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靖康之耻后的帝姬(49)

心里虽然佩服赵寰的布置,待看到她最后停留之地,立刻怪叫起来:“你先前可是在吹嘘要回大宋!”

赵寰头也不抬,不紧不慢道:“幽云十六州,燕京等本就是大宋的土地。燕京有长城为界,辽国作为都城多年,城墙修建得不错。易守难攻。”

她没有多加解释,长城抵御是一个方面,她要抢在金人迁都燕京之前,占据此地,将金人困在寒冷的大都。

严郎中沉吟了片刻,问道:“若是金人回返,前来攻打燕京,到那时以我们的兵力,只怕无法与其一战。”

赵寰手上的木棍指向汴京,道:“这里,可以拦上一拦,或者前来驰援。”

何良不服气道:“开封府府尹早已成了金人的官,他如何给我们帮助。若是说岳将军,还有些可能。”

赵寰想到此处的开封府尹,忍不住笑了,并未多加解释。

只是,岳飞啊!

赵寰唏嘘感慨,岳飞作为一代名将,抗金英雄,对大宋忠心耿耿。

但岳飞是大宋的官,是赵构朝廷的官。

赵寰惆怅万分,道:“岳将军出兵,要得朝廷同意啊!”

何良顿时郁闷不已,岳飞要听朝廷调度安排,如果私自用兵,等同于谋反。

赵寰转念一想,道:“何先生提醒了我,可以试着写封信给岳将军,将我们这边的局势如实告知,他得到了信,说不定能争取到出兵的机会。这封信,得亲自送到他手上,还得快。”

送信的人手,又是一个问题,赵寰又犯愁了。

何良看了几眼赵寰,主动道:“我倒认识几个做买卖的人,就是在打仗时,也能在金人与大宋之间来去自如。他们虽说身份地位低下,人却很是重情重义,比赵氏……”

想到赵寰也姓赵,何良憋了下,将骂皇室的话咽了回去,“金人不讲规矩,经常拿了货物不付钱,他们早已积累了一肚皮的怨气。让他们带个信,倒不是什么难事。若二十一娘信得过,就将信交给他们吧。”

在两军打仗的时候,还能做买卖赚银子的人,赵寰哪敢轻视。何况,眼下她真没其他可用的人手。

赵寰略微沉吟,当即拍了板,一口应了:“多谢何先生,这都是你的面子情,以后我抢回了金银,定会重金酬谢。”

何良见赵寰毫不犹豫,至少一个果决是占了。对她不免高看了眼,态度稍微好了些。

接下来,赵寰与他们商议了细节,在宫门守卫换值前,赶回了宫。

不过五六日,金人就召集了近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出发,南下进攻大宋。

金兵被派去了打仗,宫里守卫减少了些,没再先前那么严。韩皎相熟的守卫换了时辰当差,整夜轮值。

天助她也,时辰正好充裕。赵寰提前早早歇息,夜里戌时末,准时睁眼醒来,摸索着衣衫穿上。

赵瑚儿与徐梨儿,邢秉懿也醒了,跟着起了身。很快,姜醉眉也来了。

严善与赵金姑裹着被褥,靠在炕头睁大眼睛看着她们,眉眼间,掩饰不住的忧虑与担忧。

赵瑚儿系紧腰带,对着两人挑眉一笑,“没事,别害怕。”

邢秉懿斜了眼赵瑚儿,眉头微皱,不放心地道:“你呀,等会可别冲动了,得听二十一娘的安排。”

赵瑚儿满脸的不服气,懒洋洋应了声是。邢秉懿见赵寰沉默着没做声,微叹了口气,并未再多话。

自从浣衣院起了变化之后,大家原本的性格逐渐突显。赵寰很欣慰看到她们这样,不再死气沉沉,每个人都变得鲜活,成为了活生生的人。

赵瑚儿冲动,热血。但她听得进去劝说,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之类。

不顾一切的拼命劲,是大宋朝廷的稀缺之物,也是完颜阿骨打能战胜辽国的关键。

这也是邢秉懿所缺乏的东西,她细心谨慎,考虑太多,有时会失之勇。

人在面对突发事情,本能的第一反应,最能体现人的本性。

她们所缺少的,不是谋,而是勇。

徐梨儿那双眼睛,亮得惊人,全身的血,仿佛都在燃烧。她此时像是一把出鞘的利剑,剑气虎啸龙吟。

赵寰看得微笑,轻拍了下她的肩膀,道:“留着点力气,等会儿再使。”

徐梨儿绷着脸,重重嗯了声,却道:“别劝我,我早就想屠光这群畜生。若是我死了,你们将我的骨头捡两根,带回去汴京埋了就成。”

“呸呸呸!”赵金姑本来默默听着,这时突然开了口,双手合十朝四方拜祭:“菩萨,她是有口无心,菩萨别听她的话,定要保佑她们平安归来!”

徐梨儿斜乜了眼赵金姑,嘴角都快拉到了地下。她嗤笑几声,忍了忍,嘲讽之话到底没说出口。

赵寰失笑,带着几人出了门。天际没了月亮,寒风吹拂,星河璀璨,弱光照耀着脚下崎岖的路。

一切刚刚好。

赵寰领着几人,顺利避开守卫,从西北角宫门出去。走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便看到了早已候在林子里的林大文他们。

“二十一娘。”林大文等人上前作揖见礼,见到姜醉眉她们,不由得打量了几眼。

赵寰曲膝还礼,介绍了他们不熟悉的徐梨儿与姜醉眉,道:“我们以后得并肩作战,大家先熟悉一下。这次,她们前来跟着练手。”

林大文忙收回了视线,彼此互相见礼完,他道:“送出来的几人都好,二十一娘尽管放心。山洞虽寒冷些,升了火,大家挤在一起也暖和,柴火吃食亦都不缺。

严郎中跟着道:“我也去号过几次脉,开了些药给她们调理旧疾,比起在浣衣院要好些了。”

赵寰颔首道谢,道:“可都安排好了?”

今晚兵分两路,一路去弄马,一路杀去金兵铸造兵器之地。

“祝荣带着严郎中他们去马场,我则跟着你去。”林大文提起了旁边的木箱子,里面装着做木工的各种用具:“我多准备了几样,你们先捡自己用得趁手的选,剩下留给我们。”

赵寰还是用锉刀,锋利又轻便。徐梨儿率先选了斧头,握在手上,挥舞得虎虎生风。

赵瑚儿与邢秉懿选了锥子,姜醉眉与徐梨儿一样,喜欢威风。她选了只榔头拿在手上,扬手朝路边的石头上,用力敲了下去。

“砰”地一声,不大的石块应声而裂。姜醉眉很满意,对着惊诧了下的林大文抬了抬眉,自得满满,道:“金贼脑袋总没石头硬,看我不敲得他们脑袋开花!”

林大文呛了下,祝荣等人则咧嘴笑了起来。赵寰随着他们笑,缓和了稍微紧张的情绪。

许山怀里一直小心翼翼抱着一个包裹,此时走上前,道:“二十一娘,用料实在不易得,我只从一座破道观寻到了些。做好之后,我没能试过,不敢保证力道。”

许山以前在汴京时,在焰火铺子做伙计,懂得做焰火爆竹。

别说金国,连以前相对富裕的辽国,火器的技术都落后至极。所有的焰火,都要从与大宋的边关互市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