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好像与沈清和以往经历过的都差不多,大同小异,他也没有什么可惊讶要到处逛的。
在首都待了几天,没有人能车出来,他们只能奔魔都而去。
不愧是东方明珠,比首都更加的繁华。三个乡巴佬,有两个张大嘴巴,看个不停。
接连几天,沈清和带着两人到处奔波,还真让他找到三台机械能用的零件,算是大功一件。
今天是最后一天,沈清和带着那两位大清早的直奔淮国旧。
来一趟,不能白来。“到了看清楚再买,别没有听清楚就乱喊。”
“知道了,早就听人说起过,淮国旧的衣服鞋子还有很多商品全是不要票的,我来的时候好些人都给了钱还有票,让我带东西。”郝干事有个很长的购物单,全是关系好的一些战友家属托他代购的。
林大海也准备拿出自己带的全部钱,给妻子孩子还有老人带些衣服鞋子,还有家里需要的商品回去,淮国旧的还有各种二手商品,各种名贵家具,还有钟表,手表,乐器,真皮貂绒大衣,首饰等等都有。
沈清和与人争抢半天,买起了家里大人孩子需要的衣服鞋子袜子,居然还让他遇到了布匹,也买了一匹,又去到进门的左手边,买了两台二手的收音机,都是很便宜的那种二手,别人是修不好的,可是他可以。
回去自己修修就成,二手的坏了的手表,也买了几块,便宜到不行,林大海在一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拉着沈清和问,“小和子,你咋全买那些坏到修不好的手表?”
“我会修啊。”
他也不是傻瓜,都是检查过的,如果他真修不好,他也不会买。
他还买了一台淮国旧师父修不好的照相机,顺带悄悄的买了好些给胶卷。
淮国旧从开店门开始,人就像潮水一样涌进来,店内也是人满为患,全是人。
卖钟表的地方要好些,人比较少,不算很挤。
三人在淮国旧消磨了大半天的时间,又去到商场买了几包大白兔奶糖,家里有外甥,还有连里同事家的孩子,也需要买些好点的软糖,带些回去给他们,遇到了发两个。
沈清和趁两人四处逛的机会,自己夹杂了不少私货,一起带回去,机会难得。
剩下的机械没有找到零件,回去看怎么办,沈清和想来应该是拆一两台或者三台机械,给其余的机械凑零件。
在几个地方逛了一圈,沈清和除了找零件,还打听了一圈国内自己生产的一些农用机械。
他全部记录在本子上,优劣势,以及价格,全部有记录。
不枉他跑了三个城市,回去也能给团里交差,开始他做记录的时候,那两人都不明白。后来慢慢明白了。
三人提前给团部,连里发了电报,说他们回来的时间。
等他们回来,那个军.干.所已经有人进驻,开始工作,只是一些要来住的人暂时还没有到。应该不久就会到,可是黑岩鱼机灵不好抓也不好捕捞,已经有无数的人实验过。
干所内的人一筹莫展,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些目前都不关沈清和的事情,也不是一条也不抓不到,只是不好抓而已。
他的工作依然如故,整日的忙碌他那点事情,真的如他所料,拆了三台机械,给其他的机械用。
其余不用的部位,还得好好放着,为以后备用。隔上一段时间,就得保养一下,免得彻底坏掉不能用。
猫冬后,维修连可以室内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学习,提高技能。
秋猎时,沈清和为维修连猎来不少野物,让他再次出了一次风头。让邵洋气的不行,最可恨的是,还让他找不到可以攻击的地方,家里根正苗红,本人优秀,上班的时候从不犯错。
邵洋气的无从下手,暗恨不已。一口气一直憋着,憋到死也没有发出来。(这是后话)
猫冬开始,沈清和还负责教大家一些技术。
一边修一边结合理论给他们讲解。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下班,下班。”指导员拍手让大家下班。
“不过,小和子你留一下,有事找你。”
指导员单独留下沈清和。
“有事吗?指导员。”
“有点事,你也知干所内还有几位老首长住着,他们的伤很重,吃了你发现的黑石鱼(已经被命名为此名),已经有了好转,只是现在河面上都冻着,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再能捉到那些鱼?”
指导员也是没有办法,干所的领导已经求到团部去了,团部让他与曾连长帮忙解决,他能咋办?只能找小和子帮忙,之前是他先发现的鱼,也是他最先试验吃的。
想来应该是有办法的。
苦笑一下,不知道说什么好,“指导员,大冬天的就是挫开冰面,有个窟窿,我也不确定那底下就有黑石鱼,万一就算有,我也不确定就能捞上来,您这不是为难我吗?”
指导员何尝不知道呢,又不是在南方,一网下去可能还有机会捕捞到。
“要不你试试,弄不到不要紧,关键是要试两三次才行。”
“行,我听指导员的,去试试。那后面讲课我就不来了。”
“行,不讲课,未来几天你的任务是弄到鱼。”
夜晚,沈清和回到家里,炕是暖乎乎的,肯定是大姐二姐下午谁来给他烧的炕。三姐不行,挺着大肚子不方便。
从魔都回来时,他带了老多东西,三个姐姐都有了旧手表,全是他回来后在家里修好送给他她们的。
可把五连与维修连不少家属羡慕的不要不要的,都说她们三福气好,有个好弟弟。
姐三高兴的很,但是也知道低调,不停的说,几块钱的表,大家都买的起,只是没有那个技术会修,也就是自家弟弟会修表,才给她们母女四个买了坏手表。
确实手表不贵,有两位证人呢,只能说人家有技术,这个就厉害了。
也正是没花什么钱,才更让人羡慕,两个连的人,都羡慕的很。林大海与郝干事也得了好处,他也买了两块坏掉的手表,也是沈清和点头说能修的。
沈红玲三姐妹还被小弟送了不少好东西,有衣服鞋子还有没人一瓶擦脸霜,还有孩子们的衣服鞋子玩具。就是他们的丈夫,沈清和也没有忘记,价格便宜,可是他们这地界也没有啊,花钱都买不到。
一家至少花了沈清和二三十块钱,沈清和知道他不可能每次出去都给姐姐们这么送礼物,也就是第一次才这么送,以后出差最多一家送一袋糖果。
加上这次主要是要给怀孕的三姐送,另外两个姐姐除了没有孕妇补品,其余的也不能少,要不会留下小疙瘩。
六月,最高领导批示,这些转业官兵垦荒的农场正式改建为生产建设兵团。依然在军队的序列中,只是在七五年重新改为农场,正式退出军队的序列。(后话)
沈清和也发了全套的军装,他知道再过两三个月就有知青来到兵团,五连也会进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