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继后守则(577)

作者: 梅雨知时节 阅读记录

桓小皇子眼睛一转,将碟子里的橘子移到皇帝前面,笑着讨好道:“父皇,您吃,您吃。”

皇帝看了他一眼,在他脑袋上拍了一下,然后拿起已经签好签子的橘子吃了一口。

桓小皇子又说起道:“对了父皇母后,我什么时候可以搬到王府里面去?”

林嫤虽然理解桓小皇子有了自己可以当家作主的府邸之后总是会很高兴的,但听到他这样着急的想要搬过去,林嫤还是伤心了,忍不住道:“宫里的房子有钉子吗?让你这么住不了。”

桓小皇子一见林嫤生气,连忙挪过去揽着林嫤的肩膀,撒娇道:“当然不是,母后,我只是想去试一试,我在王府住不住得惯。”说着又道:“儿子知道母后舍不得我,我以后还是会天天进宫来看你和父皇的吗。”

林嫤不高兴道:“说来说去,你还是想早点搬出宫去。”

桓小皇子一看没辙,连忙转头去看皇帝,示意皇帝赶紧帮他说两句。

皇帝看着笑了起来,不过到底舍不得儿子受责难,于是岔开话题道:“承正和承刚兄弟也快到京城了,大概明天就能进京。”

林嫤一听“哦”了一声,果然被这个话题吸引了过去,道:“那可好,我也两年多没见承正和四哥了。”

皇帝笑着道:“你这两位兄弟倒是有意思得很,人还没回到京城,告老还乡的折子倒是先到了朕的案前。年纪轻轻的,一个才四十出头,一个连四十都还不到,就跟朕告老还乡。他们可这是羞了那一帮七老八十还蹲在位置上不肯挪坑的老臣。”

林嫤笑着道:“四哥和承正为皇上镇守西北多年,如今也不过是想在家里享享天伦之乐罢了。皇上自己想想,这么多年了,四哥和承正留在家里的时间有多少,更别说承欢父母膝下了。儿女更是远离身边多年,父子父女感情生疏。”

皇帝哼道:“你少拿这些话来当说头,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林家在想什么,朕没这么无情,卸磨杀驴。”

林嫤捂着嘴呵呵笑道:“皇上说的什么话,皇上自然是仁慈圣明的皇上,是承正和四哥想早些享受儿女清福,承欢父母膝下。皇上就算看在他们多年劳苦的份上,也请成全了他们这份心情。再说,承正和四哥多年征战,身上也留下了不少旧伤,须得休养。”

皇帝摆了摆手,道:“我不会准了他们的请辞折子的,西北还需要他们,桓儿也还年幼,须得他们的辅佐。”

林嫤知道这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成的事,笑了笑便也不再多说。

到了第二日,林承正和林承刚领着大军班师回京,大军驻扎在城外,林承正和林承刚领着几名副将则进宫面圣。

林嫤知道林承正和林承刚回来,显得十分高兴。

林承正和林承刚在勤政殿见完皇帝之后,来了长坤宫见林嫤。

兄弟两人进来之后,见到林嫤,双双扑通的一声跪在地上,滋味复杂的喊了一声:“娘娘……”

林嫤有些激动,连忙亲手将他们扶了起来,道:“快起来快起来。”

说着将两人都仔细打量了一会,两人现在都是三四十岁的人了,留起了两撇胡子,眼角也有了细纹,看起来像是那么一个老成和胸有丘壑的将军。

林嫤笑着道:“都黑了些。”

林承刚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林承正则是笑着道:“姐姐还是一样的年轻……”

同一时间,在延庆宫里。

太子妃听着外面热闹的声音,延庆宫的宫人也都在谈论今日班师回朝的大军。

太子妃觉得有些心烦气躁,自从她小产之后,就得了一个心跳过速的毛病,人容易烦躁。

太子妃问正在泡茶的叶桑道:“外面都的宫人都在干什么?”

叶桑回答道:“林家的两位将军今日进宫,宫人们都想去目睹一下两位打了胜仗的将军的风采呢。”延庆宫的宫人自也不例外。

太子妃抚着胸口,而后叹道:“林家如今到是风光,林家兄弟帮皇上打下了西北关外四大部落,开疆扩土,这功绩在史书上都是要记上一笔的。难怪连太子殿下和皇上都要在承天门外亲自迎接他们。”

叶桑听着有些尴尬了一下,她自然是知道太子妃在想些什么的,放下手里的小壶,笑着道:“咱们崔家也不差,侯爷和世子爷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年年不也有功绩见书。”

太子妃摇了摇头,道:“崔家怎么能和林家相比,崔家在西北打的是一些毛贼,不过是时不时的一些小战,为过往的商船护航,林家在西北却是接连四场大战得胜。父亲和兄长在西北虽然也劳苦功高,但文武百官却不会拿崔家的功绩与林家的功劳相提并论。”

说着又是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八章 论功行赏

皇帝从长坤宫外进来,将手里的折子放到林嫤的跟前,然后道:“看看。”

林嫤有些奇怪,抬起头来看着皇帝,问道:“这是什么?”

皇帝坐到榻上,脱了鞋子盘腿坐到榻上,一边道:“你两位兄弟写的请功折子,这道折子可有意思的很。”

西北大胜,现在打完仗之后自然就是论功行赏。可是这功劳应该怎么分,却应该先由领兵的大将先列一份名单,写一道请功折子,然后再在朝堂讨论,最后定下行赏的方案。

林嫤一边讶异一边打开折子来看,重点看了折子下面所列的名单。

林承正和林承刚的折子里面,并没有将自己的功劳放在首位,也没有将桓小皇子的功劳放在首位,排在首位的是林家本家一个已经战死的堂叔,排在第二位的是陈凌,排在第三的才是桓小皇子,林承正和林承刚将自己放在了第四位。

其实不管怎么算,这四场大战里面,林承正和林承刚的功劳都应该是最大的,桓小皇子在最后一场对战吐鲁番汗国的战役中功劳也不小。

但是林承正和林承刚既没有将自己放在首位,也没有将桓小皇子放在首位。放在首位的反而是一位战死的将军,偏偏这名将军又姓林。

听闻陈凌在几场大战中功劳也不小,打仗的时候想要出头都是论军功,所以陈凌这几年上升得极快,他领军打仗又有自己的一套,狡猾多变和擅长以少胜多,又明白为人处世的一套,军中许多年轻的将士都服他,所以在军中也渐渐有了自己的威望。

而最重要的是,他今天才刚二十。年轻就是本钱,所以前途不可限量。

皇帝道:“但年将陈凌留在西北的时候,倒是没有想到他还有这等本事。”

陈凌虽然是罪臣之后,但皇帝想来包容有本事的人。杀伐征战的好手,皇帝还是珍惜的。

皇帝又道:“陈凌是跟着你林家本家的一位堂兄拜师学艺,算来也算是你林家的门生。桓儿说,最先找到他将他从沙漠里带出来的也是陈凌,倒是应该找个时间见一见他。”

上一篇: 魂师撞上兽人攻 下一篇: 金牌芳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