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重春(44)

如果,周潢一定要人逼着才肯朝前走的话,那她就做第一个推掌之人。

“贤侄这点心思,可不是什么班门弄斧,绵密的很哪,只是我想知道,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尹随问道,即然两人心思一致,便成同盟了。

“尹大人想怎么做?”元好问。

“越郡王如今只是郡王,按他所做牺牲,怎么说现在也该是个亲王了,到了亲王,他才能同庆王,荣王,平起平坐,这一步非走不可啊。”尹随道。

“那就走这一步喽。”元好淡笑的回道。

“怎么走?”尹随问。

“如今朝中争论最多的是什么事?”元好道。

“自然是立储。”

“那每次的结果如何?”元好又问。

“庆王的势力比较大,但荣王也不小,相持不下,最后总是不了了之。”尹随道。

“那尹大人不烦就做一个搅局者,下次朝中立储之争再起时,尹大人不烦提议立越郡王为太子。”元好淡笑道。

“这怎么可能,皇上连议都不会议。”尹随摇着头。

“有没有可能,要试过才知道,我想,朝中议事跟商贾议价也差不多,万事总有个讨价还价的,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元好说着,笑了笑,站了起来,冲着尹随告辞:“尹大人,告辞,在下歇好了,也去求个签。”

说完,元好便离开,只留尹随坐在那里陷入沉思。

第三十三章 第一步成功

正月十五一过,朝庭的招贤令就到了元好的手里,职位是翰林院编修,这对元好来说,是个再好也不过的清闲职位,只不过看看书,记记录而已。

而陆灿和颜广也为了即将来的大考,闭门读书,没有了前些日子游山玩水的兴致,连宋哲他本无意官场,可有功名伴身,行起事来便事半功倍,因此,也被他的老爹还有娘子逼着去考试了,宋老爷子也发了话,若是此番科举不中,宋哲便立刻走招贤令之路,据消息灵通人士通露,招贤令可能就是今年最后一年了,到了明年,招贤令取士就会被废除,可以说是过了这村没这店。

这日,天气晴好,正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时节。

元好一早将小鱼托付给宋伯小梅等人,去了翰林院当差,最近有些小忙,主要是整理北越史和南楚史,北越史已编修完成,如今进入校对环节,而南楚史则刚刚开始,要查的资料很多,尤其是南楚后期,起居注很不完善,给南楚史的编修带来很大的麻烦。

“对了,各位议议,这南楚王侯列传里面,沈家要怎么编写?”这时,翰林老编修刘林问众人道。

元好此刻正在整理着资料,听到这话,她的心就跟被一块大石击中一样,彻骨的痛,因为,在南楚的资料里面,沈家还是叛臣。

“这还用说,沈家忠烈满门,明显是被尹随给陷害的,写史自然要还原真实。”一个学士道。

“不然,我们编史,要跟据起居注,日记礼札等,一切要有据可查,而绝不能用推测,沈家谋逆案可是正正规规记录在案,如今南楚已亡,谁来推翻它,除非皇上下旨为沈家正名,可显然,皇上没有为沈家正名的打算,所以,下官认为,还得按南楚的记截编写。”另一位翰林编修卢大人道。

卢大人的话大家都明白,沈家的案子牵涉到尹随以及当年德中帝的谋划,可这些东西在目前来说,却无法记入南楚史。

“下官觉得,沈家这一段暂时先放一放吧,我听说,洞庭郡王正在为沈家平反,等那边有了结果,我们便有了记录的依据。”元好平静的道。

“这倒是,如果洞庭郡王那边能为沈家平反,我们这里就能据实以录,那好,就先放一放。”刘老编修道,只要有实际的记录,沈家史的编写就能有个完美的结局。

于是沈家史这一段就暂时放下。

几人又讨论起别的,正在这时,一个翰林校对进来,神秘兮兮的道:“例位大人,今儿个早朝出大事了。”

“什么大事?”一众编修和校对都望着他。

“你们知道,今天早朝议什么事吗?”那位校对还要吊着众人的味口。

老编修刘林对他的样子不屑一顾:“如今还能有什么事,定是立储。”老编修在大周官场几十年,虽然一直是个不起眼的编修,可这朝中的底细摸的足,这立储是老生常谈之事,每隔几天提一回,尤其是在这新年之初,那立储定是重中之重。

“还真叫您老说对了,不过您老再猜猜结果。”那校对笑着对刘林道。

“怎么?难道已经有结果了?”这一下,刘大人有些奇怪了,按他的估算,这庆王和荣王一时半会儿是分不出上下的。

“自然有结果,而这个结果是谁也想不到的。”那校对得意洋洋的道。

“可是储君人选又另有对象?”元好道,心里想着,定是那尹随按着她的话,真的开始搅局了。

“沈大人直厉害,一言中的。”那校对冲着元好竖了竖大拇指。

“快说,结果如何?”众人催促着。

“今儿个早朝,相爷虞柏和翰林大学士张吉张大人又再提立储之事,庆王和荣王的人相持不下,就在这时,礼部尚书尹随尹大人却意外的提出了越郡王,说越郡王仁和忠厚,又能忍辱负重,乃仁君之相,当立越郡王为太子。”那校对道。

“这不是胡闹吗,越郡王哪里够资格,他在朝中连个实权也没有。”众人纷纷讶然。

“谁说不是,可偏偏尹大人一提,那些个南楚降臣再加上北越旧臣都纷纷附议,一时,那锋头直盖庆王和荣王,两王的人马一时乱了阵脚,朝堂上纷纷乱如一锅粥,最后,虽然越郡王没有成为储君,但却借此机会升了亲王,正式封为越王,如今也可以开府了,以后这朝堂上,再不是两雄相斗,而是三足鼎立了。”那校对说着,却是有些酸溜溜的冲着元好道:“沈大人,听说你可是越王举荐进来的,如今越王开府,沈大人以后不用跟我们在这里做这编修的清苦差事了。”

在一般人来说,编修这事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更无丝毫油水可捞。

只是元好对这编修这位很满意,当然,如今越王正式升为亲王,有开府之权,她倒是希望越王能召她,这样,她离小庸儿就更近了。

因此,元好笑了笑没接话,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已到下差时间,于是便整理了东西起身:“各位大人,下官还有事情,先离开了。”

“沈大人慢走。”一些个先前不爱搭理元好的编修校对,此刻都跟元好温和的打招呼,元好一一点头道别,正所为,背靠大树好乘凉,由此就能看出一些门道。

元好出来的时候,正碰到宋哲,陆灿三人过来。

“沈兄,你出来了,我们正准备去找你呢。”那陆灿远远的道。

“三位兄长不在家苦读,找小弟有何事?”元好远远的拱手笑道,在京师结识这三人也算是令人快乐的事情。

上一篇: 江南第一媳 下一篇: 撩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