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有金手指[快穿](226)+番外

此回一别,估计再难有机会来威西。

夫妻俩一人抱着一个孩子,大儿子沈涵已经快四岁,小儿子沈轩两岁,小小人儿最喜欢跟着外祖父去军营,看武将操练。

袁蔓蔓如今的一颗心除了孩子全扑在夫君的身上,夫君待她的好,她全记在心中。

看着夫君别离时的难过,袁蔓蔓轻声细语安抚夫君,“别难过,有机会再回来看看。”

“但愿有时间有机会。”

“会有的,等孩子们长大,我陪你回来看看。”袁蔓蔓的身体比普通人健康很多倍,她自己也感觉到身体确实非常好。

“好,我们一起回来看看。”

离开威西,沈清和直接升迁回京城,再不回去,皇帝也受不了亲妹妹的抱怨。

如今的威西人民,即使在干旱年间也赚了不少银子,靠着种红薯与土豆没少赚,前两年,沈大人又开始教他们种植长绒棉,以后也是来银子的道。

如今的威西,即便经历了干旱,却比往昔繁华不少。

回到京城的沈清和,整理好府中的一切,第一时间带着妻儿和礼物来到永安侯府,七年的时间,他从没有回来过。

在萱草堂见到祖母,七年的时间,没有给她老人家增添任何岁月的痕迹,全是因为有沈清和送来的补品还有自己动手做的养身丸。

沈老夫人不管屋中其余的人,紧紧拉住大孙儿的手还有重孙孙的手,“瘦了,别以前清瘦许多,回来祖母给你好好补补。”

小重孙孙依偎在老祖的怀里,小声的说,“老祖,还有轩轩(涵涵)也要补补。”两个小家伙第一次见老祖,但是一点也不谄媚,很自然,就像是养在老祖的身边一样。

“好,都补补。”老夫人就喜欢孩子们对她的自然亲近,很不喜欢孩子得到父母的嘱咐,抱有用心的亲近她,她一身经历过多少事情,谁是真心谁是假意,一照面她就能看出来。

为什么她那么疼大孙子,除了孩子是在她身边养大的外,最主要的是,孩子对她这个祖母是真心的亲近,不掺杂任何功利之心。

当初小小年纪,在外面吃到任何好吃的点心,饭菜后,这孩子都会再想办法弄上一样的带回来孝敬她这个祖母。

每次见到自己吃上他带回来的好吃的,孩子就咧着嘴一直乐,连着会高兴好些天。读书时也会更加用功。

沈清和也没有忽略父亲,与嫡母问好以后,和父亲说起话,言语中全是关心和体贴。

“父亲,平日里没事就去儿子府上住几天,让儿子也孝顺孝顺父亲。”真诚的邀请着眼前的男人。给了原身生命,虽没有多管原身,可是人家也没有短缺原身啥,反而给了他富贵生活,偶尔心情好遇见原身,永安侯还会给原身银票,让他存起来,以后花。

可能永安侯也觉得夫人不会给庶子额外的什么,也可能知道那是个不容人的。其实沈清和能理解嫡母的不容人,看着丈夫和别的女人生的孩子,大部分女性都做不到慈爱吧。

他不求嫡母的慈爱,但是害原身的性命,就很过分了。使些小手段他也觉得没啥,害及他人性命,就不是一般的不容人的问题,是心狠手辣。

第122章 倒霉庶子(13)

傅氏捏紧手帕, 恨恨的瞧着那一家子人在老虔婆还有那不中用的男人身边卖乖,心中恨的紧。可是小崽子如今已经不是她能随意捏圆搓扁的人, 自己为了三个嫡女还有唯一的嫡子也只能装鹌鹑。

沈清和的归来,永安侯府所有人都羡慕的很,个个都在想他的命真硬。

居然能活着回来,多少去到威西城的官员, 都尸骨无存,惨兮兮的死在边关, 他不但没死还立了大功。

人比人真是能气死人。

不管别人心中怎么想, 沈清和一家四口, 当晚吃过晚饭后,翩然离去。

祖母已经答应过去威远侯府住上一段时间,沈清和正想趁机给祖母调理一下身体, 让老人长命百岁,健康长寿。

威远侯府, 从主子回来以后, 一直低调的很, 紧闭门户, 除了关系极好的人家设宴,其余的人家一律拒绝,说是好些年没有回京城, 想一家子团聚,在一起多陪陪家人。

理由貌似还行,众人也不好说什么。

回到京城, 沈清和进礼部任职,他自己选的。

再重要的位置没必要,他现在在清水部门历练历练,升升品级,过几年再动,如今还是低调些的好。

他看了皇帝的气色不怎么好,夺嫡愈演愈烈,还是做个纯臣的好。

皇帝对于沈清和的选择,了然于胸,他没有说什么,他也不愿意亲妹妹一家参与到夺嫡中,他如今更欣赏沈清和。

躲过夺嫡,在不少勋贵重臣被牵连时,沈清和稳步高升,新帝还是原来的太子,大家都以为太子不敌瑞王时,没想到皇帝出手帮了太子。

夺嫡到最后,胜利的还是太子,也是,皇帝亲自挑选的太子,只要他不出大错不造反,皇帝怎么可能轻易放弃他,而且还是元后之子,身份尊贵,且是一般皇子可比。

有他压着,其余没有争赢的皇子,只要新帝不杀他们,日后他们就是想造反也没有好借口。

换了皇帝也不影响沈清和,新帝对他,一样器重。

不知道羡煞多少勋贵大臣,夺嫡时,开国勋贵折损大半。永安侯府因为沈清和各种告诫,才没有参与其中,堪堪保住爵位。

转眼就是几十年,沈清和一脉枝繁叶茂,子孙争气有出息,远超永安侯嫡枝一脉。沈老夫人如今已是百岁老人,白发苍苍,从八十大寿以后,她就一直跟随大孙子住在威远侯府。

如今,在京城沈老夫人可是大名人,人瑞。

沈清和也老了,致仕以后在家养养花,陪陪祖母与妻子,很少出去应酬,像他一样不贪恋权势,早早致仕的阁佬很少,基本没有。

像他这样的反而受皇帝的喜爱,又一任新帝(第三认帝王)正想提拔自己的亲信,没想到表姑父毫不迟疑的让出位置。

对这位表姑父,新帝表示很喜欢。有眼色,有孝心,有担当,还知道进退。从此恩宠不断,每次宫中宴会还有节日赏赐从没有遗漏过威远侯府与西北侯(沈清和另一个儿子)两家,还经常提到沈清和。

一生圆满幸福,儿孙孝顺,沈清和给孩子们留下可以传承的本事,百岁之际溘然长逝。

又回民国

平行时空,1936年,京都

“该死的刘老狗,居然扣我工钱,找机会弄死他。”骂骂咧咧的胡一山,拎着一根粗棍子狠狠的跺脚,气的他想打人。

摸摸瘪瘪的口袋,他回转头,又朝另外一个方向走去。

回转到市中心,走进一间绸缎庄,小伙计常二看到熟人,点点头算是打招呼,来人也不是找他的。

胡一山直接从侧门进到后面,一位年轻人端坐在书桌后,拨拉着算盘。霹雳啪啦的用算盘算着账,另外一只手一直在翻看账本,头也不抬,“一山,先坐会儿。”

上一篇: 退役宫女 下一篇: 五零六零~我是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