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道:“叫长宁如何?”
王氏在嘴里来回念了两遍,拍板道:“成,就叫长宁吧,不管它什么意思长什么样,反正我听着挺好听。”
大狗笑,“我也觉着听好听,顺耳。”
瑾瑜站起身,“既然如此,那我就写上了,你们觉得写上长宁点心铺还是直接就写长宁二字?”
冬青思索片刻,道:“写长宁点心四个字吧,虽然我让爹娘经营了半年的口碑,回头客不少,但日后还会有新顾客上门,只写长宁旁人不知道你是卖什么的,也不一定有耐心歪着往里瞅。”
“好。”
瑾瑜应下,取了粗毫过来,把木板放到桌上,端详一瞬,确定四个字的位置,蘸墨挥毫。
不出片刻,“长宁点心”四个字已跃然其上,整体结构匀称美观。
李林不记仇,看瑾瑜写完,立刻抚掌称赞,“全兄好书法!当真入木三分!”
又凑近看了看,李林皱起眉头,“单看字的话这格局十分匀称,但你外边留这么宽的空白作甚?整体一看就很不美观,空白太多,字又太挤。”
说着抬头叹息,“这牌匾只怕是废了,要重新打磨一块重写,若是耽误了嫂子开张的日子,这木板就只能留着给全兄的膝盖用。”
“你懂个锤子。”
瑾瑜忍不住反驳,冬青才不会让他跪木板,而且这牌匾他还没弄完,李林就妄下定论。
瑾瑜不再理会李林,换了一支细的硬毫,在他留出来的空白处落笔。
这下不止李林好奇,冬青翠枝几人也偏头看,想看瑾瑜能弄出什么花样来。
瑾瑜在给牌匾描边,下笔很快,不多时完成一半,众人才看出瑾瑜要做什么。
待整体画完,李林目瞪口呆,明明只是平整的木板写上字描上画,看着却跟浮雕牌匾一般,中间的字和边上的花纹好似是凸出来的。
“这……这这这全兄你方才拿的是笔还是刀?”
说着,不禁想伸手去触碰牌匾,摸摸看是不是真的凸出来了。
却被瑾瑜一巴掌打回去,“别碰!墨迹没干,碰花了你要给我重新补一个。”
吓得李林赶紧抓紧自己的手,怕自己控制不住好奇心,真把它给摸花了。
虽然他迄今为止作了不少画作,画技也不算差,但要让他像瑾瑜这样画出来,还真是难为他了。
冬青心下震撼,她有幸见过瑾瑜给她画的画像,如今还藏在贴身的荷包里,但没想到瑾瑜用笔能画出浮雕的效果来。
瑾瑜看着众人见鬼一般的神情,有些好笑,他不过是突发奇想画一下立体画,营造一种视觉误差,让人误以为那是凸出来的。
大狗揉了揉眼睛再看,还是一种效果,感叹道:“这……简直太神奇了!”
冬青觉得自家丈夫就是能干,她只花了一块木板的钱,却得到一块浮雕的匾。
第二天墨迹干去后,李林趁着别人不注意,把牌匾从头到脚摸了一遍。
摸上去确实是平的,并没有凸起的手感,又摸又看看了半晌,李林终于找到了些许这画的窍门,决定改天自己也试试。
冬青叫上小圆打下手,她跟翠枝大狗和李老汉夫妇做点心。
明日铺子要开张,销量肯定是摆摊的好几个倍数,除了那些她跟着宫廷点心师学的点心,冬青又多做了几种世面上常见的点心,争取把柜台摆满,且全部卖出去。
现在是腊月,天气寒冷,就算明日剩下一些,也能再摆放几天,自然是做得越多越好。
瑾瑜带了李林把牌匾挂在门上,扯几尺红布盖住,开张时,燃了鞭炮再拉开红布。
开张这日,城里认识的左邻右舍听说此事,都陆陆续续去捧场。
冬青听取了瑾瑜的建议,开张前三日无论买什么点心,买够五斤就多送一块,以此叠加,上不封顶。
瑾瑜看李林嘴巴闲不住,就把他推去门口吆喝,吆喝内容是开业大酬宾,先尝再买,多买多送上不封顶。
贪图便宜的人不少,很多人听了吆喝都进店转一圈,多多少少买着一些走。
开张前三日因为有赠送活动,店里随时人满为患,李言卿和陈君然自发的帮忙看铺子称点心,瑾瑜还从学院里叫两个相对交好的同窗来搭手。
前面有人看店,他也好跟着翠枝她们马不停蹄的做点心,以免跟不上出售速度。
冬青瑾瑜和李林要看顾挑花刺绣的生意,不能时常兼顾点心铺子。
过了这三日,客流量应该就会少一些,到时一人在前面守店足矣,旁的几人就能做点心供着出售。
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众人一直笑容满面,忙就代表生意好,生意好就有钱!
前三天除了成本和赠送出去的点心,赚了一百多两银子。
翠枝看着银子,笑得停不下来,“瑾瑜你这法子贼好,有些人为了多送的那一块点心,一次买十几二十斤。”
赠送按块来算,很少有人要豌豆黄等小块的点心,都奔着看上去大块又好看的枣泥酥去。
翠枝一开始还觉得划不来,结果算下来还是赚了不少。
冬青松口气,只要生意好就成,日后没了赠送活动,但是这三天很多人冲着送东西买了她们家点心,就知道她们家点心味道有多好,不愁没有回头客。
日后哪怕生意比这三日差些,每日净赚应该也不会低于十多两的。
想着再是半个多月就要去晋安,一去至少半年,冬青觉得有些不舍,现在就絮絮叨叨与翠枝说着各种事。
“嫂子,我们走了以后,记得不要为了赚钱偷工减料,爹娘好不容易累积起来的口碑,下滑的话不利于长远考虑。”
翠枝握住冬青的手,“嫂子知道,你们安心去,这里的生意我会领着大狗好好看顾,等瑾瑜金榜题名归来。”
瑾瑜看二人感伤的模样,上前揽住冬青的肩,“乖,又不是一去不回,而且还有半个多月,我们要过了年才走,现在就开始伤春悲秋,太早了些。”
王氏搭话,道:“是啊,你们可是要干大事的,那话怎么说来着?唉娘想不起来,大约就是先苦后甜之类,待瑾瑜当了大官,怎么着都行。”
翠枝点头,却又想起一茬,道:“你们走了,我和大狗爹娘要顾着点心铺子,不抓紧做不出那么多点心来,谁做账本谁给乡亲们做饭吃?”
冬青道:“这事我考虑过了,我已经让李言卿给李员外书信一封,让他拨两个仆妇过来帮忙做饭,我会把小圆留下来,代我看顾挑花刺绣的生意,剩下这半个月,我会把各种事宜交给她。”
冬青并未跟小圆说过此事,这时小圆听到冬青的话,急道:“我说过要伺候姑娘的,怎么能留在此处,而让姑娘独自长途跋涉?”
冬青转脸看着小圆,笑道:“谁说我是独身一人,瑾郎会一直在我身侧,我曾是婢女,自己能照顾自己,当下重要的,是赚钱,你留在这里,好好登记账面,将我该分得的钱好生收着,等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