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继后守则(524)

作者: 梅雨知时节 阅读记录

林嫤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只觉得头疼。

轻轻的按一按太阳穴,好一会之后才又开口道:“查一查吧,应是中间有人挑拨。”

太子妃对这个孩子是没得说的,可说是视如己出,而萧长宗自小也一向与太子妃亲厚,中间若无人挑拨,不至于如此。况且当年小崔氏的死虽不能说与太子妃毫无关系,但说是太子妃害死的也太过了,顶多只能说太子妃看着小崔氏自己作死没有出言提醒,袖手旁观而已。

外人都只知道小崔氏是难产死的,知情的人则被下令封了嘴,有谁敢这么大胆子来挑拨太子妃和皇孙的关系。

穆清道:“太子和太子妃已经私下里查了。”

穆清又道:“因为长宗皇孙对太子妃出言不逊的事情,太子将长宗皇孙打了一顿。太子气在当头,打得有些重,如今还躺在床上养伤。太子的意思,这一批长宗皇孙就不去了,等下一批再去。”

林嫤听着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除了在宗亲里面推广种痘之术之外,皇帝渐渐下令在勋贵臣宦之家中也推广这种医术。并在贵族之中,渐渐往百姓之中推广普及。

皇帝命大张小张两位太医开办医学,招收全国的大夫,免费传授种痘之术。皇帝还命在全国各地之内建造痘屋,用于在给百姓接种痘种的时候使用。且百姓接种痘种的所有费用,全有朝廷承担。

皇帝甚至打算朝廷每年的用度中,专门拨出一些银子来,用于种痘之术的推广。

长坤宫里,慕枝笑着跟林嫤道:“越国公府的晟少爷和娉小姐也都种痘成功了,还有武国公府和靖勇侯府的小娘子和小少爷们,年纪大些的都已经去种痘了。”

慕叶端着点心走进来,笑着跟林嫤道:“两位张太医倒真是办了一件好事,这种医术推广出去,多少百姓受益。两位张太医的这些功绩,以后可是要名垂千史的。”

穆清也道:“也是因为两位张太医胆子大,种痘之术始终是有危险的。他们说服娘娘和皇上让几位小殿下接受这种技术,万一失败可是全家掉脑袋的。他们算是将全家的脑袋都挂在裤腰带上来做这件事,要是别的太医,可未必有这样的胆量。”

慕兰笑着道:“所以说,两位张太医以后名留千史,也是应该的。”说着又对林嫤道:“娘娘啊应该跟皇上说说,以后给两位张太医立碑建庙,让后人都晓得他们的功绩。”

林嫤听着半玩笑半认真的笑着道:“好,我跟皇上说说。不仅给他们立碑建庙,还让人给他们写传。”

不过推广种痘之术的过程中,却也不是一直顺利。

这种通过古籍上记载的医术改良过来的种痘之术,虽然已经大大降低了痘种的毒性,但始终还是存在一定危险的。

最终静宁长公主有个小孙子在种痘的过程中,没能熬过去,最后死了。

最后静宁长公主撑着五六十岁的身体,拄着拐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走到皇帝跟前来,大骂张太医所推广的种痘之术是骗人害命的把式,张太医为了邀功欺君罔上,枉顾人命,要皇帝将张太医全家落狱抄家。

皇帝好不容易将她哄走了之后,将张太医召了过来,询问他具体的情形。

张太医此时脸上有些发白,一颗脑袋只觉得摇摇欲坠,看着皇帝的目光是灰败的,但还是忍不住解释道:“……臣向皇上说过,种痘之术仍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并非百分之百能成功,年纪过小者和身体虚弱者不能强用。静宁长公主的那位孙儿只有五岁,且是难产,天生不足。臣替他检查时,已经跟长公主明示,其不宜接种并拒绝了接受。但不曾想,长公主将臣大骂了一顿之后,却另外去找了杨太医,让杨太医给其孙儿种痘,最终……”

张太医叹了一口气,最终跪在地上匍匐在地,哀求道:“臣有罪,不敢祈求皇上赦免。只求皇上看在臣多年忠心的份上,饶过臣的家人和侄儿一命。”(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二章 母子离心

皇帝看了跪在地上的张太医几眼,最终道:“你起来吧,朕还没说定你的罪。”

张太医脸上一动,有些不敢相信的抬眼看着皇帝。过了好一会,才道:“臣谢过皇上,皇上万岁。”然后才拍了拍袖子站起来,立在一旁。

皇帝又问张太医道:“至今接受种痘的有多少人,成功了多少人,死了多少人?”

张太医回答道:“至今接种的,一共有三百二十七。一共死亡了四例,其中一个就是静宁长公主的孙儿,另外三个则是普通的百姓。”

皇帝又问道:“若是染上天花,死亡率是多少?”

张太医听着顿了一下,最后还是拱手禀报道:“若是染上天花,死亡的情况至少是七成到八成。”

皇帝心里算了一下,死亡七成到八成,和三百多里面死四个人,皇帝觉得这个险还是值得冒的。

皇帝道:“朕先不罚你,但你的罪朕先记着。朕命你继续推广种痘之术,并继续潜心研究降低痘种毒性的方法。你若成功,将功补过,你若失败了……”皇帝有些严厉的看了他一眼,继续道:“你提人头来见。”

张太医连忙跪下来,道是。

而此时延庆宫里。

太子妃自然也听到了静宁长公主的孙儿没有熬过种痘最后死了的消息,然后心里叹了一口气。

她去了太子的书房见了太子,然后跟他商量道:“送长宗去种痘的事,是不是要缓一缓。臣妾听说,静宁长公主的孙子没能熬过去,死了呢。”

萧长宗被太子打出来的伤现在已经痊愈了,太子对自己的儿子毕竟是有分寸的,看起来狠,但其实都只是一些皮外伤,在床上静养了两个月就全好了。

伤好之后,太子自然就该考虑送他去种痘的事情了。

太子闻言放下笔,抬头看了太子妃一眼,然后道:“你不是已经看到了,沅儿澜儿滢儿和长业都已经种了痘,不都熬过去平安的回来了。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太子妃着急的道:“可是,万一像静宁长公主的孙子一样呢?”

萧长宗虽然这些日子跟她有了嫌隙离了心,但毕竟是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也是自己和崔家唯一的指望,太子妃绝对不希望他有任何的闪失。

太子抬起头来,眼神有些严厉的看了太子妃一眼,然后开始缓缓的道:“昔年前朝仁宗时,有两个看重的儿子,在储位上犹豫不决。两个皇子亦是相争不断,想要被立为太子。但最终仁宗却选了小儿子为太子,你知道为什么吗?”

太子妃没有说话,只是垂下眼。

太子继续道:“就因为小儿子出过天花且熬了下来,而长子却没有出过天花。”

一个王朝想要长盛不衰,最重要的一个是要保持朝政稳定,不能频繁的进行朝代更替。出过天花且活了下来的人,至少在人们的心中,他的生命力更强,会比没有出过天花的人活得更长久。

上一篇: 魂师撞上兽人攻 下一篇: 金牌芳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