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477)+番外

作者: 满汀洲 阅读记录

这锅太大,胤祉根本抱不下。

只气急败坏地挥袖:“瞧你这话说的,爷只是关心皇阿玛,何来越俎代庖之事?爷知道老四你历任多部,颇有些官威。但爷好歹是你兄长,你再怎么也得有点对兄长的尊重吧?开口闭口指责,你的规矩呢?”

“他年纪小不够格,那朕呢?”

在门外已经听了许久的康熙轻咳,悠悠问了这么一句。

吓得胤祉双眼圆睁,扑通跪下:“皇阿玛别误会,儿子绝没有这个意思。儿子只是关心您,担心您被二嫂的噩耗刺激。所以这才……便是谎言,也是善意的谎言啊,皇阿玛!”

康熙挑眉,无可无不可地哦了一声:“如此,朕还要谢谢诚亲王的体贴孝顺咯?”

这话胤祉哪里还敢接啊?

虽然他确实这么认为。

但康熙冷笑:“得了吧,快收收你这所谓的体贴孝顺、善意谎言吧!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朕这儿玩什么聊斋呢?”

“不就是怕瓜尔佳氏遗言为胤礽说话,让朕心怀恻隐,将胤礽放出来甚至复立为皇太子吗?呵呵,可真是讽刺呀!当年胤礽被一废的时候,你这个太子党为了给他洗刷罪名,甚至不惜构陷老大,冤他使喇嘛魇镇胤礽。让朕以为你是个好的,太子复立后,把你也封为了诚亲王。”

“二废太子的时候,可就不见你再为他说半句好话了。如今,更是连瓜尔佳氏的临别遗言都要拦一拦,生怕胤礽能死灰复燃。前后反差如此之大,是你们兄弟情变了,还是说当太子党虽然好,但当太子更好呢?”

这问话一出,差点把胤祉心跳吓停。

连忙又哭又跪又磕头,咬死了自己只是关心皇父罢了:“没有啊,儿子绝没有此心,皇阿玛万万明鉴啊!只是自从皇玛嬷身体违和,您就不顾自己年老体衰,衣不解带地照顾着,以至于自己也身染沉疴。做儿子的自然万般焦虑,恨不得以身相替,更不愿您有丝毫不妥啊!”

可惜,康熙虽老但还没糊涂,一眼就瞧明白他包裹在孝道外衣之下的小心思。

并对此表示不屑。

他如今老迈,储位悬而未决,底下的皇子们有些想法不足为奇。毕竟人活一世,若有机会让别人称臣,又如何甘心跪地口称奴才呢?

当年汗阿玛临终之时,问他们几兄弟将来意欲何为,他也说愿效法皇阿玛。

只是老有贼心无贼胆,更无与之相匹配的能力。

与老四一比,本就相形见绌。

现如今,事情都已经这样,他竟然还连个承认的勇气都没有。大清江山,祖宗鸿业,如何能托付到此等人手上?

康熙眉眼间一闪而过的厌烦与失望让胤禛明白,老这回算是彻底失去机会了。

没有被当场从亲王削成光头阿哥,都因为他虽有私心但到底没造成太严重的后果,也因为要掣肘他这个雍亲王。

至于别的,应该是不会有了。

可事实上,康熙比胤禛想的反应还大,次日就宣布不用胤祉入侍,把人罚回去抄孝经了。

第233章 诸子比较算算时间,十四这会子赶过去……

消息陡一传出,可把胤禔给高兴坏了:“该!爷就知道那个表面仁义道德,实则下流无耻的玩意儿讨不了好去!还想当太子,呵呵,就他也配?”

“皇阿玛英明啊!终于看出那狗老三的道貌岸然了。孝经,嘿嘿。可惜啊,如今皇玛嬷百日才过没多久,皇阿玛身体也不好,咸安宫那边又有了新丧。爷就算是再怎么乐呵,也不好大吵大嚷。否则的话非雇戏班子唱几天,买几车鞭炮。再往诚亲王府走走,与狗老三边喝边聊。问问他到底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怎么就一把年纪还被皇阿玛罚着抄孝经了呢。”

在人家伤口上撒盐,这得恨到什么程度啊?

伊尔根觉罗氏摇头,觉得自家这位爷也是有点笋在身上的。

可谁让前头老三为废太子洗白心切,试图坑害他们府上呢?要不是他们夫妻谨慎,早早找到了镇物并加以毁坏,如今怕也一家子都被圈禁着呢。

因此之仇,伊尔根觉罗氏也特别瞧不上胤祉。

但如此风口浪尖时候,保全自己才是最要紧。为防胤禔逞一时口舌之快,又把全家都坑了。伊尔根觉罗氏赶紧耳提面命:“爷既然知道这时机不对,就千万莫轻举妄动。免得皇阿玛误会,以为你跟咸安宫那位积怨太深,以至于人家晚年丧妻深深悲痛,你却跟这儿手舞足蹈,特别幸灾乐祸。”

虽然因为矾书案,皇上彻底绝了再复立太子的心思。

可再怎么样,那也是皇上曾倾尽心血培养大半辈子的太子。期许非比寻常,父子感情也非比寻常。就算如今,皇上为了巩固皇权、为了社稷天下而忍痛废之。

那位在他心里也依然是个特别的存在。

许他谩骂,不许旁人践踏。

老八只是有心,还没主动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呢,就被折腾到□□。

那位鞭挞王公大臣,截流蒙古贡品,插手江南科场。窥伺帝踪、帐殿夜警,还结党营私。搞出那托合齐会饮案、矾书案……

坑了多少人,又让皇父伤了多大心?

如今也还是稳稳当当待在咸安宫,虽不得自由,但仍旧有一个皇子该有的待遇。甚至于每年小选时,皇上还会赐两个美人过去呢。

生怕委屈着。

今年正月里,还又添了十三女呢!

提及这个,胤禔就不由狠狠皱眉,想起那个至今让他还心有余悸的梦。若非他及时醒悟,早早抽身。那,如今应该也过着跟胤礽差不多的日子吧?

咳咳。

或者,还没有人家好。毕竟从小到大,他这个长子就一直比不过人家那个嫡字。

胤禔唏嘘,康熙也颇有几分怅惘。

虽说当初立还在襁褓中的胤礽为太子是迫于时势,不得已而为之。但那毕竟是原配嫡妻拼了命给他生下的嫡子,出生即丧母,可怜又可爱。

让他疼惜之余,也尽心教养。恨不得太子相关之事,事事亲力亲为。年幼出花,正值朝廷与三藩打得如火如荼时候,他都罢朝许久,亲自护持。

更精挑细选,择了瓜尔佳氏为东宫太子妃,并派人仔细教导。就盼着小夫妻琴瑟和鸣,日后承托起大清江山来,结果……

康熙长叹,看着那封沾满了泪渍的绝笔手书。

其中写尽这么多年来,自己蒙皇恩浩荡嫁入东宫。却无才无德,不能如皇上所愿襄助太子,规劝太子,只能瞧着他在谬误之路上越走越远的心酸无奈。

又说自己一病不起,自知时日无多。唯放不下爱女,含泪泣拜,恳请皇阿玛为其择一佳婿。

舐犊情深,至死不忘。

轻易勾动康熙心绪,让他想起太后临终之前,他脚面浮肿,无法前行。只能用手帕裹了,坐在软舆里奔宁寿宫,艰难拜见。

皇额娘形容枯槁,如风中烛火。却还勉力抬手,遮住窗外斑驳阳光,想要再细瞧瞧他,眉眼间满是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