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普罗大众看懂的消息要从下往上,但是让业内人知道规矩,就要从上往下说。韩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所谓资本主义,就是但凡能起来的企业,不是本身就是大财团支持其创业,就是创业后得到大财团支持,总而言之,能做大都有靠山。比如现在数的出来的各大娱乐会社,不是由大财团控股,就是背后有资金链支持。
韩国不止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一个地方小、人口少、发展超速的国家。所谓超速,就是其政府跟不上GDP增长率,这个国家从上开始,已经变的很混乱,最明显的表象就是市场的乱局。翻看韩国TOP100的企业,几乎都是依附于大集团的,几家瓜分下来,子公司众多,所有的小鱼小虾都被吃的连渣都不剩,更别提想要以一己之力上位。
新闻媒体想要活下来,最基本的东西是要有钱,房租、人员工资、器材设备,这些都要有钱。而在新闻报道上,如果发布了让经纪公司不满意的新闻,大公司可以直接压制,就算明星本人的公司做不到,还可以让母公司,和媒体的母公司商谈,大家上面都有人,为了钱,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至于小公司,让其经营不善,乃至倒闭,都不是不可能。
一个当红的明星出现绯闻,或者是对其形象造成损害的新闻,被影响最大的压根不是这个明星,甚至不是他背后的粉丝,而是经纪公司成百上千万的损失,这个损失谁都背不起,也不想背。这是韩国媒体不会,也不敢轻易报道恶性消息和绯闻的原因。
而还有一层原因,就不是那么能摆上台面了。早年的经纪公司,所有的工作人员中,七成以上是混黑出身。这个身份代表的不止是对艺人的掌控力,也代表对媒体霸道。记者圈里有一份名单,会明确写着哪些人不要惹,哪些人最好连靠近都不要。
2006年和2007年,大概是媒体反应过来了,还有明星八卦这个蛋糕可以抢,有些拿不到大公司资源,又想出人头地的野路子,就试探着进这行,那两年,被打伤的记者数不胜数。江南区几家大娱乐公司的聚集地,附近的警察局都收容不过来。
这些在其他国家看来,荒谬至极的新闻,被爆出来的时候,已经是2009年的事情了,早年经纪人对记者直接动手,都不算新闻。这些之所以能被报道,还要归功于网络开始发达,升斗小民开始以庞大的人数,取得了少许的舆论上的胜利,但也仅止于此。
而网络发达带来的,是整个产业的变革。一块蛋糕就在那,有些惜命不敢吃,就有不拍死的敢上去咬一口,哪怕撑死也不做饿死鬼。The Fact和Dispatch就是这样的存在,只是前者因为背靠首尔体育这个庞然大物,刚刚发行,凭借一些似真似假的消息,确实夺了一些眼球,可以也正是因为背后的大树,要博弈的太多,后期就乏力了。
而后者,却凭借着不怕死的精神,冲了出来。2010年12月29日创建的Dispatch,开门之初,只能算是一家野鸡公司,几个社员,看起来也不像正经记者,出去采访,连红毯前三排都挤不进去的那种。
从2011年之后,在韩国,两家媒体的标志,大家是最不想看到的,一家是老牌的首尔体育旗下的The Fact,另一家就是Dispatch,在成为整个韩娱圈的明星们,都闻风而逃的存在。
Dispatch简称D社,这家近几年才崛起的网站,早年只是一个网站而已,却以各大明星八卦抢占娱乐圈的高地。竞争激烈的韩娱圈,没点特色哪能开门做生意,凭借竞争压力小和强悍的业务能力,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在入场四个月之后,拍到两国震惊的绯闻。
汤女士和她的导演的恋情,爆出之后,兔国不相信女神爱上已婚男,韩国不相信导演居然出轨,一场撕逼大战,一下让整个网站一炮而红,这场跨国疑似婚外恋,红火了很久。刚爆出新闻的当天,几乎因为在线人数过多,差点爆服务器,
这是网站的第一把火,而第二把火则是直接奠定其业内地位,2011年8月,人气如日中天的李敏镐被爆和朴敏英交往,在韩国多少少女粉阻止抗议,这可比邻国的女神粉丝杀伤力强太多。更神奇的是,因为当时两人的合作的《城市猎人》正在热播,很多人都说是炒作的第二天,男女双方站出来承认恋情了!
自此之后,D社一举超过首尔体育,成为业内狗仔队第一人!
如此伟大的D社,这么嚣张的原因不是因为网络民众给力,而是因为其独特的经营方法,韩国有一种特殊的新闻体制,经营权和采访权完全独立的媒体。这代表,D社可以不受任何媒体和电视台娱乐公司的管辖。
用最简单的方式解释,就是哪怕D社拍到了照片,并且把照片卖出去了,他同样可以不顾道义和法律约束的,把照片再公布于众,这样的媒体,整个国家两只手都数得过来。社会高层博弈的游戏,从来不是所谓的网民能代表的。
要是真的网民能代表意见的话,D社大概是第一个,被韩国网民抵制的媒体。不是因为这个国家网民觉悟高,不看八卦,这个看D社网站居高不下的浏览量就知道了。而是D社出了名的,是政府的一条狗。只要政治界出丑闻,D社立刻放料遮掩。
要是有人研究如何活学活用利用娱乐明星的话,D社绝对是活范本,行走的教科书。不过说到底还是国家本身体制有问题,从来也没听过哪个国家出大事的时候,用明星绯闻来转移视线的。整件事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这个国家的人民会因为明星消息而把政治新闻掩盖掉,也是很奇葩了。
之所以花那么大的篇幅,说明整个事件,只是为了一件事,殷志原和李夕颜的绯闻不是单纯出现的。按道理,殷志原一个退役爱豆,正职歌手,兼职演艺人,本来不应该能引起这么大的舆论动向,这条新闻引起讨论的中心,是李夕颜。
韩国娱乐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夸奖一个人红,喜欢在这个人的前缀上加一个词‘国民’。从国民妹妹、国民女儿、国民儿子、国民等等一系列的台词,多半只是好听而已。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国民加上职位,通常就不止是夸赞,而是真正有国民度的,民众认可的。比如姜虎栋曾经的国民MC,比如罗英石的国民PD,比如李夕颜的‘国民作家’。
这个称谓在《无人生还》过千万的时候都没有被叫出来,而是在《熟食果》过一千五百万的时候,被加在李夕颜的网站个人简介里。在当时,这个称谓没有任何人说,夸奖太过,就足以证明李夕颜超高的社会认同。
这里需要顺便说一下,《新西游记》的大热。这个真的是谁都没想到的大热门成绩,李夕颜都没想到,她不记得了。两国同步网上开播,播出五天,点击过千万,最后以过亿的点击率,几乎霸占韩网三天的热搜,其中多少是因为民族自豪感,自家节目在邻国那么受欢迎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