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现有人竟然就在上面一层的时候,顾挽月整个人也是惊讶的。
还能这样操作?
顾挽月跟着安保人员从侧门往外走。
不过还是没能躲过敏锐的记者。
记者们端着长短不一的摄像机器,对着走出来的顾挽月咔嚓咔嚓地拍摄。
闪光灯一道连一道,根本没有间隙,仿佛一层平行打过来的天然柔光,乌亮的眸子都映出星星点点的碎光来,整个人都镀上了一层如玉般的光泽。
无数的话筒,从各个方向朝她递来,围成了一个颇有金属质感的扇形,顾挽月就站在这个扇形的中央。
记者争先恐后地往前挤,想要突破安保的防护圈,嘴里如发射子弹般快速接连提出劲爆的话题,生怕没法从顾挽月这里得到报道话题。
顾挽月微冷的眼尾锋利上扬,俯视一圈不断凑近的话筒,又微微抬起,扫过亢奋不已的记者们。
视线所到之处,记者都感到有些寒毛竖起,后脖颈发凉,打心底里有点寒颤。
顾挽月毕竟是上过战场的,收敛的时候还好,冷起来气势便足够骇人。
那些挖空心思在言语里挖坑,想要以非常规手段挖出劲爆猛料的记者都心里发寒,有点毛毛的。
唯有刚刚入职不久的大学生,还有些笨拙和单纯。
见四周前辈们居然都停了,顿时兴奋起来,露出“我要有头条了”的傻乐表情。
他理了理肩膀上的背带,不太熟练地将话筒往前递了递,满是好奇地大声问道:“顾女士,您的冰演成功让植物人苏醒,看起来在精神领域有极为出众的效果,您知道是为什么吗?”
周围记者:“……”
这人是谁?
哪家媒体把这种憨憨放出来的?
听听这是一个合格的记者该有的问话方式吗?不说一点套料技巧都没有,还是这种极好应付的问句。
连带这个实习生的师父,都被同行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他刚准备去拉这个刚刚分配给他的,好像有点没眼力见的实习生,就看见顾挽月接过话筒。
接过了写着他们公司名字的话筒!
师父的眼睛陡然亮起来,会来事儿,懂得抓住机会,不愧是他教的好徒弟!
顾挽月接过话筒后道:“刚刚才知道这些事情。”
实习生满脸好奇,真诚无比感慨道:“您也知道!还有那个像是施了什么魔法的观众席反应呢?太神奇了。”
周围的记者连连按下闪光灯,记录下顾挽月此刻的表情。
她刚刚才知道,也就是说,这些荒谬的治疗效果,并不是本人刻意所为,好的,爆料点有了!
老练的记者这么一会儿,就已经在脑海里想出了几十个劲爆的标题。
顾挽月望着这些记者各异的表情,又看了看满脸真诚的实习生,继续道:“至于第二个问题。”
唰,许多话筒都努力凑得更近了,几乎所有记者表情都专注不已,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向顾挽月。
顾挽月学习了这名实习生的表情和眼神,无比真诚道:“我也不知道这样神奇的效果是为什么,只是努力滑好每一套节目而已。”
真诚,永远的必杀技。
第82章 (二合一)
◎童话保守了,付费上班抢着来?◎
所谓真诚, 亦真亦假,简而言之——装傻。
即使只是这样,媒体也如闻到腥味的猫咪, 兴奋的扑上来抢食般不断记录着顾挽月说的每一个字。
多说多错, 顾挽月决定广大媒体和网友们足够的发挥空间,于是只回答这一个问题, 就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现场。
她人都还没回到住宿的酒店,网络上相关报道就已经铺天盖地地传开来。
【好家伙,电影都不敢这么拍!】
【上次一听到类似的事情, 还是在童话故事里,那啥白马王子亲了一下公主, 然后就醒了是吧?还有我记得有个黄头发小人……】
【童话故事也是人写的,灵感来源于现实嘛, 就是感觉还有点保守了, 现实简直精彩到离谱。】
作为全场唯一顺利让顾挽月回答问题的实习生, 当天就直接获得了转正机会。
实习生压抑住心里的狂喜, 在网络上起各种劲爆的标题,翻着花样来宣传自己的幸运女神。
等到下班后,更兴奋得一蹦三尺高, 约上三两好友, 到夜宵摊美滋滋地享受烤串和人间烟火气。
一连好几天, 年轻又精力旺盛的大学实习生都沉浸在这样的喜悦里。
自此, 卖力在互联网上为顾挽月疯狂打call的媒体,又多了一员。
这个隐形的大军逐渐壮大,每每享受到流量带来甜头的同时, 也将顾挽月的名气和热度, 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主打一个你吃肉、我喝汤、不自觉中已经形成了非常良性的互利互惠关系, 整个良性循环,形成了江水般的流势,裹挟着每个新加入进来的人,快乐向前走。
同样沉浸在高兴中的,还有数不清的各类精神类型疾病患者。
#顾挽月冰演神奇效果#
#顾挽月滑醒植物人#
#花滑顾挽月奇迹#
#顾挽月神曲#
这个话题,原本被许多吃瓜群众怒喷。在冰演过后,却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撼。
“艺术不是我这等凡人能理解得了的东西了,我原本以为我不会欣赏钢琴大师弹奏、书法大家的草书、还有那些国画什么的,就已经是没有艺术细胞了,没想到啊!”
“同上,在我耳朵里好像没太大区别,艺术笨蛋一个,所以这是老天爷看不惯我们这群人的,直接来硬灌吗?(掀开头骨)(强行注入)(满意合上)(拍手离开)”
“不不不,恐怕现场才有这种效果,我们隔着屏幕,顶多听点皮毛!”
“嘶——观众席上的反应,真的把我给震撼到了,我还特意去查了一下,花滑圈管这个叫艺术水母?”
“把植物人滑醒了啊!!!这特么不是花滑,是魔法、是神力吧?艺术居然能离谱到这种程度。”
世界范围内,不论是冰迷、还是精神相关疾病的患者,相对普通群众来说,比例都太小了。
故而在大范围的冲击之下,占领评论区的,反而是路人更多。
许多人带着“我看你能有什么神奇效果”的心情进来,先是被甩了一脸数据,犹豫中不断搜索印证,最后一脸懵逼,脑袋空空的点赞,尤其是那些自己感同身受的评论。
在这样空前巨大的流量之下,不断有新的相关话题冒出来。
某好莱坞知名导演前来华国,称希望邀请顾挽月出演手下电影的东方神秘古国的女王。
改天又爆料出他可能有躁郁症,实则求医,想通过现场花滑来治疗。
隔天又是某地知名医院医生称,他们医院有病人数据变化明显:“如果可以,希望能邀请到顾女士参与这项研究,这将会对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