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沉浸式围观(602)+番外

“怎么还去?和邢姑娘说话?”

“不是,把二姑娘的东西收拾一下,她回门的时候让她带走,反正是她用惯了的,咱们留着也没用。”

她们两个去了,在园子的石障前看到云芳带孩子玩儿。

长生快一岁了,会叫爹妈,会蹒跚学步。

这正是大观园进门的地方,开门见山,见的就是旁边的石障。大门和石障中间的空地是很大一片地方,够孩子在这里摇摇晃晃的走几步路了。趁着春日正好,云芳把大观园当公园逛,每天领着孩子在里面玩儿。

王熙凤看到长生在这里玩儿,很后悔没把荂哥儿抱来。和云芳站着说了几句话,问道桂哥儿的时候,云芳就说桂哥儿的好日子结束了。

“......他爹说如今正是读书的好时节,就把他送去前院,让一个幕僚带着他读书。请老爷时不时的去看着点,免得孩子不好好学。”

王熙凤的脸上就表现出一言难尽来:老爷去看了孩子才不好好学吧!老爷是最不在乎孩子读书的那个人!

贾瑭这么做就是提前准备,关于桂哥儿读书的事儿贾赦也很关心,但是贾瑭不敢让他插手,现在孩子还小,没那么多的要求,就怕将来孩子十几岁了,全力攻读不能分心的时候贾赦心疼孙子在一边捣乱。

贾瑭打算提前钓鱼执法,就等着贾赦领着桂哥儿玩呢,只要老纨绔敢在桂哥儿读书的事情上拖后腿,他就立即发难,找老太太控诉贾赦做个祖父为老不尊带着孩子瞎闹,从而剥夺他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指手画脚的资格。

所以这时候就把桂哥儿读书的小书房放在贾赦的眼皮子下面,就等着贾赦上钩了。

至于结果如何,暂时还不知道。

王熙凤说到去缀锦楼给贾迎春收拾东西,云芳想了想,反正没事可做,都是玩儿,去哪儿玩都一样,让人抱着孩子一起去。

路过潇湘馆的时候,得知她们姐妹都在这里,就一起进去看看。

这些女孩都在这里整理书稿。

林黛玉就解释:“我们去年结社到如今,也作了不少的诗词,眼下离了二姐姐,下半年云妹妹也要出门,她们往后和我们就难以相聚,也不会和我们再结社了。我们打算把这些诗词收录到一起,将来等我们各奔东西没人结社了,刊印出来,一人一本,也算是留着做念想。”

确实很有意义,云芳就说:“你们尽管作诗,回头我出钱给你们刊印,留给我一本,让我时常翻一翻,就当是跟着学了。”

林黛玉已经拿手帕捂着嘴笑起来:“你们也别着急,这事儿最后还是落到你们手上。我们结社的时候,年纪最小的两个就是萱儿和巧儿,我们都走了,她们两个还在,哪怕只剩下两个人了,也能结社。

等她们走了,下面如果还有妹妹,她们的妹妹自然也能写诗,最后整理书稿的人是侄女,侄女们才有几个钱,不还是你们出钱出力刊印出来吗?”

王熙凤笑着说:“原来在这里等着我们呢,我就说那两个丫头片子能写什么诗,怎么也跟着你们结社,原来是你们这些做姑姑的心眼多。罢了罢了,除了认倒霉还能如何。把书稿拿来先给我瞧瞧,我要看看这成色,别拿去刊印的时候被人家笑话。”

一屋子人笑起来,薛宝钗就说:“二奶奶说的跟认字一样,就是拿给你看,你也看不出什么成色来。”

屋子里再次爆发出一阵哄笑。

王熙凤说:“这是嫌弃我们不认字,我是看不出来,但是有人能看的出来。芳丫头,来评一评,看看谁写的好。”

惜春站起来把上次的诗稿拿来,放到云芳跟前:“三嫂子看吧,我要瞧瞧二嫂子搬来的大将有几分本事。”

云芳把书稿拿到手里,跟王熙凤说:“不管认不认识看不看的懂,翻页的声音一定要大,气势摆足了,不能让这些姑奶奶们看咱们的笑话。”

一句“姑奶奶”调侃她们,惜春当时就跺脚拉探春和两个嫂子对线。嫂子们太坏了,动不动就拿婚事打趣她们,哪怕没有夫家,这两个嫂子也要提“姑奶奶”的说法,分明就是故意羞她们的。

探春拉着惜春让她别闹了,论脸皮厚,未婚的小姑子能厚的过已婚能说荤话的嫂子们?

王熙凤就说:“说一句姑奶奶也不算早,发嫁了二姑奶奶,你们也快了。要不是因为也快了,你们也不会聚在这里整理书稿啊。”

字字句句,别人是开玩笑,但是说到宝钗的耳朵里,就在不断的增加她的焦虑。

没过几日迎春带着夫婿回门,荣国府这里隆重招待他们。吃过饭之后,新姑爷去前院和老丈人大舅子小舅子一起聊天,女眷们一群人在缀锦楼陪着贾迎春说话。老太太就把陪嫁的丫鬟和陪房媳妇们叫来问问他们小夫妻如何相处的。

到了该走的时候,迎春看着打包好的东西,从里面拿了自己常用的环佩钗簪出来送给姐妹们做念想。

看她们姐妹有话说,邢夫人带着王熙凤李纨和云芳下楼去了。

迎春拿了一对金镯子送给了邢岫烟,拿了一支金簪送给了林黛玉,把一只金项圈送给了探春,一块压裙子的玉佩给了惜春,最后选出一只金凤钗送给宝钗。

她和邢岫烟是礼法上的表姐妹,虽然没血缘,往后来往的时候多,也没那么伤感。探春和惜春是亲妹妹,一起长大,就是分别了日后也是要联系的。林黛玉和她是嫡亲的表姐妹,和两个妹妹一样,联系也会紧密。

她和薛宝钗既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礼法上的联系。薛宝钗在荣国府住了这几年,大家相处的也好,心里也知道将来宝钗回去嫁人了,天南地北再难续上这段情谊。

所以把最华丽的金凤钗送给了宝钗,思来想去,还是把话说了。

“我这人嘴笨不会说话,说的不好了你也别往心里去。这园子虽好却非久留之地,如今趁着青春尚在,早做打算吧。”

薛宝钗几乎笑不出来了。

这话是实话,也揭开了她不愿意面对的事儿:再不打算真的无路可退了。

连姐妹们都能看明白的事儿,难道家里人看不明白吗?

薛宝钗心里再次五味杂陈。

好在转机来了。

宫中的皇帝和皇后是少年夫妻,这些年感情一直很好,他们夫妻养了两个儿子,这两个皇子年纪相差了七八岁。

前几年皇帝位置不稳的时候,和太上皇爆发过一场极为激烈的冲突。

就是立储。

当时皇帝想立他和皇后的嫡长子为储君入住东宫,太上皇反对,反对的理由除了乱七八糟的一些说法之外,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皇帝的嫡长子体弱。

嫡长子体弱是不争的事实,这是胎里带来的毛病,走的快了就喘,重物件拿不动,别人骑马的时候他只能坐车......但是皇帝疼爱这个长子的的心也是真的。当时本该韬光养晦的皇帝为了嫡长子能被立为储君,也是冒了很大的险和太上皇硬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