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有金手指[快穿](269)+番外

还别说收获挺大的,西京的有钱人不少,每天要卖到晚上八点才回他们租的仓库睡觉。

不用值班的人,赶最后一班路过南山村的班车回家。

有时候生意好起来,两家的男人都是还些天都不回家,家里的西瓜卖的很快,地里的还有一茬西瓜,估计很快就能卖完。

晚上八点半,外面想起熟悉的声音,珍珠快速的走了出来,“大哥,是你们回来啦吗?”

“是。”

珍珠等着丈夫回家,一起回婆家吃晚饭,今天是公公的生日。

早就提前说好的,要回去。只是和婆婆没有说是给公公庆祝生日。想给他们二老一个小小的惊喜。

拎着在城里做的生日蛋糕,周红军嘿嘿的傻笑着,“珍珠,你看看,我照咱爹(岳父)说的那样,定的生日蛋糕。”

“等下你儿子看到要高兴的大喊,我去姐姐那接他。”

“去吧,去吧,我等着。”

周红军站在沈家院外,昏黄的路灯(沈家自配的)下,傻笑着。

现在的日子过起来真带劲儿,有希望有奔头,每天忙的要死,可心里高兴。比以前在家里光顾着种田种地累死累活也攒不了几个钱的日子要有奔头多。

明年的日子一定比今年还好,对于妻子把地基买到岳父边上,他不反对,有啥呀。不说别人,就是自家两个哥哥,还有父母都同意,村里人的闲话,让他们说去吧。

看看以前的大姐夫吴家,那日子过得一个鸡飞狗跳,被田狐狸拽在手心,虽然待在城里,可不少事情传回村里,还没有他们几家的好过。

据说吴泽中现在赚的钱挺多的,可他们在城里也听到风声,知道他干的事情不好,以后会出事。

不过这一切都与他,与沈家再也挂不上任何关联,出事也牵扯不到他身上。

很快的,沈珍珠牵着儿子打着手电筒,手里还拎着刚才爹给她的一包好茶叶,走到小卖部的后门边,拿着自己准备好的礼物,一家三口回去。

“爸,我都好些天没看到你了?”小小的周凯如今很是粘着他爸。

儿子的哀怨与思念,周红军很受用,“爸爸要卖西瓜,等西瓜卖完,爸爸带你进城玩好不好?”

“爸爸,你说话要算话,不许骗我。”小家伙高兴的要蹦到爸爸身上去,可一向疼他的爸爸,快速避开他。

“小凯,可不能蹦,爸爸拎着东西呢?”

“我知道,是生日蛋糕。”小家伙吃过,姥爷的饭馆里有客人带着生日蛋糕来吃过饭,还给他们这些孩子都分了一块,他已经吃过好几次生日蛋糕,就是盒子也认识。

生日蛋糕的盒子都差不多,他和哥哥姐姐们早就记住了,不过蛋糕上面的奶油挺好吃的,想着想着口水又流了出来。

“今天你爷的生日,等下要给爷说吉祥话,知道不知道?”拍拍儿子的小脑袋。

“知道,祝爷爷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吃嘛嘛香!对不对?”

聪明的孩子,记住上次食客的祝福语。

“对,不过你的词语是谁教你的?”

“来吃饭的叔叔伯伯姨姨教的。”小家伙现在知道的东西真多,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

“哟,我儿子聪明啊!”

“那是,我儿子能不聪明吗?”在一边拎着烟酒茶,还有几包饼干糖果的沈珍珠骄傲的扬扬尖下巴。

第155章 重生的村花(09)

三年过去了,沈家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两边各盖两户人家, 全是一大家子的。

如今的沈家已经不做饭馆的生意。

开野味饭馆, 也就是个前期搂钱的活, 也开不了多久。

山里的猎物也得休养生息, 沈清和如今在家里就是吃饱了睡, 睡饱了吃,没事去自家的种植园转转, 偶尔带带孩子。

家里的孩子们多了,家里一天到晚都是孩子。

沈家的水果蔬菜, 还有走地鸡,全部自产自销。

家里在西京还有京城,明珠市,都开了小水果铺, 没办法开大的, 产量不够。

沈清和如今和大闺女沈珍英一起住, 地方宽敞,安静。大闺女已经说了,不再嫁人结婚,再结婚干啥,还没有现在的日子好过。

从心底他也觉得是不再结婚的好, 都有了孩子,自己能挣钱养活自己,干啥要再结婚去伺候男人,还得和一群以前不认识的人打交道, 磨合。吃饱了撑的。

刚吃完晚饭,其余四家陆续来到沈珍英家里 ,“你们咋来啦?有事儿?”

沈建国先坐下,后面的自己找地方找椅子,然后坐在一边。

“爹,我们是想问问,咱家要不要也成立一个公司啥的?”

“成立啥公司,弄那洋玩意儿就能赚钱还是咋滴?记住我的话,维护好现在是势头,咱家你们五人一人包了一座山头,连上我包的就是六座,已经够了。

手上有钱,就买铺子,买房子,买豪华地段的铺子,好好学校周围的住房,去京城,明珠市,粤州市,鹏城这四个地方买,最好就在京城和明珠市多买。

以后就靠着房子,你们几家吃喝不愁,开公司,就你们几个的脑子,能玩的过那些商场上的狼崽子还是老狐狸。

别到时一不小心,家业全给人家算计走喽。”

“不开就不开,只是在外面跑,好些旧识一直问这事,我们几个才想问的。”

“以后打消这念头,开公司也就是个名头好听,你们就是农民,一辈子都是。

出去和人打交道,直接告诉人家你是农民,是泥腿子。如果因为这个瞧不起你,你也别和他来往,也不是啥有眼光的人,即使短暂时间生意好,也不会长远。

真正有能耐的人不看这些,咱家的水果好,是伺候的好。

以后多关注种植园,少扯这些有的没的。”

“是。”

兄妹五个,都很听沈清和的话,爹不让干的事情,他们绝对不干。

无论外面的人怎么怂恿,五家都是摇头摆脑不答应。

也就是因为他们的听话,沈家一直悄悄的发财,所有人都不知道,短短十几年,沈家积累了多少财富。

在两个最引人瞩目的城市,沈清和,买地盖写字楼。

他一个人出钱买地盖楼,他的几个儿女也不干示弱,凑钱买地盖楼,经常一个小区一家一栋楼,其余的卖掉换回成本还能再赚点,他们不接受贷款,但是价格比接受分期付款的楼盘要低很多。

沈家兄妹的资金回笼快,也没有断裂过。

沈家兄妹就是房地产市场上的毒瘤,搞的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很是郁闷。

他们谁也不知道,亲爹在京城,明珠,各有一栋甲级写字楼。

沈清和买地买的早,便宜,后面建造时,大部分的材料都是他夹带的私货。节约的钱,海了去了。

如今每年那天文数字般的租金,他家子孙一辈子都花不完。

至于那位重生的田家女,没有过上亿万富婆的生活,反而被抛弃,因为她无法生孩子,一辈子都生不出来。

上一篇: 退役宫女 下一篇: 五零六零~我是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