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守则(464)
林嫤道:“告诉皇上又有什么意思,反正生了皇上也不知道珍惜,那还不如不生呢!”
皇帝道:“看你说的,我爱几个孩子的心哪一点比你少。”
接着见林嫤又想跟他翻今日旧账的意思,又连忙道:“好了好了,今日是我错了,我不应该带着桓儿去战场这么危险的地方,以后再也不会有下次。你先顾着身体顾着孩子,别生气了。”
正说着,林承正和穆清已经领了军医过来。
他们随行是带着有太医的,但张太医和陆太医都留在榆林城内,并没有带到军营里来,所以只能让军队里的大夫来给她看诊。
军医进来后,对皇帝和林嫤行了个礼,皇帝急忙的对他道:“先不要多礼了,你赶紧过来给皇后看看,看皇后的身体有没有大碍。”
军医道了声是,然后过来替林嫤诊起脉来。
皇帝让林嫤靠在自己身上,眼睛却一直看着军医,过了好一会,军医才放下林嫤的手,对皇帝道:“恭喜皇上,娘娘这是喜脉,已经有了快两个多月的身孕。”
皇帝和林承正并屋里的众人都高兴起来,特别是皇帝,脸上激动得很,接着又有些担忧的问军医道:“皇后的身体无碍吧?朕看皇后的脸色十分苍白。”
军医道:“回皇上,娘娘大概是有些害喜反应,娘娘的身体底子好,并无大碍。微臣会给娘娘开一些保胎的药丸,娘娘早晚吃上一粒,可以固胎保元。”
皇帝道:“那你快开。”说完又低着头高兴的跟林嫤道:“元元,我们又有孩子了。”
林嫤还有气,脸上却无半分的喜气。(。)
第四百八十九章 揠苗助长
皇帝原本还想留下来一直陪着林嫤的,但林嫤现在却一点都不想看到他,直接将他赶了出去。
皇帝现在也不敢惹怒她,只好先出去了。
帐里林承正却有些尴尬,轻轻的走过来坐到林嫤床前,小心翼翼的跟林嫤道:“姐姐,您还跟弟弟生气呢?”
林嫤哼道:“难道我不该生气吗?”
林承正道:“这次的事我知道是弟弟不对,没有劝住皇上,但是姐姐自己也知道皇上的性子,那里是这么好劝的。而且这次出去,弟弟都是派足了人手在皇上和桓儿身边保护着他们呢,敌人连半寸都靠近不了桓儿。”
林嫤道:“这种事就算劝不住也要劝,你劝不住不会让人来找我。”说着又道:“要是桓儿万一真的出了什么事,你姐姐还要不要活了。”
林承正见她激动,连忙道:“是是是,都是弟弟的错,姐姐别生气,顾着些肚子里的小殿下。”
林嫤深吸了几口气,也对他道:“好了,你也先出去吧,我现在想要静一静。”
林承正深叹了一口气,只好站了起来,对林嫤道:“那姐姐好好休息。”
正说着,帐外的帘子被掀开,林英出现在了门口。
父子两人对视了一眼,然后林英对林承正示意了一下眼色让他出去,然后自己走了进来,坐到了林嫤的旁边。
林英放下手里的剑,对躺在床上的林嫤道:“怎么了,跟父亲也生气?”
林英已经许久没有用过这么亲近的语气跟林嫤说话了,平日大多的时候林英都会遵守君臣之礼唤林嫤为“娘娘”,自称为“臣”,而不会用上“父亲”这个词。
但尽管这样,林嫤还是撇开了脸去。
林英示意账里的下人都出去,然后亲手抱了桓小皇子在怀里,跟林嫤道:“我知道这次皇上不顾危险将桓儿带到战场去你很生气,皇上有对桓儿成才的期望,但就是太急了些。”
林英顿了一下,低头握了握桓小皇子白嫩嫩的小手,目光慈爱的看着他,然后才继续道:“但是你也要明白,为什么皇上会这么急。”
林嫤转过头来看着林英,然后慢慢的坐起身来,看着林英,等着他说下去。
林英对林嫤道:“我们林家在西北盘踞多年,势力已经根深蒂固。大梁四方这么多的兵力,西北的兵力和兵权是最大最强的。皇上看着是对林家信任有加,但是也不可能一直看着林家的兵权坐大直到威胁皇权的。”
帝王座下的位置决定了无论是谁当皇帝都会是多疑的,现在的皇帝比起先帝和太宗太祖皇帝来,已经算得上知人善用和用人不疑。
林英继续道:“林家对皇家算得上忠心,皇上也需要林家为他坐镇西北,若非必要,皇上并不愿意与林家因为兵权的事情起冲突。这个情形下该怎么办呢,既能削弱林家对西北兵权的影响力,却又不会引起林家的不满。若是让一个联系着皇家和林家的纽带的人物去执掌西北的兵权,那就最好不过了。而这个人,没有比桓儿更加合适的了。”
皇帝或许不相信林家,或者说不相信林家的后代会依旧像林英林承正这两代一样对帝王忠心,但却不会不相信自己的儿子。
而就算是这个儿子以后有了反心,以后天下依旧还是他萧家的,只不过是换个子孙当皇帝,而不是改朝换代。要知道当年太祖皇帝就是兵权在手,然后发动灞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大梁。他不保证以后会不会有别人也效仿太祖皇帝。
所以元元进宫之后他就明白,皇帝是一定会让元元有一个儿子的。
林嫤默了默,皇帝的想法她能猜到一些,所以林英说的这些他都知道。
但是林嫤仍是不满的道:“那也太急切了些,桓儿才几岁,等他再长大一些不行吗?”
林英看着林嫤,道:“你要想一想,皇上现在几岁?”
林嫤奇怪道:“四十二,怎么了?”
林英又问道:“桓儿几岁?”
林嫤道:“刚满四周岁。”
林英道:“是啊,皇上与桓儿之间隔了三十八岁。你与皇上本来就是老夫少妻,皇上与桓儿之间岁数就像隔了一辈。皇上现在四十二,但是先帝只活到了五十四岁,太祖皇帝活到五十一,太宗皇帝不到五十就驾崩了。按照几位先帝的平均年龄来算,皇上恐怕会认为自己剩下的时间也就十余年了。”
平日大臣百姓对着皇帝高呼万岁,但实际上又怎么可能会有人能万岁,哪怕皇帝也不能,皇上自然也看得清楚。
林英继续道:“桓儿才四岁,恐怕到皇上……”林英顿了一下,没有将剩下的“驾崩”两个字说出来,继续道:“……那时桓儿也才刚二十出头,皇上必须要在活着时候让桓儿坐稳西北,因为到了新君继位新君未必会有这样的胸怀让桓儿去手握兵权。所以皇上会觉得时间不够,他必须要让桓儿快点成长起来,让他早点握稳兵权。也因此,皇上对桓儿便显得有些揠苗助长了。”
林嫤脸上沉默起来,过了好一会,才道:“皇上会不会想得太远了,皇上才刚四十出头,正值壮年,就想到以后的事情上了。先帝们只活到五十多,未必皇上也只能活到五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