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成了六零后(501)+番外

瞧这家伙说得多委屈,配合着他那无辜的蓝眼睛及长长的睫毛,感觉若是不答应他的请求,自己就成万恶的黄世仁了呢!

“思思,就让我们住你家里吧?我和费恩吃得也不多,住在外面我们会害怕的。”

本也开始装可怜了,只不过他的身材过于雄壮,再加上那有棱有角的面庞,再怎么装也可怜不到哪去,根本就打动不了思思的心。

思思嘴角抽了抽,尼玛的,一顿吃四十多只饺子的家伙还有脸说自己吃得不多?

和上官一样,都是死不要脸的东西!

禁不住这俩只的缠功,思思只得说道:“我得和我丈夫商量一下,如果我丈夫不同意,那你们只能住酒店。”

“好的。”

本和费恩打定主意呆会见到思思的丈夫一定要好好装可怜,赵奶奶说了,中国人都是很善良心软的,最喜欢帮助别人了。

老徐不知道这两只洋鬼子叽叽喳喳地在说什么,可怜他一句都没听懂,只觉得书记夫人好厉害,洋文说得比国语都顺,不愧是清华大学出来的高材生呀!

老徐直接把思思带到了大院,田新华正好下班,他见到思思高兴地抱起了她,在原地转了好几个圈,旱了两个月,可想死他了。

“新华哥,等等,咱们还有客人呢!”

思思被转得头晕,忙提醒田新华还有客人在,田新华这才注意到从车上下来的两只洋鬼子。

“他们是谁?来干什么的?”

思思简单向他介绍了本和费恩的情况,“他们十分喜欢咱们这里的剪纸,特意跑过来找原汁原味的剪纸艺术,我看他们象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就带他们过来了,顺便也可以宣传宣传黄原。”

其实思思也是有私心的,她觉得黄原完全可以开发旅游业,像黄原当地的腰鼓、窑洞、信天游、剪纸等一系列民俗都非常有特色,足以吸引那些外国游客前来观光。

而本和费恩就是黄原旅游业的先驱者,她相信,只要本和费恩回国后多加宣传,黄原一定会成为旅游胜地的。

第534章 迷路的老马

田新华听了思思的计划后,也觉得这两只洋鬼子还是有点用处的,于是便同意让本和费恩住在家里了,反正现在家里空得很,多住两个人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他在同意之前还是和俩人好好沟通了一番。

“本,费恩,我们中国人都是很热情好客滴!”开场白十分好听,本和费恩听得心花怒放。

“我代表黄原县人民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第二句也非常好听,本和费恩脸上开满了菊花。

“但是,我们这里的百姓生活还十分贫困,还有很多人都吃不饱穿不暖。”开始诉苦了,两只洋鬼子觉得好可怜。

“田先生,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帮助他们吗?”

田新华没想到这两只洋鬼子心肠还真软,他准备了好多腹稿都没用上呢,真是太没成就感了!

“当然可以,眼下就需要你们的帮忙。”

心软的洋鬼子立刻精神一振,如同乖宝宝一般睁大眼睛看着田新华。

被两只大男人这般盯着,田新华感觉好不适应,硬着头皮说出了他的用意。

“其实也不用做什么,就是希望本回国后能够替我们这边的工艺品好好宣传一番,让更多外国人了解到黄原的特色产品,这样我们这边的百姓就能够创收,过上好日子了。”

本一听立马便点头道:“这是小事,我一定会好好宣传的,保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

田新华听得好笑,这死洋鬼子年纪不大,口气倒不小,不过他还是很感激这个本的热心肠,情义无价嘛!

“那就谢谢本了,我期待着你的好消息!”

田新华可没指望本有那么大的本事让全国人都知道,他是打着和思思一样的算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

现在兰花花的工艺品已经在英国卖得如火如荼。可也仅是英国,其他的欧洲国家并没有那么顺利,所以他就想着能够打开德国的口子,不管大小。只要是口子就行。

本对于能够帮上广大黄原百姓十分开心,觉得他就像是救世主一般,好伟大!

“田先生,您能让思思给我们包饺子吃吗?”本开始提要求了。

田新华现在正看这两只洋鬼子挺顺眼的,于是便十分大方地点头:“没问题。咱们今晚就吃饺子。”

“田先生,您可真是个好人!”

本和费恩感激涕零,好幸福,又可以吃到美味的饺子了!

被发了好人卡的田新华竟然觉得有些飘然,乐颠颠地走出去让老徐去买肉,他则跑到厨房和面去也。

本和费恩两人就这样在县委大院住了下来,思思为他们画了几张小卡片,分别是饭店、厕所、县委大院、车站、睡觉等,用中英文标注了名称。

这两只凭着思思画的外出指南手册,硬是游遍了黄原县及周边县城的大小乡镇。甚至还跑到刘村住了几个晚上,整天盯着山杏妈剪纸,剪一张收一张,待他们回来时,一人背了一只大麻袋,傻不拉叽的,里面都是面花、剪纸还有鞋垫。

很快便到了九月份,本和费恩在黄原呆得乐不思蜀,甚至还学会了好些黄原话,只不过说得不伦不类的。听了就让人发笑。

思思这段时间很忙,因为穆秀竹替酒厂购买的啤酒生产线已经到了,思思买的是时下最大产量的生产线,以S省粮食的产量以及贺家在B洲的啤酒花种植园规模来看。这一套生产线可能还消耗不了呢!

至于销售的问题,思思一点都不担心,有了酒曲果的加盟,贺家啤酒的口感绝对不会愁销路的。

现在贺家烧酒已经打入了国际市场,她相信贺家啤酒也一定会在国际上打响名头的。

生产线已经由几部大卡车运进了贺家酒厂,现在就等着德国的安装工程师过来指导酒厂的技工安装设备了。

思思已经和德国的工厂联系过。那边说安装工程师九月底就会过来,会在黄原呆一个半月时间,直到生产线全部安装完成并且教会酒厂技工使用为止。

德国派来了一名安装工程师,说起来,外国的安装工程师与国内的不一样,国内机械与电气分得很清楚,机械是机械,电气是电气,也所以出去调试安装机床设备都是派两名工程师的。

可欧洲国家却不一样,他们是真正的机电一体化,机械电气都是一人完成,业务能力十分强,一人就全部搞定。

这次过来的德国专家是位三十多岁的高壮男子,一脸络腮长胡子,长得特别像前世政治书里的老马,而且这人的名字也叫马科思,不过听本说起来,他们德国叫马科思的人挺多的,就跟中国人叫爱华爱国一样,是个常用名。

上一篇: 田缘 下一篇: 我独爱你[穿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