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南第一媳(20)+番外

看了一会,她捏住条幅中间,毫无预兆的,“嗤”一声撕成两半;再把两半叠在一起,又“嗤”一声,撕成两半;再叠加,再撕……撕成碎片后,手一松,纸片如雪花般从指间纷纷飘落,落得满地都是。

她笑道:“百年好合?做梦!”

……

次日清晨,梁心铭夫妻领着小朝云离开了租住的小院。

一打开院门,发现外面站了许多街坊邻居,有张奶奶、豆腐西施司马彩云等人,七嘴八舌说着恭贺的话。

司马彩云上前一步,给梁心铭跪下,一是谢他关心,才使她免除一场灾难;二是赔罪,说都是因为她,才害得梁心铭惹上官司,差点毁了前程;三是送别梁家人。

梁心铭瞅了李惠娘一眼。

惠娘赶紧上前扶起司马彩云,拉着她手笑道:“彩云妹子,别说那些见外话。你也不容易。毒老虎死了,妹子人品相貌都是上上等的,找个好人家嫁了,安心过日子吧。”

司马彩云含泪点头,鼓起勇气道:“希望梁老爷高中进士,梁奶奶诰命加身。”她难受得很,强撑着说祝福的话。

今日一别,这辈子恐怕都没有机会再见梁心铭了。

李慧娘忙谢她,又诚恳地安慰了她一番。

梁心铭对周围抱拳道:“多谢街坊父老照应,后会有期!”

……

渔梁渡头,巡抚大人带领一干官员来送行。

梁心铭见许多箱篓堆在渡头,王亨正问都是什么,众人回说是徽州土产,不成敬意,望翰林大人笑纳。王亨上前看了看,确是些山珍野味、茶叶药材等,随口道:“既如此盛情,就收了。”于是一抬抬都抬上了船。

当然,洪飞等人都有一份。

众官员见王亨这样好说话,都十分欢喜。

巡抚大人转向梁心铭,肃然道:“青云,此去京城,定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莫要辜负了徽州父老的期盼!”真诚的口气,俨然徽州父老的希望都压在梁心铭肩上。

梁心铭躬身拜道:“学生谢大人教诲!”

巡抚大人冲旁边一挥手,一个体面的媳妇带着几个女人抬了两个箱子走来,放在梁心铭一家人面前。

那媳妇先对李惠娘屈膝施礼,然后道:“奴婢是夫人身边的管事娘子,受夫人所托,特来送梁奶奶和姑娘。这些点心果子,给奶奶姑娘在路上吃的,一点心意,还望梁奶奶不要推拒。”

梁心铭急忙携李惠娘拜谢,也收了。

巡抚大人又拿出两封书信和一张名帖,交给梁心铭,道:“这是两封荐书,你到了京城,持本官名帖去徽州会馆找一位姓严的老爷。有什么要帮衬的,只管跟严老爷说。都是同乡,大凡徽州的举子进京应试,他们一般都尽力照拂。虽说你有王翰林照应,本官此举有些画蛇添足,但你初上京城,多认识些人,总有好处。再者王翰林公务繁忙,兴许有照顾不过来的地方,这些人就能帮上了。”

这话不仅体贴,也有提醒王亨的意思:别进京就把梁心铭丢在一旁,谁让他在鹿鸣宴上承诺照应人家呢。

王亨笑道:“巡抚大人放心,本官会照应青云。”

林巡抚笑道:“翰林大人自是一言九鼎。”

梁心铭心领了这情义,接了书信和名帖,再三感谢。

谢罢,又向其他人告辞。

其中,黄县令对她十分热情,拉着她的手说了好一会话,俨然同她是患难之交。她一边悄悄使劲把手夺回来,一边意味深长道:“学生祝大人官运亨通,直上青云。大人,后会有期!”她可不是讽刺,像黄县令这种官,是官场不倒翁。没准将来哪一天,他们就又碰上了。

黄县令眉开眼笑道:“后会有期!后会有期!本官也祝梁举人明年蟾宫折桂、直上青云!”

说话间,下人们将箱子送上船,梁心铭等人也都上船,挥手冲岸上众人告别,也告别了徽州府城。

梁心铭站在船尾,看着徽州城被远远被抛在船后,一转弯又被青山遮住,意味着她科举的乡试落下帷幕,等再开场,就是在京城的贡院,进行会试。

京城吗?她很期待……

王家住在离徽州城约几十里地的华阳镇。

洪飞、梁心铭,还有此次的副主考官礼部侍郎周大人,大家都坐在官船的舱厅内喝茶。王亨已经去了官服和官帽,换了一身天青色、领口绣如意纹的锦衣,翩翩少年郎,很随意地靠在舱房窗边,眼望着外面的青山绿水。

洪飞问道:“你不是要回家看未婚妻?”

王亨头也不回地应道:“当然。”

洪飞击掌笑道:“我等自然也一同去了。”

第23章 今天天气真好!

王亨拒绝道:“不。”

他说,他要在前面和大家分路,叫众人先去贺城王家别苑等他,说他回家看看,去去就来。

洪飞失笑道:“去去就来?恐怕王家已经张灯结彩,正等你回去拜堂呢。我看,我们大家还是一起去王家,一来拜望老太太和太太,然后吃你的喜酒,一举两得!”

周大人也赞同,也说要去恭贺。

王亨并不应声,只看着窗外。

周大人是个实诚君子,见王亨不接话,也不再纠缠追问。

他是北边人,不惯坐船,船行到这会儿,早觉得胸中恶烦、无法忍耐,急忙告罪一声,去舱房内歇息了。

这时,小厮煮开了水,梁心铭便起身接过铜壶,亲自为大家泡茶。她似乎心无旁骛、专注手上动作,其实谁都没发现,她已经将茶具冲洗了几遍。

好容易泡好,她捧了一盏茶,送到王亨面前。

王亨低头一看:茶盏中漂着一朵金黄的小菊花,叶片层层密密,恍若还在枝头随风摇曳;柳黄色清亮的茶水,在青花茶盏的衬托下,甘爽怡人,还没喝便觉口齿生津。

他猛抬头,目光落在梁心铭浓密的睫毛上。

太阳已升上天空,阳光破开晨雾,照在青山绿水间。梁心铭依然是一身青灰长衫,俊雅的面庞在阳光照射下格外白皙如玉,隐隐透着浅浅的粉色。

王亨激动问道:“你怎会泡这茶?谁教你的?”

梁心铭睫毛微垂,回道:“学生这茶艺是天生地养的。昔日在山中摘了野茶,便取了泉水来烹煮,并无一定的讲究。然山势险恶,能摘的野茶有限,学生便常以竹叶、松针、菊花等来代替,不过取其清香而已。”

说完转身,捧起另一盏茶送到洪飞面前。

洪飞笑道:“好一个天生地养!”说罢低头喝了一口,又道:“果然与寻常的菊花茶不同。也不知是不是错觉。”

梁心铭道:“也不是错觉。是黄山的水好。”

说着话,自己也端起一杯,慢慢喝着。

王亨一直注视着她,目光怔怔的,迷惑。

少时,一安进来请示王亨:“大爷,那些东西可都要带回老家去?”他是指刚才收的那些特产。

王亨道:“挑好的留一半,敬献给皇上尝个新鲜。”

上一篇: 皇后猛于虎 下一篇: 九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