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说:“不过肯定是大事。”
段皇后微觉奇妙:“你既然说不知道,怎么又说肯定是大事?”
朱棣道:“不是大事的话,祖母怎么会搬到乾清宫来住?”
他向段皇后示意周遭陈设:“我在寝殿里见到了许多熟悉的陈设,可见您近来跟爷爷一处起居,可是爷爷声音洪亮,身强体健,似乎也不需要人照顾——这么想想,肯定是出大事了,不然爷爷怎么把您这个定海神针请到这儿来?”
“要说这世上有人能叫爷爷全身心的信任,想来也就只有祖母您了。”
段皇后脸上流露出几分惊诧,继而又觉欣慰:“那你觉得,这会的事情能不能顺利解决?”
朱棣想也不想,便道:“当然能!天底下哪有爷爷解决不了的事情?!”
空间里适时的传出来一道声音:“怎么没有?”
几个人聚头在一起翻看什么,呈目瞪口呆之态,嬴政的嘴角不受控制的在抽动。
朱元璋懒得掺和这些,百无聊赖的坐在一边。
而刘彻则贱兮兮的道:“譬如有一天,野史传说,他跟陈友谅的妹妹这样那样!”
朱棣:“……”
朱元璋:“???”
父子俩异口同声:“滚!”
刘彻嘿嘿笑道:“再譬如野史传说,你其实是他跟高丽女人生的?”
朱棣:“???”
朱元璋:“???”
朱棣又说了声:“滚!”
就在这时候,空间里其余几个人抬起头来,满脸的一言难尽,看看空间外边的朱棣,再看看空间里的朱元璋,一时无言。
朱棣看不见这一幕,但是朱元璋被看得浑身发毛,不自在道:“你们这么看着咱干什么?!”
朱棣从宫人手里接了水喝,也分了只耳朵去听。
其余几个人神情微妙。
朱元璋更奇怪了:“说话啊,哑巴了?”
嬴政神情复杂道:“你知不知道后世有那种本子啊……”
朱元璋不明所以:“哪种?”
李世民咳嗽一声:“类似避火图那种……”
朱元璋瞬间明白过来,不屑出声:“瞧你们这德行,还避火图,整的文绉绉的,不就是春宫吗?!”
他嗤之以鼻:“你们这些出身好的人,就是有这个臭毛病,有话不好好说,非得含蓄着来。”
李元达期期艾艾:“你不妨来猜猜看主角是谁?”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不会是咱吧?!”
李元达摇了摇头。
朱元璋松一口气:“那就是老四?”
“嗨呀,不重要了,”他满不在乎的摆摆手:“帝王行乐图,很正常的,别大惊小怪!”
朱棣也不以为然。
刘彻送上了致命一击:“你们好单纯喔,是Judy跟朱允炆的本子,叔侄强制,啧啧啧……”
朱棣一口水喷了出去!
我跟朱允炆……
滚啊!!!
求一个没听过那句话的脑子!!!
他瞠目结舌,悲愤欲绝:“爹,揍他!!!”
第152章
朱棣在这个世界里, 真就是天不怕地不怕。
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能威胁到他性命的,也就是爷爷跟父亲二人,可是这两个向来看重亲情的人, 又有什么必要害他?
这是老朱家的圈,不是老刘家的,没有随随便便杀儿子那一套, 说白了,谁不知道他爹出了名的爱崽啊!
除非让他爹知道他是个打别的地方冒出来,替换了他乖孙的“妖人”。
可是朱棣此时既有原主的记忆, 又有跟随父兄长大的真身经历,又怎么会被人发觉异样?
至于生活中的细节——你们知不知道我朱棣还没起兵之前,是靠什么保全性命的啊?
咱是靠装疯卖傻糊弄住建庶人的!
在猪圈里吃屎不露异色,大夏天围着火炉穿皮袄, 跑到街上去跟人抢吃的, 吃完了就往街上一躺,继而呼呼大睡……
你们后世的影帝演技不好顶多挨几句话, 他朱老四演技要是不好,全家都要上天的!
什么奥斯卡戛纳,他们承受的压力有我大吗?
再说了, 能在青史之中留下名姓的帝王,哪个不是演技派!
朱棣丝毫不怵,只继续留在段皇后处胡吃海塞。
没过多久, 却有前殿的内侍被皇帝打发过来传话, 垂着手毕恭毕敬道:“皇爷说,今晚想在宫里设宴, 让家里人全都来凑个热闹,劳烦娘娘为之操持了。”
又补充说:“家宴。”
段皇后闻言, 心里便有了计较:“知道了。”
她依次召见女官,使尚膳局筹备晚上的宫宴,又令人去通知出宫开府的皇子们今夜入宫。
末了,还不忘让人知会东宫和后宫膝下有儿女的妃嫔们。
最后又笑吟吟同身边的孙儿道:“既然如此,英哥儿便也不必回去了,且在这儿吃用着,晚宴结束再同你爹娘一并返回东宫便是。”
朱棣自无不应之理。
……
太子此时尚在乾清宫议事,东宫之内接旨的,自然便是太子妃了。
本朝皇家向来少重礼节,亲近如同民间,家宴倒不稀奇,太子妃应了声,继而又打发人告知楼侧妃。
皇后处的内官说了今晚乃是家宴,显然便是只有皇子、公主夫妇及诸王府皇孙才有资格前往,楼侧妃作为东宫侧室,虽然位列内命妇之中,但这种场合,却是不能列席的。
但是她所出的东宫二皇孙可以。
消息传递过去,楼侧妃却为之迟疑。
她有些担心儿子。
保母告诉她,文哥儿先前睡梦中好像有些魇着了,出了一头的冷汗。
彼时正值时节更替,幼儿容易染病,儿子虽说已经六岁,平日里看着身体也还好,但作为一个母亲,她实在不想让儿子冒这个险……
楼侧妃想让儿子在房里歇息几日,但是又不敢违逆皇爷的意思。
此时的楼氏还没有被扶正,只是东宫里的一个侧妃,全然不敢有跟太子妃抗衡的意思——太子妃那金光闪闪的家世,能把她吊起来打。
更别说太子妃还有皇长孙,肚子里此时还怀着一个。
太医诊脉之后,说那也是个皇孙。
在太子还未登基的时候,楼侧妃几乎可以说是宫里的小透明,连带着她的儿子也并不很引人关注。
皇爷自己就有二十多个儿子呢,孙子就更多了。
如今皇爷起了兴致要行家宴,还恩准皇孙们也一起去,她怎么敢拒绝?
可是儿子怎么办?
交付给太子妃吗?
不是自己生的孩子,到底做不到十分关爱,更别说太子妃此时已经是七个月的身孕,顾及好自己便不错了,又哪里有精力再管别的?
楼侧妃此时膝下唯有一子,这也是她未来的所有指望,实在不敢用来冒险,悄悄同身边嬷嬷商议,对方道:“不妨先去探探太子妃的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