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有金手指[快穿](467)+番外

“有事吗?”

声音不冷不热,他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太冷显得绝情,太热情又会给对方希望。

“有事,帮我提提袋子,沉死了。”

“不好意思,我还有事,没空。”想也不想就拒绝了,提袋子,真以为别人都跟她似的那么闲。

“你能有什么事,一个当老板的,有啥事这么忙?”

“如果不是我忙,您之前的二十年能过的那么舒适吗?现在能到处逛街不用赚钱吗?”

对于前妻,沈清和不想多来往。既然已经离婚,两人还是隔着些距离的好。

前妻从结婚以后就没有工作过,一直在家带孩子。她越来越不知道赚钱的辛苦,反而花钱没有什么节制。

说完,他转身上车,启动车,一溜烟的就离开了商场的地下车库。

蔡美芬气得咬牙切齿,恨不得一脚踢死刚才气她的狗男人。

原地狠狠的跺了几下脚,然后气的把东西放进车里,转身又进了商场,看来是还要继续买。

离开的沈清和又进了不远处的一家大商场,买了不少水装上车,进到负一楼的药房买了一些常规的感冒药,跌打损伤药,还有一些消毒的,以及一些不用处方就能买的药,细心的分成几份。

一家一份吧,是他的一点心意。

倒不是老人家的儿女们不舍的,只是没有想的那么细致。

后面的座位上放着行李,还有十几盒粽子。

下午三点到家。

家里坐了不少老人,他数数人头,不愿意搬走的老人们都在沈家。

“爸,你们干啥呢?开会啊?”沈清和提着行李还有自家的六盒粽子。

“嗯,都搬走了。如今只留下咱们八户人家。咱几个老头子商量以后轮流担水的问题。”

重感冒已经好了的乔大爷,精神饱满,正坐在沈家的客厅沙发上,安排担水大事。

“哦,那大爷叔叔们商量吧!我还得搬东西。”

“去吧,去吧,忙你的。”

赶蚊子一样赶走了拎着东西的沈清和,拎着东西回到自己的房间,放下行李与几盒粽子。

然后回到车边,一盒粽子搭配一个小药箱,里面装的都是老人们常用的药,治感冒的,治拉肚子的,治跌打损伤的,还有几种老人病的用药,用黑色的笔都在盒子上写好,治什么病,一天服几次,一次几粒。

他全部写的清清楚楚,就是创口贴也一家准备了两小盒。一般情况下够用了。

一共七套,刚好几位老爷子都在自家开会,沈清和两套两套的拎进去,“大爷叔叔们,后天就过节了,我给每家都准备了一份礼物。

一盒粽子还有一个医药箱,都是家庭常用药,每个药盒上都有写是治什么病,一日服几次,一次服几粒。看不明白就别吃。或者问眼神好使的,看清楚了才能吃,知道不?”

“知道了,和娃有心人啊。”乔大爷几人接过一盒粽子一个医药箱,感谢道。

“是啊!”

几位老爷子附和道,他们的儿女也买的起这些,可就是没有想到这些。

送完东西,沈清和去到菜园,老太太真的在菜园子拔草。

“妈,我回来啦!”

老太太弯着腰蹲在地上,抬起头来,用手照在眼睛上面,“老二?”

“嗯,是我。”沈清和走过来蹲下来,然后帮忙拔草。

“咋回来啦?”老太太没有想到老二才隔一个多月又回来了。

以往很少这样,这是咋的啦。老太太有些担心,不会是老二出了什么事吧。

拔草也拔的心不在焉,还不小心把一株苗给拔了。

“妈,咱回去吧。我饿了。”

看着老太太那心不在焉的样子,沈清和很无奈,不知道老太太一个人脑补什么。

村里愿意搬走的全部搬走喽,真的只剩下一些老爷子老太太住在山岗上。

“行嘞,回家,给你做臊子面吃,打小你就好这口。”蹲久了,老太太站不起来,扶着儿子的手才缓缓站起来。

“妈,我想在咱家隔壁再弄一个大院,弄几间窑洞,以后也好常回来看看您和我爸。”

沈清和先和老太太说说,隔壁有很大一块地方,适合他再弄一个大院。

“做啥再弄窑洞,咱家的窑洞多的是,小翔成家生子以后再回来都有地方住。”

第258章 第一村(04)

老太太不明白二儿咋又要盖房。

“妈, 老宅给老三,我在边上再盖就是, 以后省的兄弟之间闹意见。”

就在刚才思绪间,他想回村发展,多的是不值钱的荒地,他承包下来, 种果树,种药材,养羊,做啥都赚钱。

比在城里陪人家喝酒的好,原主以前不但要喝酒还得装孙子。

说实在的,那滋味不好受。

贸易公司可以继续远转,但是他的重心以后转回来。还有贸易公司以后服务的对象就是他承包的地。

以后他会种出最好的农副产品,最好的经济作物, 也会把上岗村植上树,把上岗村变成一个绿色的世界。

一个绿色世界, 应该是老爷子们希望看到的。

越想越兴奋,他甚至有些激动了。

“闹啥意见,咱家的房子都是你花钱弄的,再说了老三在镇上已经有了房。他不喜欢住在村里, 这房子他也不稀罕。”

老太太不觉得老三会和二儿争老家的窑洞。

“妈, 老三不稀罕,但是我也不能争,我还是想自己在隔壁新弄几间。”

“行吧, 你要弄就弄,等下去找找乔主任,说一声,办个证。”

“嗯,知道了。”

夜晚,一家三口与海州的沈宇翔视频完以后,沈清和再次和老爸说起这件事。

“真愿意盖房住回来?”老爷子听了高兴啊!老二愿意回来常来常往,他开心开心极了。

“嗯,明天您要是没事,陪我去乔大爷家,我想顺便问问咱村那些地的事,我想承包一些地,也许我会常年住在村里。”

“承包地干啥,没水啊。咱这地儿雨水也少,地里的收成少的可怜。”老爷子这不赞成,不能让老二挣的那些钱打水漂。

“爹,我指定不会做亏本买卖,就是亏本也就是一年的事,以后肯定会挣回来。”

“那行,你自己琢磨吧。明儿一早咱爷俩找老乔去。”

老爷子不多劝,自家老二沾上毛比猴都精,指定不会做亏本买卖。

盖房也行,兄弟俩一人一座院,以后也不会争的打架。他也是过来人,知道有时候兄弟间争家产,不全是为了钱,有的就是为了一口气。

都是一个爹一个娘,凭啥你多得,凭啥我少得。

有时候某一方无意中的一句话,就会激化矛盾,一辈子都不见面,就如同他的亲弟弟。

至今也不回上岗村看看,他一直觉得爹娘偏心自个儿,对他不好。可他知道,爹娘给老弟的是家里全部的钱财,只是把那摇摇欲垮的窑洞给了他,家里的钱,全留给了老弟。

可就这样,老弟还不满意,认为爹娘偏心眼儿。他真是冤死了。

上一篇: 退役宫女 下一篇: 五零六零~我是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