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儿笑了笑,没有言语,继续迈步走去。小翠紧走了两步跟了上来,嗫嚅地说道:
“公子,我们还去哪里?”
“随便走走。”
二人正行走间,却看到三三两两的文士或低语,或浅笑,或洒脱,或飞扬……,却是朝着一个方向行去。马可儿心中好奇,便伸手拦住一个书生问道:
“请问这位仁兄,你们这是前往那里,为什么这么多的书生都往一个方向去?”
那位书生看到马可儿也是文士的打扮,便客气的说道:
“今天桃园居士在桃花园举办踏青大会,所以临安城内的读书之人大半都前往相聚,仁兄何不同往?”
“好!好!同往,同往!”
马可儿略一寻思,左右无事,便欣然前往。边走边互通了姓名,马可儿拦住的那位书生名叫梁文泰,其他二人分别是张仲举和王尚文。马可儿装着随意地问道:
“兄台,听说那信王也举办了一个诗会,临安城的文士没去那里吗?”
“切!那是那些二世祖们消遣的地方,他们懂诗吗?”梁文泰的脸上明显地现出不屑。
马可儿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桃园居士应该是一个仕途不得意之人,但是在民间应该有着很高的号召力。所以他举办的诗会,前往赴会的也都是一些不得意之人,但是文士千万,得意者几人,所以前往桃园居士的踏青大会倒是有很多人。
边走边聊,于不知不觉中已来到桃园门口,几人刚要举步进入,却不防从左边走过来五人。其中四人将中间一人围在中间,与马可儿几人正好同时到达了门口,同时想要举步进入桃园。
马可儿举目望去,只见那四人中间的是一个青年,容貌俊朗,不怒自威。周围的四人看似他的护卫,怒目地瞪了马可儿等人一眼,护卫着中间那个书生走进了桃园。梁文泰立时大怒,就要上前理论,马可儿抬手虚拦,笑着说道:
“兄台何必生气,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又不差这一点儿时间。”
梁文泰狠狠地一甩袍袖,恨恨地说道:“装什么样子!还带着护卫,好像多么了不起似的!有那个身价,去参加信王的诗会,跑这里来干什么?”
马可儿闻言心中轻笑,心道:“这梁文泰表面上不屑信王那些纨绔子弟,心中还是羡慕啊!”
马可儿也不点破,只是笑笑,随着大家走进了桃园。
果然不愧桃园之名,满园尽是业已盛开的桃树,让人嗅到了春天的气息。马可儿只觉胸臆之间充满了生气,心情大好。
因为桃园之内已经来了很多文士,一进入桃园,梁文泰就忙着和其他认识的人打招呼,马可儿此时也不想去打扰他们,更不想被人打扰,便施施然地带着小红穿行于桃树之间。
逛至半途,却遇见刚才门口带着四个护卫的那个文士,马可儿洒然一笑,就要离去。却不料那文士开口相唤:
“这位仁兄,请留步。”
马可儿站定身形,回首相望。那青年文士缓步上前,拱手说道:
“这位仁兄,可否同游?”
马可儿此时正陶醉于自然之间,心胸放于天地,就连自己的太极神功此时都契入了自然,如何肯与之同游,破坏了自己的心境。便洒然地摇了摇头,飘然而去。
那青年文士目露赞赏和遗憾,其周围的四个护卫却眼露不忿,跃跃欲试。青年文士折扇轻摇,阻住四人,淡淡地说道:
“我们走吧!”
“是王爷!”四人恭谨地应道。
青年文士微微皱眉,轻声说道:“告诉过你们在外面不要叫我王爷,要叫我公子!”
“是,公子!”四个护卫的神色更加地恭谨。
马可儿此时的精神已经完全放飞于天地之间,意识中一片空灵,五感分外地清晰起来。虽然已经离开了那位青年文士,但是那青年文士和四个护卫的话却一字不漏地纳入了耳中。
“王爷?”马可儿心中一愣,心中掠过一丝犹疑:“现今如此年轻的王爷应该只有两人,一个是自己已经见过的信王赵孟关,另一个就是未来的皇帝宋度宗,现今的忠王赵禥,难道此人是赵禥?”
马可儿回眸一望,却见那赵禥已转过身形,在四个护卫的守护下,渐行渐远,挺拔的背影如苍松翠柏,龙行虎步消失在马可儿的视野。
*
收藏我所欲也,票票亦我所欲也,二者可兼得,只要您大方一点。
第一卷 凤声鹊起 第五十四章 笔来
马可儿心中微起波澜,瞬间又平静下来,整个心情又放飞于天地之间。不知过了多久,马可儿悠悠醒来,只觉神清气爽,心境有了很大的提高。侧耳倾听,桃园深处有人声,挥挥袍袖,洒然前往。
近前,原来是踏青大会达到高潮,各种诗词你来我往。马可儿倾听,细品,心中大失所望。只倾听这一会儿,便有十数首诗词吟出,却皆是赏花咏柳,无非华丽词语之堆砌,全无男儿铮铮铁骨,铁马金戈。好似北方巨狼不在,天下尽皆南宋之花园,让马可儿这一女儿身,对其可笑可叹!正心绪难平之时,闻听一硬朗之声传来:
“兄台!”
马可儿转首望去,却正是那乔装打扮微服前来的忠王赵禥,见到马可儿微皱着双眉,不解地上前问道:
“兄台可是不喜这些诗作?”
“赏花咏柳,靡靡之音,何喜之有?”马可儿脱口而出。
不料话一出口,却激怒了无数文士,个个顺声望来,怒目而视。只见一老者排众而来,白净面皮,三绺长髯,三份飘逸中却带七分俗气。行至马可儿身前,手捋长髯,脸上微现傲然之色,淡淡地说道:
“老朽桃源居士,不知小友尊姓大名?”
“马可!”
马可儿神情淡淡,心中极其讨厌这种假清高之人。桃园居士见到马可儿淡淡神情,脸色突现微怒,但瞬即隐去不见,语气淡淡地说道:
“刚才闻马小友高论,不知可否为我等赋诗一首?也好让我们见识一下马小友的风骨!”
“好!”
马可儿答应地斩钉截铁,一颗女儿心,此时却生出铮铮铁骨意。早在信王赵孟关的诗会上,起初为了应付董平高,已在梦儿空间内翻阅了无数明清诗词。其中明朝一代忠烈张煌言的一首《满江红怀岳忠武》,让马可儿心潮澎湃。此时听得桃源居士相邀,不禁豪气顿生,大步走至中间桌前,大呼一声:
“笔来!”
早有一书童递上一上品狼毫,马可儿饱蘸浓墨,边写边吟:
“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
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
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
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