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南第一媳(526)+番外

靖康帝一愣——犒赏三军?打胜仗了自然是要犒赏的,但现在仗还没开打呢,怎么就要犒赏了?

他触及赵寅炯炯目光,心头光芒一闪,恍然大悟:这是鼓舞士气,而且不用担心战后无银支付。反贼聚敛了大量财宝,建有一个藏宝洞,现在他下旨犒赏,等于借用反贼的银子来打这场仗。只要打赢了,别说犒赏,连在这场内乱中国库消耗的银子都能扳回来;若是打输了,自然也就无需兑现犒赏。他肯定是想打赢的,所以要重重地赏!

他立即道:“准奏!”

当即命人拟旨。

赵寅又接了旨。

然后靖康帝又问:“还有一道旨意是什么?”

赵寅道:“请皇上下旨,派张世子与微臣即刻出城,去捉拿反贼林子程!”

张伯远微怔,没料到他会举荐自己。

靖康帝忙问:“现在能追上吗?”

赵寅坚定道:“能!”

靖康帝刚要说话,就听有人大声道:“不可!”循着声音往下一看,原来是左相阻止。

左相出列,铿然奏道:“皇上,张伯远与林子程同时留宿宫中,同在一个屋檐下,却任林子程走脱,此事尚未查清,张世子难逃嫌疑,须得交刑部审问。”

赵寅猛然转身,瞪着左端阳质问:“若论失职,忠义侯得了皇上旨意都没能看住林子程,张世子不知内情,有何奇怪?依左相之言,是否也要将忠义侯交刑部审问?本世子也才解除禁令,是否也要再关回去。把武将都关了,左相提剑带兵,上阵杀敌捉拿反贼去?”

左相气结,板脸道:“世子请慎言!”

赵寅冷冷道:“本世子谨言慎行!之前事情没弄明白,本世子并不敢妄言一句,然现在林家谋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他栽赃陷害我赵家,并借诚王之死将朝廷目光吸引到玄武王府身上,都无非为了离间我君臣,为他谋反制造机会。若我们还要互相猜忌,岂不正中他下怀?”

第584章 玄武遭猜忌

左相道:“并不为这一个原因,玄武王派侄儿张伯昌挥军关内、进逼京城,难道不可疑?还有……”

赵寅强硬打断他话,道:“张世子怀疑诚王之死不简单,本在情理之中,本世子也怀疑!”

又转向靖康帝,道:“诚王当年出事时,皇上才十三岁。以皇上的心性为人,微臣绝不相信皇上会弑兄夺位。诚王对张世子来说,是表兄;对皇上来说,是手足。张世子希望弄清诚王是否被害,皇上难道还怕查吗?王侍郎已经在追查此案,等查明真相,揪出幕后祸首,以告慰诚王在天之灵,并澄清无谓的猜忌,还天子一个郎朗清名。若为了此事君臣相疑,被人利用,岂不亲者痛、仇者快!”

靖康帝听得心情激荡不已。

他不住点头道:“好,好!”

等赵寅说完,便向张伯远道:“张伯远,朕以历代先帝起誓,绝没有弑兄夺位。朕不怕查!朕已命王侍郎追查六皇兄出事内幕,不论牵扯到谁,一列按律处置。”

张伯远也被赵寅一番话震动,又听见皇上这样说,眼窝发热,终于请罪:“皇上,微臣失职!”

靖康帝再次动容。

最近他老疑神疑鬼,看谁都像谋反,今日敞开来说话,感觉比含沙射影舒坦多了。就算不能天真的以为凭借豪言壮语便可笼络群臣,但放下身段做个体察人意的君王好像也没那么困难,因此自责道:“不是爱卿的错,是朕。朕若不怀疑你,直说扣押林子程,你便不会疏忽了。”

张伯远急道:“不,是微臣之过!”

左相衣袖下的手攥紧了。

他深吸一口气,再谏道:“皇上,玄武王挥军直逼京城,皇上切不可掉以轻心啊!”

赵寅高声道:“左相大人怎还不明白?”

左相坚持道:“本官明白的很!”

赵寅道:“本世子觉得左相糊涂的很!蕃国在西边,好端端的却跑去骚扰我大靖西北,先还叫人想不通,现在已然明了:敌军恐怕不是蕃国人,而是白虎王的人马!”

靖康帝急问:“爱卿的意思是?”

赵寅道:“微臣怀疑这是白虎王的手段,他诱使玄武王出兵,就是要皇上怀疑玄武王,就像栽赃我赵家一样。”

张伯远忙道:“皇上,昨日微臣接到堂弟书信,也说怀疑敌人身份,现正在凌云关外追查。”

靖康帝震惊地问:“你为何不说?”

张伯远垂首:“微臣该死!”

靖康帝明白了,叹道:“君臣相疑!”

左相叱道:“大胆张伯远,竟敢对皇上心生怨怼,得军情而不报,你是何居心?”

张伯远倒未辩解,因为他确实心有怨怼。

赵寅却道:“说了左相会信吗?”

左相道:“信不信,凭皇上裁夺。”

赵寅道:“真相未明之前,皇上也难断定真假,更怀疑玄武王故意找借口派军逼近京城。”

他一再为张世子出头,可不是光凭一腔热血,传承了几百年的世家子弟,身上又承担着保护家国的重任,岂会天真!他为张世子出头,一是因为眼下不是内讧的时候,他需要和玄武王府联手抗敌;二是对玄武王的行为感同身受。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

靖康帝将三位世子扣留在京城,三王若没有点反应,那还配做护国三灵吗?

玄武王挥军关内、进逼京城,背后也许有白虎王的算计,但玄武王未尝不是将计就计,以防万一,好接应家小。

朱雀王同样没有袖手旁观,这次安国使团进京祭祖,他也派了五万人马“护送”。而这步棋,正是赵寅从溟州回来后布置的。牛将军灭门案爆发,先是朱雀王被李荆山弹劾,后是赵寅被靖康帝幽禁,赵寅便再次给北疆送了密信。于是趁着安国使团进京,朱雀王也派了五万人马“护送”。

很多时候,忠奸只在一念之间。

像玄武王,哪怕没有反心的,现被白虎王借诚王之死挑拨,皇上若下令解除张家兵权,那玄武王族是必反的,不然等着他们的将是抄家灭族的下场。

赵寅被幽禁,他坚信王亨能查明真相,也等着王亨查明真相,但若是王亨没能查明,皇上下令处决朱雀王族,朱雀王族也是必反的,绝不会坐以待毙!

倒是白虎王没有动静,令人可疑。

忠义侯、苏相、王谏等人见他们唇枪舌剑,想插话也插不进,再听了争论的内容,都疑惑地看着左相。

涉及谋逆,任谁都会谨言慎行,之前情势不明朗,众臣都不敢轻易表明立场。如今林子程逃了,玄武和朱雀的嫌疑洗清,皇上能被赵世子一番话说得对张世子道歉,不是赵世子的口才好——赵世子的长处从来就不在嘴上——而是皇上对张世子已经放下了戒心,所以才会善纳谏言。

为何左相却针对张世子呢?

不管因为什么,苏相觉得自己该出面了,于公于私都该出面。于公是为国,于私是为了女儿。那死丫头都逃婚了,本来他还头疼将来谁肯娶呢,这下不用愁了,赵寅翻身了,且有望平定谋反立功受赏,那就嫁给赵寅。敢不娶?祸害的他女儿逃婚,不负责任他扒了他的皮!

上一篇: 皇后猛于虎 下一篇: 九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