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这些匠作,只要给的图纸够仔细,他们就能一丝不差的弄出来。
跑在炎热的长安街道上,徐长生居然看见不少拿着他们徐家新上市的可乐和凉茶的。
时不时笑眯眯地喝一口,瓶子口还有冻过的白色烟雾,悠闲得不得了,看那表情肯定是喜欢的。
徐长生也是一笑,大唐的人终于喝上了可乐和凉茶,当然也有不少啃着冰棒的,最奇葩的是边喝可乐边吃冰棒的,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
大唐啊,已经开始有些不一样了,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它将变得越来越好。
徐长生来到新装修的铺子。
因为背后的人是房相还有太子,匠作做得特别的一丝不苟。
徐长生看了看,简直就是一模一样,没有半点差别。
摆放货物的架子都已经搬过来了,结账的柜台也安装好了,看来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开业。
他得让大伯催促一下大祖父,提升所以货物的产量。
现在有了滑轮组,榨油不用一群族叔每次将巨石抬上抬下,效率也是猛升。
这样子,豆渣就会更多了,做出来的豆干也就更多。
算是良性循环吧。
只是大祖父恐怕又要忧心这些做完豆花豆干后的无用豆渣怎么处理了,就算他们养的鸡和猪估计都吃不完。
想来鸡和猪的养殖规模也得扩大,不然就只能看着豆渣腐败,也太可惜了。
徐长生巡视了一圈,这才离开。
这几日,不断有大量的油,豆干,铅笔等从徐家村运来,为的就是三家新店开业。
当然还有儿童科普读物,泡椒鸡爪等等,所以他们的产品都在大量堆积。
值得一说的是,他的儿童科普读物卖得特别好,其中除了对这书内容感兴趣外,还因为它是彩色的,画风讨喜,不少小孩子都吵吵着要买。
货物不断的被运来长安,一下子增加了三个大铺子,出货量可想而知。
就这样连续运了好几天。
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三家超市宣布开业了。
一模一样的门匾,一模一样的盆装花卉迎宾,一模一样的格局,一模一样的商铺。
说到花卉,徐长生仔细观察了下,差不多是时候可以扦插了。
等他将事情忙完,就教族叔们进行扦插,这样……一盆花就能变成好几盆,也不会因为开新店的装饰和最近的售卖而弄得缺货。
开业那天,热闹得整条街都张灯结彩,还是百姓自愿的,想想,超市就在家附近,得多开心,以前他们可是愿意穿过城去看上那么一眼,现在想怎么看怎么看。
因为是第一天,人山人海,早已经培训好的人员都忙得焦头烂额,第一天,得给这些人办理会员啊,不然就原价,看得一群人咂舌。
四折后,买了货物的人脸都笑开了花,跟占了天大便宜一样。
像冰棍这些,以前在西市也带不来这里,所以稀奇得不得了,完全不够卖,赶紧招呼着人去徐家补货,一天都能补好几次,这样徐家的人也忙活了整整一天。
那么多的货物,愣是在第一天被搜刮一空,油都没剩下一滴,鸡爪都没留下一只。
当然,房府和东宫为了避嫌,是没有直接参与进开业的,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三家新店背后的人就是太子和房相,但规则就是这样,不能说破,明面上官员连他的整个家庭都是不允许经商的。
房玄龄下朝后,回到家。
晚上,徐家超市一天营业的收入送了过来。
房相一家子看着抬进来的货币,都懵了。
怎会有这么多?
这不过是一天的而已。
房玄龄有些愁,这么多钱就算他们一家子加上老仆人数一晚上也数不过来。
徐家超市的货物都是日常用品,价格都是用铜币结算,给的钱也都是零散的,所以堆起来就显得特别多。
一两银子等于一千个铜板。想想,这要数到什么时候,全是铜板。
“老爷,要不我们买些仆人回来专门数钱?”老仆人建议道。
房玄龄身体一个哆嗦,他的一世清名啊,这要是传出去他房府专门买仆人回家数钱……
但不这样能怎么办?他们还真每天点着灯自己数啊?这才是第一天而已。
叹了一口气道,“记得买家世清白,手脚干净的。”
房玄龄又叹了几声,没想到一家徐家超市一天就能赚这么多,所有货都是从徐家村来的,也就是说徐家村才是赚得最多那个。
他心中不知为何突然紧了紧,他似乎忘记了什么非常重要的事情,但一时半会竟然也想不出来。
他这还只是一家徐家超市,而太子李承乾那却是两家。
今晚,东宫的灯都没有熄灭,大半夜都在数钱。
虽然都是一文钱,但怎么数怎么开心,他们东宫的开支可没别人想象中那么多,没想到太子无意中帮徐家子的忙,居然也能得这么多好处。
这样子过了几天,房相家十几年都只有一个老仆,如今却一次性买了好几个仆人,当然引起了人的好奇心。
有相熟的人跑去问老仆人,“你们家这是怎么了?一买就买好几个仆人?”
老仆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他总不可能告诉这些人,他买回来是帮助老爷数钱的吧,一个仆人根本不够数,所以得多买几个。
老爷的名声啊,非得毁于一旦,老仆人感叹了一声,以前没钱的时候吧,愁,想修葺一下老旧的房子都没钱,现在突然有钱了吧,也愁,这可如何是好。
东宫那边,整晚上点着灯,当然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而且最近东宫的人特别奇怪,一个个跟晚上没睡觉一样,没精打采的,晚上到底干什么去了?
当然,纸是包不住火的。
首先传出消息的是东宫,因为关注的人实在太多,都不知道有多少眼睛一直盯着。
“听说了吗?知道东宫为什么每天晚上都亮着灯?”
“因为他们在数钱,整夜整夜的数,就算是铜子,这也得不少吧。”
然后是房相府。
“听说了吗?房相最近买了几个仆人,买回家就算帮他数钱的。”
当然,这些消息传出来时都是三家徐家超市开业后的一个月了。
也是三家新的徐家超市纳税的时候了。
徐家村有特权,可以不纳税,但这三家虽然也叫徐家超市,但他背后可不是徐家,税还是得缴纳的,而且作为大家都心里明白的房相和太子的产业,更加要以身作则,该多少税就多少税,一分不能少。
第45章
长安城如今的县令叫沈桐之, 是一个干劲十足的官场新秀。
这几天他耳朵里听到的都是房相和东宫天天晚上通宵达旦数钱的消息,一定赚了不少。
摩拳擦掌, 等着。
为什么?
因为他等着上门收税啊, 而且这还不单单是收税的问题, 想想,他要是在大庭广众下去房相府和东宫收税, 还不得给所有人留下一个不惧强权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