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了一下,没拉动。
太子有些诧异,扭头看了一眼,眉毛马上就跳了一下。
“英哥儿,你这是什么表情?”
朱棣非常艰难的控制住自己喷吐酸水的冲动,然而语气里难免泄露出几分不平:“皇爷爷他怎么这样啊!”
我当燕王的时候,老头子把东宫当宝,把我当草,三令五申让我们几个成年的儿子老实听话,不要有非分之想,皇位是他好大儿的。
好家伙,现在换我在东宫了,老头子就跟中了邪一样,马上就开始雨露均沾,怜惜燕王了?!
礼貌吗你?!
太子先是一怔,继而几不可见的皱起眉来:“英哥儿。”
他心绪已然沉了下去,然而语气也好,脸上的神情也好,却都仍旧温和。
粗暴冰冷的态度,并不能够让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瞬间领悟自己想让他领悟的事情,只会让他心生畏惧,在他心里埋下一颗不详的种子的同时,让他不由自主的遮掩住自他的本意,用顺从的假面来欺骗自己。
这显然与太子的本意相违背。
故而他便放弃了抢在父亲和弟弟前边赶回去的想法,半蹲下身来,认真的询问儿子:“为什么这么说?”
朱棣哪能跟他说实话?
也只能迅速拿出了影帝的本领,面色怏怏道:“皇爷爷怎么能对四叔说出‘若事有变,可取而代之’这种话呢。身为天子,不是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吗?”
“如今父亲问心无愧,四叔同样问心无愧,自然无碍,可别人哪知道你们二人之间的情分与信重?这话一旦传出去,必然会生出一场天翻地覆的风波来,好好的一家人、一母同胞的骨肉兄弟,稍有不慎,怕也会生出龃龉的,叫我怎么能不担心呢!”
太子不意儿子看得如此透彻,心下先惊后喜——这孩子不知道前生之事,难免会生出这层疑虑来。
再想到若今生不得逆天改命,这孩子便只剩下不到一年的寿数,太子妃也将于几月之后难产而亡,心中霎时间传来一阵钝痛。
他扶着儿子稚嫩的肩膀,考校道:“你难道不担心来日你四叔有异心吗?”
朱棣摇头道:“四叔不是那种人(四叔你完了!)。”
太子微微挑眉:“若他是呢?”
“倘若圣明天子在位,何惧小人?”
朱棣坦然道:“若是天子无道,民不聊生,社稷困顿,需要担忧的,只怕就不只是一个藩王了。(你是被老头子偏心的人,我们以后再也不是知己了!)”
太子大喜过望,连说了三声好!
有这样的儿子,何愁后继无人?
只是当下之事,还是要赶紧想办法破除先前从文哥儿口中得知的,宛如诅咒一般的前生之事……
诸王眼见着皇后手里边的条例越列越多,脸色都不由得开始发青,心口勒紧。
娘啊,敢情您老人家还真是认真的?
好容易等到大哥回来,所有人仿佛都看到了希望——老爷子拦不住,大哥可以啊!
他们家这么多人,老爷子,老太太,再加上他们大哥,活脱儿是一个稳定的三角循环,随便抽一个人出来,都能克制另外两个。
老太太想要搞事,老爷子默不作声,能拦住她的,大抵也就是大哥了。
哪知道太子看完皇后拟定的计划书之后,眼睛居然一亮,脸上随之浮现出欣赏的笑容来。
“我觉得母后的计划很好啊……”
诸王:“……”
诸王:“???”
周王虽然纵情声色,但好歹还是有点政治觉悟的,看一眼坐在上首的三尊大佛,迟疑着道:“不太好吧,我们几个毕竟都已经出宫开府,若还是每日往来于宫禁之中,只怕是不妥当。”
皇后立时便扭头去看皇帝,道:“那就让他们再搬回来?”
周王:“?”
皇帝环顾四周,再同文哥儿所吐露的名单对照。
皇后要死,太子要死,太子妃要死,皇长孙要死,晋王要死,晋王妃要死,周王妃要死……
这哪里是皇甫家内部开会,简直就是死鬼聚会!
燕王夫妇是唯二幸免于难的。
周王虽然还活着,但也被流放到云南去了。
说到这儿他也不禁在心里暗暗摇头。
老五平日里是个爱好风花雪月的性子,离开女人就跟能要他的命似的,打小泡在富贵窝里,十指不沾阳春水。
除了写几首能流传后世的酸诗之外,活脱一个对大明没有正面增益的美丽废物。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被流放云南之后,一路见多了民生疾苦,竟也改了秉性,编纂医书,勤于农事,活人无数,说一句脱胎换骨,也不为奇。
可是今生没了文哥儿那个小王八蛋,也没了靖难这回事,这狗东西只怕到死都是个好色纨绔了!
不过……
想到这里,皇帝心绪微动。
机会都是人创造的,没道理文哥儿能把他逼成社稷栋梁,自己却做不到啊。
实在不行就随便给他网罗个罪名,再发配到云南试试看。
周王:???
(请打开麦克风交流)
皇帝心里边转着这么个主意,口中却毫不迟疑的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就这么办吧!”
他拍板说:“把东宫南边那几座宫殿收拾出来,叫他们夫妻几个住下也便是了,要是惦记孩子,便也一并带来。”
诸王一时惊住。
燕王沙哑着声音道:“父皇,此事只怕有些不妥,哪有开府了的亲王再拖家带口回宫居住的道理?传将出去,却不知御史和满朝文武都会作何反应。”
皇帝冷笑一声:“我意已决!”
众人立时都哑了火儿。
皇帝又问燕王妃:“你家大郎好像也满周岁了?”
燕王妃不明所以,却还是应声:“正是如此。”
皇帝点点头:“一起带进宫来吧,许久不曾见他了,倒是有些惦念,你若是怕照顾不周,便将他的乳母保母全都带来。”
他搞这么一出,是有意改变前世命运,但世间之事难免会有万一,总要做两手准备才好。
若是留不住太子和皇长孙,那继位之人必然是燕王,等到了那时候,燕王世子便要顺理成章的成为皇太子。
既然如此,他又怎么能不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只是太子那边——
皇帝心中暗觉歉疚,转头去看,却见太子也正看着自己。
那神情温和又恬淡,眼眸里殊无半分恼怒,唯有释然的理解与了然的欣慰。
皇帝心头一暖。
这样的儿子,哪个做父亲的能不疼爱?
燕王妃虽然不知皇帝心思,却也知道他既发话,自己便没有推拒的余地,当即恭敬应下。
晋王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啊?让我们搬进宫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