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鬼面将军宠娇娘(55)+番外

听到霍远行的夸奖,宁如玉微微愣了愣,她想他那么冷淡的人,会说出这样的话真是叫人意外。

“以后总会有机会的。”宁如玉微微一笑,心想她和他是景宣帝赐婚,她是必须要嫁给他的,以后还有很多很长的日子,总是会有机会给他做饭食吃的。

霍远行似乎也想到了这一点,看了她一眼,道:“辛苦你了。”

宁如玉偏头看他,也不知他说的辛苦究竟指的是什么。霍远行也没有解释。宁如玉也没有再问。两个人就这么一路走了下去。

不一会儿到了府门口,宁如玉目送霍远行上了马,霍远行朝她道了一声告辞,宁如玉回了一句路上平安,霍远行颔首受了,一夹马腹,飞快地就离开了。

宁如玉回转回去,想去桂香苑看看喝醉酒的宁庆安,刚走到桂香苑门口,有丫鬟上前来道:“二夫人已经伺候二老爷歇下了,二夫人说四姑娘也累了一天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我爹没事儿吧。”宁如玉看了一眼正屋的方向问。

丫鬟道:“没事儿,已经喝了醒酒汤了,四姑娘不必担心。”

“那好吧,你记得转告我娘,我就回去了,明日再过来请安。”

“奴婢醒得。”丫鬟恭敬地道。宁如玉再抬头看了一眼正屋的方向,心知不便再打扰就回去了。

内室里,徐氏坐在床边拿了帕子给宁庆安擦脸,宁庆安喝了酒有些迷糊,嘴里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说啥。徐氏俯下身问他说的什么,他也只是掀开眼皮看了徐氏一眼,低低地唤了一声幼娘。

徐氏看着宁庆安的模样好笑地摇了摇头,给他擦完了手脸就要起身,却被宁庆安一把抓住了手腕,手上一用力就将她拉了回去,随后一个翻身就将她压在了身下……

夜色已深,春意却很浓。

霍远行骑马回到武安侯府,下了马,把缰绳丢给门前的小厮,大步进了府,往正院崇安堂方向而去。

刚走到崇安堂门口,就瞧见一个穿着绿衣裳的姑娘带着丫鬟提着食盒站在门口跟陈嬷嬷在说话,绿衣姑娘缠着陈嬷嬷问:“嬷嬷,侯爷什么时候能回来?”

陈嬷嬷明显被缠得有些不耐烦,随便应付道:“唐二姑娘,你先回去吧,奴婢也不知道侯爷什么时候能回来。”

“可他都出去这么久了怎么还不回来?”唐二姑娘唐玲有些着急地道。

“那也不是我一个做奴婢能知道的事啊。”陈嬷嬷真想对她翻白眼,要不是顾及着她是二夫人唐氏的娘家侄女儿,二夫人唐氏又亲手把霍远行养大,对霍远行有恩,她早就让人把眼前这个唐二姑娘撵出去了,追侯爷都追到崇安堂门口来了,还真是不要脸不知羞耻,也不知道唐家是怎么教她的!

不管唐玲怎么说好话讨好陈嬷嬷,陈嬷嬷都油盐不进,唐玲对她恨得牙痒痒又无可奈何,最后一脸的失望地撇了撇嘴,心有不甘地转身离去。

还没走出两步,唐玲一抬眼就看见霍远行站在前面不远处,刚才还满是失望的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提着裙摆欢喜地跑了上去,径直跑到霍远行面前,伸手想去拉霍远行的袖子,“明宗哥哥,你回来啦,我等你好久了……”

明宗是霍远行的字。

霍远行不着痕迹地往旁边一让,避开唐玲伸过来的手,让她抓了一个空,唐玲心有不甘,又想伸手去拉,霍远行却已经看也不看她一眼大步往前走了,直接把她晾在了一边。

唐玲捏了捏抓空的手,双眸里闪过一丝愠怒,盯着霍远行的背影咬了咬牙,又不死心地追上去,“明宗哥哥,你等等我啊……”

作者有话要说:宁如玉笑问:吃那么多腻不腻?

霍远行冷笑:你说呢?

PS:虽然我每天中午都说要吃啥吃啥,但是我真的只负责吃,不负责做,吃单位食堂^_^

☆、第036章

霍远行根本不理会唐玲, 大步往前走, 唐玲一直追在后面, 满脸笑意讨好道:“我亲手做了甜汤, 花了好长的时间, 明宗哥哥喝一碗吧。”

“陈嬷嬷。”霍远行已经到了院子门口, 一个箭步就跨进门去, 头也不回地道:“没有我的允许,谁都不准进崇安堂。”

“是。”陈嬷嬷飞快地答应一声, 目送霍远行进了院子,回头板着脸跟唐玲道:“唐二姑娘请回吧。”

“可是我亲手做的甜汤……”唐玲依旧不死心, 眼巴巴地望向已经进了院子的霍远行, 见他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书房门口。

陈嬷嬷瞟了一眼丫鬟手中提着的食盒, 对她暗地里打的主意心知肚明, 扯了扯嘴角嘲讽地一笑, “实话跟你说吧,侯爷从来不吃甜食, 你还是请回吧。”

“从来不吃甜食……”唐玲喃喃自语, 有些不敢相信,为什么她从来不知道此事,为什么她的姑母也没有告诉过她?

这唐二姑娘唐玲是听了姑母唐氏的话才会来讨好霍远行, 却没想霍远行那么冷面无情,根本不给她好脸色,顿时委屈得红了眼眶。

陈嬷嬷打量着快要哭出来的唐玲,心道这个唐二姑娘也是心大, 想讨好他们侯爷连侯爷的喜好也不打听清楚就来了,真是蠢得可以,难怪被人当枪使。

唐玲受了委屈,带着丫鬟恹恹地走了。

看着她离开的背影,陈嬷嬷摇了摇头。

崇安堂的书房里,霍远行一连喝了两大杯茶水才将喉中的甜味压下去,先前吃了太多的桂花糖藕,口中甜得发腻,心里却有一股甜滋滋的暖流在流淌。

……

唐二姑娘唐玲委委屈屈地领着丫鬟回去了二房那边。

二夫人唐氏正在屋子里跟儿子霍远诚说话,之前霍远诚跟着四皇子办事,四皇子又颇为器重和信任他,原本都已经上下打点好,就差一纸任命公文就能坐上吏部侍郎的位置了,谁知关键时刻出了岔子,四皇子犯了事儿被景宣帝禁足,霍远诚唾手可得的吏部侍郎位置泡了汤,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了,吏部尚书也受了连累被贬官去了福州,当初跟吏部尚书家嫡女商量好的婚事也成不了了。

如今四皇子被禁足,其他皇子都按耐不住地凑上去踩一脚,发泄对四皇子的怨恨,狠狠地打压着四皇子,四皇子想要再爬起来基本已经无望了。

霍远诚以前是四皇子的人,自从四皇子失了势,他在吏部衙门里也成了一个闲人,日子非常不好过,每天在衙门里坐冷板凳,无所事事,衙门里的同僚看到他也当没看见,没有人愿意理会他,除非必要,连多一句话都不会跟他说,让他深刻地体会了一把“人情冷暖”四个字的含义。

不过话说回来,他会落得如今的下场,那也只能怪他自己,当初他跟着如日中天的四皇子,又十分得四皇子的看重,办成了好几次差事,还得了景宣帝的夸赞,以为靠上了一个强大的靠山,就有些得意忘形,飘飘然了。眼高于顶,目中无人,不把衙门里那些低于他不如他的同僚看在眼中,常常对着他们颐指气使,因此结下不少仇怨。当初人家是拿他没法子,却记在了心里,如今他的靠山失了势,人家就开始报复他了,没少让他受窝囊气。

上一篇: 古代敛财日子 下一篇: 侯府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