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小起,王叔父就跟他说过。每遇大事要静气。
而且,如果之前他对这结果信三分的话,那么这会儿他娘亲问起这事,他反而有些疑惑了,这钦差尚未露面。这结果就传的纷纷扬扬的,怎么都不是正常的事情,这时候更要静气,局事不明时亦静观。
“真没这回事?”安方氏仍是一脸有些担心的问。
“到少书院没有接到通知,钦差也未露面,这消息就做不得准。”安修之道。
“这就好,这就好。吓死娘了。”安方氏拍拍胸脯。
不过,她心里终是不安定,想着找个空,带着巧姐去阮家问问。虽说阮夫人这些日子淡了些,但阮秀那丫头对她们还是一如既往的。
如此,一夜无话。
而因着裁缝铺的事情。这个所谓学子上书的处理结果就纷纷扬扬的传开了。
就是青石巷的杂货铺门口,这些传言也流传开,一个个也免不得背后打探着王家人的心思。
不过,王家人淡定的很。
只要人没事,没功名就没功名。这种情况是当初王爹预计的最坏的情况,当时王爹也跟刘氏商量过的,王家当初那种情况都挺过来了,何况现在,别的不说,至少王继善身体建康。
“你爹去书院时告诫过的,别理这些个闲言碎语的,咱们该怎么就怎么,过自家的日子。”每遇大事的时候,刘氏还是很能撑的住的。
“娘,放心,爹不会有事的。”阿黛坐在井台边道,她每日要去书院拿老爹换洗下来的衣服,也查看过老爹的脉相,肝部清轻,并无任何不好的迹象。
听得阿黛这一说,刘氏尽管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但也松了口气,不管如何,这丫头说的话还是有些准的。
入夜。
细细的雨声入得梦来,钱塘门口的官道上,也就是晨雾将将起时,几辆马车,并着几十个家丁出发了。
晨风卷起车帘,阿黛看到从车里探出来的脸,是阮秀!
而此时,书院内,赵昱仍然在灯下苦读,灯影绰绰,一边自家老爹还在细细的讲解着。
清晨,阿黛自梦里醒来,便想着梦里所见,阮秀这是要回京了?她为什么突然回京?当然了,她回不回京自不干阿黛的事情,只是,显然的阮秀这时回京应该是放弃了安修之。
也是,虽然在阿黛看来,传言并不靠谱,但安修之今年却也是不可能中举了,如此,就算要中,也得三年后,而阮秀怕是等不得安修之三年。
“啊!”这时,阿靛从隔壁床上猛的坐了起来,把阿黛吓了一跳:“怎么了?”阿黛关心的问。
“做恶梦了?”阿靛甩甩头道,头有些疼。
“做什么恶梦?”阿黛问,气机飞扬之间,能让人神清气爽,王靛觉得头疼一下子好了不少。
“不记得了,迷迷糊糊的好象安婶子上咱家来闹事了。”王靛道。
“咱家都跟她家不靠边了,她上咱家来闹什么事情?”阿黛追问道,心里却隐隐有不好的感觉。
“这梦里的事情谁晓得,估计是叫公主的事情给闹的。”王靛挥挥手,一个恶梦,做得人筋疲力尽。
瞧着二姐神色不对,阿黛便伸了手:“二姐,我给你把个脉看看。”
第九十二章 凡事预则立
把着王靛的脉,阿黛的脸色沉了下来,孤绝之脉,怎么会这样?
“怎么了?”王靛看到三妹的脸色不好,便问道。
“没什么,就是有些伤风了,一会儿我去药堂抓帖药,你喝了就没事。”阿黛回道,相格来说是孤绝之相,但从身体来看却是受了风。
不过,身体的健康于否同样也影响命格,一个健康的身体相对来说会有一个好命格。
“嗯,我这两天是觉得不太舒服。”王靛皱着眉道。
之后,吃过早饭,阿黛人便去了药堂,药堂这段时间比较闲,阿黛抓了药,请了假便又往回走。
夏天,一大早的天气就很闷热,唯有青石巷,因为两头通风,甚是凉爽,再加上杂货铺门口的大树如荫,因此,几个正吃早饭的邻里便端着碗坐在杂货铺门口闲聊。
树上的鸟儿也叽叽喳喳的好不不热闹。
“别说,安家的大郎倒算一个有担当的。”杂货铺的老板娘道。
“什么有担当啊?”端着碗的人好奇问。
“还不是当初安王两家的亲事,你们没听说啊,虽然王家二丫头因为京城公子的事情坏了名声,王家自动退亲,可安大郎不是那无情无义之辈,他扬言,王家二丫头一日不定亲,他便一日不说亲。”杂货铺的老板娘说的口沫横飞。
“安大郎真这么说?”这时许娇容正好路过,便停了下来问。
“有这样传言,想来是空穴不来风。”杂货铺老板娘道。
“倒是个有情有义的,当初王家破落,安家富贵时,那安方氏对王家二丫头可是有些瞧不上的。到得后来安家出事了。王家虽然破落,可安家当年孤儿寡母的,安大海留下的那些事情若不是王成帮着跑,安家现在还不晓得是个什么情况呢?更何况。安修之自六岁起便日日来王家,他那点学问还不全是王爹手把手教出来的。当初,王家因着阿靛的名声有污,主动退亲,可那名声的事情也不过捕风捉影的东西,没想到安方氏还真就答应了,真是有些黑了良心。”许娇容本就是个泼辣的,无所顾忌,直接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许王两家是邻居,两家的事情谁不清楚啊。
虽然当初看王家笑话的不少。但为王家打抱不平的也不少。
“嗯,就是,所以我才说安家大郎还算是个有担当的。”杂货铺的老板娘道。
“倒底是王继善教出来的。”王老爹是个老好人,平日邻里但凡有事只要一张口,便没有不应的。便是现在做了训导,哪家小子开蒙,但有不懂的,去问他没有不尽心教导的,便是以前那些笑话王继善的,如今都为当初自己说王家的闲话脸红。
“对了,说到京城公子。我倒是想起来了,百草堂白素贞那个叫小青的妹子,你们说象不象当初的京城公子?”这时,有一个小嫂子端着饭碗道。
当初京城公子风流人物,这位小嫂子也被人家拉着去看过的,见过那京城公子。前些日子去百草堂抓药,见到小青,便狐疑上了。
“哎呀,你不说我倒是没想起来,你这一说还真是像的很。”一个婶娘之前也去百草堂抓过药。这时拍着额头道,当初她正好有待嫁女,也是愉愉的去相过那京城书生的。
说到抓药,这边离庆安堂近,再加上王家几代行医都很有规矩。
因此,这一片但凡看病或抓药都在庆安堂,也就是最近一段时间,先是因着元四娘的事情,后又因着赵纨绔死而复活,这两起事情,第一起可以说百草堂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而第二起,百草堂却败的很冤,毕竟当时赵纨绔确实是死了,而今活过来的是赵拓,但别人不管这些,只知道人明明只是假死,百草堂的宋大夫居然看不出来,差一点弄假成真,最后反倒是被庆安堂的一个学徒给看出来的,由此,大体上,大家便得出一个结论,百草堂的医术比不上庆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