担忧的是自己未来的人身安全,但嘴上却好面子的说道:“姜国的学风好,我送我家孩子来读书。”
“送孩子来读书需要带那么多家当?你家进城的时候,那长长的车队和护卫,我可都看到了,不会是举家搬迁过来了吧?”
“你老家的地不要了?”
“不会是怕姜国未来把你们抓成俘虏,提前跑来投奔了吧?”
一群人三言两语的,都快把他们来的理由摆在明面上了,新来的这位宋国贵族脸色慢慢变黑,非常克制的提醒道:“你们先管好自己吧,管我做什么?”
“问问而已,你怎么就生气了?”郑国文人奇怪的反问,“不会真被我们说中了吧,跑姜国来避难的?”
“ 啧啧啧~~~姜国抓你们当宋国贵族做俘虏,宋国贵族跑姜国来避难,这事你们宋王知道吗?”
郑国文士挤兑人,姜国本国的贵族就是恨铁不成钢,真诚的说道:“你们糊涂啊!如此作为,不是助长王上的嚣张气焰吗?你们留在姜国,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的。”
日子再苦,能有命悬一线苦?新来的宋国贵族淡定的回道:“那你走?我留下替你受苦?”
“额,这倒也不用。”
第177章
美人计
别说姜国的那群读书人了, 连姜蓁自己都没有料到,宋国贵族居然拖家带口来投奔她了来了。
姜蓁摸出一个镜子,对着镜子露出了一个笑脸, 怀疑的说道:“我看起来也不像个好人啊。”
【倒也没必要这么损自己呢。】
【不过有一说一, 阿蓁笑起来确实不太想好人来着。明明笑得那么标准, 但我看着,总有一股阴谋诡计的味道。】
【宫廷朝堂好像把阿蓁给腌入味儿了。】
姜蓁把镜子倒扣在桌子上,脸上的笑也收了起来,有些无奈的说道:“比起他们主动送上门, 我还是更喜欢自己伸手去拿。”
用大炮轰开宋国贵族的仓库拿东西, 全都是免费的。
姜国这次吃出兵的损耗, 在那群贵族身上找回了大半。
但现在这群宋国贵族, 直接把家当搬到姜国来了, 这就让姜蓁不太好下手了。
那群宋国贵族也知道自己是来避祸的, 一个个都老实得不行, 让姜蓁想动手都找不到借口。
姜国的富贵和严格的规矩名气都很大,敢来姜国的人, 都做好了心里准备, 面对宋国没有的规则, 他们都适应良好。
“姜国豢养童仆、护卫、门客……都要收人头税, 养的人越多,税越高!”
“明白明白,这是税钱, 您点一点。”
“若是想要长居都邑,都需要记录身份信息。”
“明白明白, 我们是过来求学的, 老家籍贯是……”
人生地不熟的, 这群新来的宋国人格外老实,只要是姜国有的规矩,他们全都老实遵守,问都不多问一句。
甚至他们还会主动询问道:“姜国的律书能在何处买到?”
“普通百姓和官员,只需要了解常用的律法就行,书铺里有这样的律法小册子,是赵青竹大人编写的。”
“整部律法呢?”
这群新来的贵族确实有够谨小慎微的,衙役在心里偷偷的感叹了一下,回道:“书铺里也有。”
忽然多了这么多人支持,书铺的销量突然猛增。
但书铺是姜蓁名下的,就算销量再好,也不会涨价。
可都邑的宅子却不一样,大批的宋国贵族涌入,都邑住宅的价格猛涨,甚至连租金都跟着涨了。
被都邑物价影响到的读书人,忍不住怨声载道了起来。
“宋国来的那群土老帽,怎么都这么有钱!一来就各种买买买!”
宋国贵族非常实在的回道:“不把钱花出去,在姜国置产,留在家里挺不安全的。”
“都不是什么有名的人物,家底怎么这么厚。”
“家底厚吗?不厚吧?我家就是个小贵族而已啊。”宋国贵族一脸老实的回答。
大的贵族和君侯,有名气又有权利,却难以持久,每次在王位变化期间,都会折损大批这样的贵族。
小贵族偏居一隅,祖上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经营一个地方一两百年,积攒下来的财富不容小觑。
按照以前的套路,像他们老家那样的小地方,就算被易主,贵族也依旧会是贵族,他们依旧还在管理层,可以帮忙安抚当地的百姓。
上层换血,跟他们这群中层小贵族还有底层庶民,一直没有太大的干系,他们依旧能在老家当他们的土霸王,继续作威作福。
他们这群人,全都是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跟姜国都邑大部分的读书人比起来,他们土是土,但钱包却是真的鼓。
以前他们很少遇到被抄家的危机,觉得囤货最安全。但现在他们碰上了姜蓁,仓鼠的属性就被治好了,开始往外大笔撒钱。
买宅子买地都不用说了,他们还花大价钱聘请门客,还有各种家庭教师。
“我家刚从宋国来,不太了解姜国律法,需要请几名法家高才时时督促,书法和丹青老师也该有几个,还有医家的,农家的……”
都邑的读书人们,一边大骂万恶的有钱人,一边投入了这群宋国贵族的怀抱。
拿了人家的钱,自然就该帮人家出谋划策。
一群人非常认真的和这群新来的剖析姜国的各种政策,真诚的建议道:“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你们想要在姜国立足,就该在姜国谋官,参加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