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田缘(328)

黄元肃然道:“爷爷,姚金贵有今日。都是自找的。孙儿就不说他和姑姑对咱家做的事了,就说他为官一方,却收杨家好处,随意断案,致使两条人命没了。这难道是小事?青黛虽然任性,却不曾做过坏事。她娘被流放,她一个小女孩子,带着丫鬟流落在外,我怎能不管!”

杜鹃担心地问:“找到了,你怎么安排她?”

陈夫人是寡妇,被流放后,陈青黛就没有直系亲人了。若是陈夫人没和杨玉荣私通还好,还能去杨家投靠姨母;出了这件事,杨夫人生气还来不及呢,应该不会收留她。黄元若是收留她,则处境尴尬。

黄元蹙眉道:“先找到再说。陈家还有族人。若是她不愿回来,好歹知道下落也心安。”

他明知找到陈青黛只会麻烦,却做不到置之不理。

都怪陈夫人,若她安好,他便能丢手;如今却不忍。

正说着,任三禾回来了。

了解详情后,又询问杜鹃一些事,便定下三天后回山里,因此只给黄元三天找人时间。

杜鹃忙说她跟客栈签了合同,至少要教他们大厨一个月手艺,如今还剩二十多天呢。

说完见任三禾面色不好,便赔笑道:“小姨父,我们好容易来府城一趟,之前七事八事的忙,也没心情逛。现在没事了,总要让爹娘见见世面。还有,弟弟要跟我们回去,元梦斋的生意也要安排好。还有,我们既然来了,不如顺便帮大姐办些嫁妆。这一举三得,住宿吃饭都不用花银子,也不算误事。”

任三禾见她满脸恳求地看着自己,考虑这样全面,还不耽误挣银子,心里一酸,故意板脸道:“玩些日子也不是不行,我就怕你们又惹事,回头又弄一桩官司,咱们就别想回去了……”

杜鹃嗔怪道:“嗳哟小姨父,你这话说得太不吉利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

林大猛道:“待那么些天?我可要先回去了。”

林春道:“大伯伯你先回去,我跟杜鹃他们一块走。”

林大猛奇道:“你不在书院读书,还回去干什么?”

林春语塞,眼珠一转,道:“我想家了。昨晚还梦见我爹呢。我想先回去看看,再出来读书。”

众人先是一愣,接着便哄然大笑起来。

第248章 温馨未来

林大猛看着已经长大成人,然面容依旧略显稚气的侄儿,忍笑道:“你有没有想你爹我不晓得,你爹一准在想你。你回家一趟也好,让他看看你。不然他该吃睡不香了。说不定就要跑到府城来看你。”

林春本想跟杜鹃一块回家,才借口说想家。

谁知这么一说,脑海里浮现爹娘和兄弟们的身影,才发现好久没听见大头爹的唠叨了,顿时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真想起家来了。

他怀念地说道:“我就是这样想的。我也好想娘呢!”

这下,连杜鹃也笑喷了,看着他又有些不忍。

似黄小宝、林春等人,包括她杜鹃在内,虽然只是庄户人家的孩子,平时胡打海摔惯了的,却又都是被爹娘捧在手心长大的,对家的感情远远比大户人家孩子来的强烈。大户人家孩子因为礼法束缚,从出生就被下人包围伺候,与亲人的感情就没那么浓烈。

林春这个年纪,在她前世正是上中学的时候。

离家这么远读书,等于住校了。

她便对他嘱咐道:“这段日子你先把书院摸个大概情况,然后跟我们回去一趟,把这的情形对你爹你娘说清楚,让他们看看你,再出来他们就放心了。”

林春点点头,拿定了主意。

杜鹃又说,要趁这机会帮他把被褥衣物鞋袜,连冬天用的都准备好,省得到时候没的用。

冯氏也急忙点头,道:“这说的对。反正我们闲着也是闲着,帮你把样样事都弄好了,回去见了你娘也好说话。不然她要怪我不当心照应你了。你们平常都好照应我们家的。”

林大猛听了更放心,拍着林春肩膀道:“这就好了。你就安心在这读书,过些天跟你师傅一块回去。我先走一步回村,告诉大家情况,省得他们着急。黄大娘和雀儿肯定也是着急的。也要跟她们说一声。”

众人都点头说是。

黄元见为了林春在这读书,大家这样关切,心里微酸。

短短半月工夫,他经历人生巨变。心态也大起大落。

“林春,别这么没出息!我那年来的时候,才九岁呢。你都多大了,还说想家,也不怕人笑话!”

他想起当年初来府城时候的事,很不是滋味。

杜鹃忙解释道:“你才来应该也是想家的吧?时间长了才好了。林春也是没出过远门,没离开爹娘过的,刚开始不习惯也正常。以后肯定不会了。他和九儿在山上一猫就是好几天,从不会胆小害怕,想家就是不习惯而已。”

黄元见她一副包容呵护的口气。感觉十分怪异。

仿佛,林春才是他的弟弟,或者子侄。

林春却从小就习惯了杜鹃经常表现出的教导包容口气,因此不以为意,憨笑着。还略带些羞涩,也觉得自己想爹娘太没出息了。

黄小宝对于林春能去书院读书,十分羡慕。

黄鹂也很羡慕,抱怨说自己不是男娃,不能上学。

黄元心中一动,道:“这也不是什么难事。等我回去了,我又不会种田种地。我就在村里开个私塾,教村里小孩子们读书。‘学无长幼’,小宝哥哥也能去的。黄鹂你更不用急,我在家随时都能教你。”

杜鹃拍手道:“我正有这个意思。”

林大猛和任三禾对视一眼,拍桌大笑道:“这可是大好事!黄家侄子,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先回去。找人把私塾先盖好。你们家地方太小了,在你们家开学堂肯定不行;我们家倒有地方,就怕你在别人家待不习惯,还是另外盖屋子好一些。泉水村别的没有,木头石头多的是。木匠石匠泥瓦匠都不缺,起一间学堂很容易。这又是好事,想必大家都乐意帮忙,盖起来快得很。你教村里的娃儿念书,大家都会交费用。有银子的付银子,没银子的给米粮,一年吃穿用的都不用愁了。你家种地也不用你操心,都有人帮忙。”

他身为里正,又颇有些见识能力,黄元不过就提了一句,他眨眼间就将诸项事务都安排妥当,为泉水村谋划未来。

一面说,一面又转脸对黄老爹和黄老实奉承道:“老爹,老实兄弟,瞧瞧大侄子——黄家出人了!从此在咱们村就有名望了!谁比得了?将来再考了举人进士,就更不得了!”

黄老爹听了浑身十万毛孔齐齐熨帖,舒坦极了。

这些日子因为官司惹来的一肚子烦闷都不翼而飞,连带对女儿和外孙的担忧也忘了,只知道笑,老脸绽放一朵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