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阿黛(308)

前段时间皇帝几次发病,靖王侍疾,便趁着机会看到了当时尚未封卷的试题,这才有整个计划。

“拟题的有那么多人,试题泄漏又怎么能推到王爷身上?参予拟题的都是朝中栋梁,没有证据,皇帝是不好派人查的,若不然,岂不要弄个满城风雨。”这时,高大人道。

“嗯,高大人说的在理。”一边清泉真人微闭着眼睛点头。

靖王也是眼睛一亮:“而且若真是要硬查下去,三弟可是要把人得罪光了。”

可不是嘛,能参予拟题的官员那起码都是翰林院大学士,三弟把他们得罪光了,这些人自然会站在靖王这一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对了,那个齐三不能留。”靖王这时沉着脸道。因为整个事件中,齐三是唯一的证据。

“王爷放心,这个人活不了了。”高老爷子道,会试出事的事情他已经告诉了刀疤,刀疤应该知道要怎么做。

就在这时,一个小道童急匆匆的进来:“高二公子来了。要见高大人。”

“王爷,国师,老夫出去一下。”高大人立刻起身冲着靖王同国师道。

靖王和国师做了个请便的手势,高大人便跟着小道童出了门。

门外,高二公子走来走去的,见到高大人出来,连忙上前:“爹。不好了。刚才刀疤送来消息,齐三被杨三郎的人带走了。”

“该死,你赶快回去。安置好刀疤,千万不能让他再露面了。”一听高二这话,高老爷子心里也是咯噔一下,齐三出事还不要紧。刀疤可不能出事,刀疤要一出事。那他高家就要被牵连出来了。

“我知道了。”高二连忙回去。

高大人又回了屋。

靖王一听齐三落到了杨三郎的手里,脸色也变了,这下子有了口子,事情岂不就要越扯越大?

丹房里一时静默。

“这说不定并不是坏事。”这时。国师清泉真人突然道。

“还请国师赐教。”高老爷施礼道。

“你们想,跟齐三来往的只有一个刀疤,康王从齐三入手也只能找到刀疤。可刀疤是已死的人,他还要往哪里找?这是个死胡同。等到朝堂叫这事情弄的人人自危的时候。我便出来证明只是厉鬼闹事,到那时,还能得几分人情。”国师清泉真人道。

“国师真是高人啊。”靖王一拍茶几,一脸兴奋,如此说来,这件事虽然不能按预计的计划走,但也未必就是坏事情,倒是让靖王松了一口气。

“王爷,咱们捐些香油钱就回去了,闭门家中,静看朝堂风云。”高老爷冲着靖王道。

“岳父请。”靖王也是一派轻松。

……

恭王府,傍晚,春风微凉。

阿黛好不容易劝了自家二姐平静下来,然后送了二姐回去,回到府里,赵昱还没有回来,可她这心也总是有些不定,不晓得经过二姐夫等人这么一闹,事情会有个怎么样的走向?

这时,赵昱带着长春匆匆的回来了。

“怎么样?”阿黛迎了上去问道。

“皇帝下令了,参加科考的士子现在还一律关在贡院,暂时不得离开。”赵昱道。

阿黛点头,这在预料之中。

“不过,三郎抓住齐三了。”说到这里,赵昱脸色有些怪异:“你猜齐三招出给他试题,给他银子的人是谁?”

“是谁?”阿黛好奇的问。

“刀疤!!!”赵昱一字一顿的道。

“刀疤?”阿黛两眼也不由的一瞪:“他不是已经斩首了吗?”

“是啊,我也奇怪,可跟据齐三的描述,那人就是刀疤,我还把刀疤的画像给他看过,齐三认出就是一个人。”

听着赵昱这话,阿黛也是沉默了,心神一动之间,阿黛道:“那会不会是刀疤没死?”

“没死?那被杀头的是谁?那可是验明正身才押上法场。”赵昱道。

阿黛也沉默了,这些都是朝廷有记录在案的,没有直接的证据,不是随便一个推测就能推翻的。

事情似乎走进了死胡同。

没有证据还不能乱查,毕竟科举大案牵涉到的都是朝中重臣。

而对于这次会试之事,整个朝堂也一片静默,于事件有关的人,比如聂大人等人身陷事件本事,自不好有什么举动。而无关之人却不想无端的同这种事牵连。

本以为会在京城掀起一翻腥风血雨的事件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两天后,皇帝宣布这次科举之事是厉鬼做祟,整个事件似乎就这么暂时揭过了,朝堂上下以及参加科举的士子也都松了一口气。

五日后,重新拟题,重开会试。

“厉鬼之事是据说是国师做法得知的,再加上齐三招认出的刀疤确实已死,这事情就这么定下了。”恭王府后院的小屋,桃花已经开了,井台边也长着青青的碧草。

赵昱没事的时候喜欢带着阿黛在这里小坐。

阿黛轻抿着茶,长长一叹。

这样处理,不能说皇帝糊涂,也不能说康王不做为,只能说对手高明。整个事件的线索在刀疤这里进入了死胡同里,没有新的证据,这事情就没法查。没有证据硬查的话,整个朝堂,以及参加会试士子都将一团乱,到那时,人人不得安宁,事情会更乱的不可收拾,反而会引火烧身。

第二百二十九章 林小虎

泄题事件虽然皇帝已经下了结论,是厉鬼作祟。大家表面上也接受了这个理由。但暗地里,各方还是会有调查的。

这之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不多言。

二月初八,草长茑飞,重开会试。

京城所有人的目光又聚集到会试上了,一些相关的人那人的心也免不得又揪了起来,生怕会试再出个什么纰漏。

好在,三天会试,平安结束。

这次恩科总算顺利完成,只等最后开榜。相关人等都不免长松了一口气。

十日后,开榜。

自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夫人,大喜,安爷高中了头名。”

一大早的,王家那边的下人就一脸喜笑颜开的报喜。

开榜之时的头名还不是状元,得等到金殿之上由皇帝亲点。

虽然早有预料,但阿黛还是挺高兴的,折腾来折腾去的,总算没有把安修之这个状元给折腾掉,于是让人赏了红包,报喜的人喜滋滋的回去了。

当然,赵珽的落榜也在意料之中,虽有些遗憾,但也没什么太多的在意。

章氏也把家里一干事物交给了赵珽,然后带着人马去了钱塘。

三日后,安修之在金殿上被点了状元,宁采臣和颜生也在二甲里面,这一次会试,钱塘县可谓出足的风头。

而随着安修之被点状元,宁采臣和颜生等一干钱塘士子上榜,渐渐的朝中便有了风声,为于老先生谋复起。

今日是王成为安修之贺状元之喜,阿黛同赵昱自也要到场相贺,只是席间。阿黛不止一次的听自家二姐问起于老先生起复之事。

阿黛不免的皱了眉头,总觉得时机未到。

上一篇: [古穿今]契约影后 下一篇: 八零小甜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