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见胥烈所说跟他所想一致,心头微沉。
两人一时都没有开口,只听见地上炭盆时不时发出噼啪的声响,以及北风敲窗,呼呼如虎啸。
然后,胥烈道:“为何我姐姐会同意,先放周朝的人回来?”
俞星臣道:“自是用阁下做的交换。”
“只是如此?”
四目相对,俞星臣知道了他的意思:“你是说……晓风?”
这两个字出口,胥烈微微坐直,他目不转睛地看着俞星臣:“晓风、真的是……”
“我不能确定,只是有一个推测。”俞星臣回答:“不过既然少主也见过了晓风,那不知少主作何感想。”
胥烈一阵头晕,又忙问:“我姐姐,知道了此事?”
“是。”
“她……”胥烈盯着俞星臣,眼角微红:“她怎么样?”
俞星臣的心底又出现早上天不亮,金顶的雪峰,以及雪峰之下、雪地之中那蓝眸朦胧的女子。
他道:“皇后觉着,海纳已死。所以对此不甚相信。”
胥烈呵了声,摇摇头。
俞星臣道:“如何?”
“你没经历过,自然不知姐姐是怎么过来的。”胥烈的声音极低,幸而屋内静谧非常,“那一段时间,她伤心欲绝,不吃不喝,仿佛也已死去。在经历过那种生不如死的痛苦之后,她怎会再轻信,海纳还活着。”
俞星臣的目光从胥烈面上移开,盯着面前的火盆。
他的双脚因为靠近了火盆,又开始痒痛起来。而他的手背,也再度发了红,他只能将衣袖拉起遮住。
“我有一事不解。”俞星臣忍着那股难熬的痒痛:“少主本能够顺利回到祖王城,为何竟会在神鹿小城耽搁。”
胥烈回神:“哦……我已经说过,我为了寻找……一处宝藏。”
“是什么宝藏?”
“呵,”胥烈抿唇:“自然是珍稀之极,我一时好奇罢了。”
俞星臣瞥着他,终于点点头。
他站起身,向后退开一步,距离那火盆远了些:“少主自安。”
俞星臣转身欲向外去。
胥烈看着他凛然如竹的背影:“既然提起了神鹿小城……我也想起一件事。”
俞星臣止步。
胥烈道:“永安侯的身体一直不太好,那日她病中昏迷不醒的,一直在叫一个人的名字。”
俞星臣微微蹙眉:“哦?这个有什么必要告诉我吗?”
胥烈盯着他:“监军自然知道她叫的是谁,但……怪就怪在,她还喊了另外一个人。”
俞星臣深深吸气,回头。
胥烈似惊奇地:“我孤陋寡闻,又好奇,所以想打听打听俞监军,你可知道哪一位是永安侯口中的‘三爷’?”
俞星臣的双手陡然握紧,原本绽裂的冻疮猛地刺痛,仿佛被刀子割了一下。
胥烈喃喃:“总之我觉着,此人是对永安侯而言极重要的……毕竟,在她最无助的时候,除了薛十七,竟然还能想到此人……”
话未说完,俞星臣淡淡一笑。
这一笑似了然,又像是无所谓。
他没搭腔,也没听胥烈再说下去,只转身拂袖出了门。
叫侍从去取了冻疮膏来,把手背上又涂满了。
闻着那淡淡的松香气,俞星臣觉着自己的心也该用什么灵丹妙药,给涂上一涂。
正想请付逍众人来议事,门外罗洺匆匆进内,着急道:“俞监军,京内来了钦差。请俞监军速去接旨。”
俞星臣缓缓起身。
钦差本以为薛放跟杨仪皆都在城中,不料并不见人。
“俞监军,这……”那公公十分疑惑。
俞星臣道:“杨院监如今停棺在留县,先前战事缓和,薛督军同永安侯一并前往……”
太监“啊”了声,脸上也露出了难过之色,说道:“皇上的旨意,正跟杨院监和永安侯相关呢。”
作者有话说:
沙狐:我跳,我跳跳跳
小黎:早晚摔进坑里
黑鱼:给他挖个深的,好埋~
么么哒!感谢在2023-04-09 23:49:50~2023-04-10 14:21: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joey、ajada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029692 44瓶;4757547、Ally张10瓶;34363226 5瓶;20249026 2瓶;20222544、木木、盗号穷一辈子、miumiu 1瓶;
第516章 二更君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虽然杨登出事已经过了一段时日,但北境距离京城相隔千里,可是要走上月余的路。
只是在事发后,江公公得闻后,先命八百里加急,送了消息回京。
故而在皇帝得知此事之时,京城之中尚且并无第二人知晓。
京城,皇宫。
皇帝歪靠在龙椅上,面前摆着新打开的一份折子。
这些折奏之中,喜忧参半。
但目下对皇帝而言最重的一份,显然就是杨登之死。
皇帝看着面前那份略显惶急凌乱的奏折字迹,隐约能从中间看见杨登昔日的音容形貌。
身为九五至尊,高高在上,皇帝其实从没真正把杨登看在眼里。
但无可否认的是,那个看似不起眼的杨登,竟也曾深深地撼动过他。
第一次,是杨登因为要跟顾家结亲,自伤了手上经脉。
听闻此事,皇帝虽震惊,但他把杨登此举归结为愚蠢的行为。
明明前途无量的天才医者,居然自毁大好前程。虽则刚烈果决,但也实在是懦夫无能之举。
第二次,则是杨登在鼠疫之初,闯入了鸿胪寺陈主事府里,烧尸堵门,震动京城。
这是杨登让皇帝刮目相看的最初。
他开始觉着,这个唯唯诺诺看似老好人一样的杨登,身上确实……有一种令人不能忽视的光芒。
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了。
杨登这个人,成了奏折上最简单而沉重的一行字。
魏明在旁边看着皇帝,起初他并不知详细,听说之后,也极为震惊,有些不能接受。
杨登是个老好人,又不是那种奸诈惹人厌的,魏明还记得,杨登对皇上直言进谏,说是那什么不死药,其实未必是好的。
杨登难道丝毫都不知皇上喜欢听什么?但他还是选择了直言不讳。
就连林琅都不敢如此。
如今这样的人竟再不可得了。
皇帝长叹了声:“前两天,钦天监说什么北地将星昏暗,恐怕会有大将陨落……没想到,竟然应在了杨爱卿的身上。”
魏明跟着叹息道:“是啊皇上,皇上还为此很是担心薛小侯爷跟俞监军他们,哪能想到会如此呢。”
皇帝道:“早在他请命要北去之时,朕便问过他……没想到一语成谶了。”
当时杨登在面圣之时,皇帝问他为何要北行。杨登道:“天下医官多有短缺不济之处,但北境医药之空缺尤甚。如今北原犯我大周边界,战事一开,正是急需医药之时,臣阖家蒙受天恩,自当尽心竭力报效朝廷,以馈百姓。求皇上恩准。”
皇帝道:“你也有点年纪的人了,可知道北去路途遥远、颠簸不说,且北地贼凶寇狠,若有个什么伤损……府里高堂如何,儿女子侄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