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姨娘一直在谣言后面推波助澜,这谣言在于府是愈演愈烈。三姑娘陈明明原本就不是个性子爽朗的人,这段时日真是受尽了相公的冷落,婆婆对她也没有好脸色,虽然妯娌们没有落井下石,但是也不会帮她什么,谁愿意因为一个娘家即将落魄的弟媳去得罪婆婆。那是不可能的。
她的日子过得如何,可想而知,就是底下的奴才都欺负三姑娘陈明明,吃的菜都是不好的,或者是别人挑剩下的。
小海子上门的时候,三姑娘带着儿子躲在自己院子里教孩子描红。一个三岁大的小姑娘,有一对长得像镇国公的浓眉大眼。
小海子上门,吓着了门房里面的人,赶紧向夫人禀报,还要派人到衙门通知老爷回来,皇后娘娘宫里来人了。
“夫人,夫人。”丫鬟轻声叫了几声,于夫人才听到,她和琴姨娘正亲亲热热的说起娘家的一些事儿。
“怎么了,有事儿?”于夫人诧异的看着自己的大丫鬟杏芝。
“回夫人的话,皇后娘娘的宫里的海公公来了,点名要见五少夫人。”
“来了就来了呗,有什么大不了的。”于夫人这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只是没有多大一会儿就反应过来了,就是不受宠这时也是皇后,大腿也比自己的粗,还是要毕恭毕敬的迎接天使。怎么说也是代表皇后娘娘的。
“快,让大少夫人和其余几位都赶到前厅去。”反应过来的于夫人赶紧吩咐。
“是。”
陈明明被通知之后,带着女儿于敏一起梳妆打扮,“母亲,是大姨派人来看母亲和敏儿的吗?”
小姑娘已经知道很多事,列如自家有个住在大房子里面的大姨,这是母亲告诉她的,还有很厉害的外祖父,每次父亲去外祖家都有些害怕。不过她不怕,外祖父和外祖母对敏儿都很好。可喜欢敏儿了,她也喜欢外祖家里,比自己家好多了。大家对她都很好。不像自家,有人笑她,说大姨连累了自家。她不懂,大姨都不和自己家住在一起,怎么就连累了自家。都是坏银,敏儿不喜欢她们。
“是啊,是大姨派人专程来看敏儿的。”陈明明仿佛看到了希望,大姐叫人来看自己,是不是大姐也记着自己。她最近也听人说了一点外边的事,知道大姐现在没有外边传的那么失宠。
“好耶,敏儿也想去看看大姨。”
“那可不行,大姨现在在养身体,暂时是见不了人,以后才能见人,到时再去看大姨好不好?”成亲几年陈明明就只生了一个女儿,那琴姨娘反而生下一个庶长子,出嫁前嫡母就和她说过,不管相公怎么宠爱姨娘小妾,千万不能让姨娘小妾在自己生下儿子之前生下庶长子,这是乱家的根源,以后会家宅不宁的。可是她性子绵软,哪里管的住相公。
加上琴姨娘在婆婆和相公面前挑拨,自己就稀里糊涂的败下阵来。让琴姨娘生下了庶长子,接着就有庶女,庶子。她成亲这几年真是老了很多。
“好吧,敏儿听话,以后再去看大姨。”小家伙歪着脑袋,点点头,很有小大人的样子。
于府被小海子的突然造访弄的一团糟,陈明明母女俩一出来,小海子就摆脱于夫人的细心照顾,站立起来,很是恭敬的样子。“这位是三姑娘和皇后娘娘经常惦记的敏儿姑娘吧?”
小海子的瞬间变脸,把其余的人吓得一跳,这变脸也太快了吧?刚才和咱们说话的时候,那是爱答不理的,这时候像看见主子一样恭敬,真不愧是宫里面的人,这变脸的速度真是快。
“是,见过海公公。”要知道陈明明的相公现在还只是个秀才,好几年了一直还只是秀才,到镇国公府提亲的时候刚中秀才,这时还是秀才,一点长进也没有。
还没有官职,见到小海子虽然不用见礼,可一个白身在小海子这种有品级的公公面前,说话还是需要注意的。
“三姑娘,快别折煞奴才了,前段时间娘娘一直吃不好睡不好就没有精神顾着几位姑娘,这不娘娘这段时间身体好了许多,就想起来让奴才出来看看几位姑娘,顺便让奴才传话给几位姑娘,这月二十那天,让三姑娘带着敏儿姑娘进宫陪娘娘说说话。还说一直还没有见过敏儿姑娘,让您千万要带上。”
陈明明哽咽的点头说道:“嗯,一定会带上敏儿给娘娘看看的,还请海公公带问好。”
“是要看大姨去吗?”敏儿仰着头,好奇的看着小海子。小海子觉得这孩子蛮有意思的。点点头,看着敏儿笑了笑。
“三姑娘,这里还有娘娘赐给您的一些礼物。”
“这如何使得?”
“使得,使得,娘娘说了是她这个当大姐送给自己家妹子的一份心意,还有因为她让自己妹子在婆家受委屈了,希望三姑娘别把一些起子小人放在心上,等过段时间娘娘会帮三姑娘出气的。”小海子说完还特意的看了屋子里面的其他人,那双利眼看得屋子里面的悄悄颤抖。
作者有话要说:“哇哇哇”大哭,泪奔求评论和收藏!
第319章 传说中的皇后10
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说啥, 皇后受宠与否也不是她们在人前能非议的,一盘的东西呈上来后, 小海子还特意说了一句:“三姑娘, 娘娘可是说了,这些东西都是小意思送给自家妹子把玩的, 但是不能转赠她人, 除非是自己的亲生子女, 就是庶子庶女都不行?还别说赏赐给什么外人之类的,不知道三姑娘可记住了?”
“是,记住了。还请海公公给娘娘带句话,民妇一定不会让她人染指娘娘赏赐的宝物。”
“那就好, 娘娘还说了三姑娘性子绵软,以后有什么事还是给五姑娘送个口信, 娘娘知道了会给三姑娘做主的。”小海子是多精的人, 一进来没几下就搞清楚了陈明明在于府的地位,那就是和弃妇差不多。要不是镇国公府和娘娘还立着, 估计就是下堂的命。
接下来的两家要好一些,毕竟都不是高门, 镇国公府还立在那里,两位姑娘也不是性子绵软的人,有点脾气的主, 也不是什么人敢轻易刺她们几句的,皇后娘娘派人一来,那些人更是屁都不敢放一个, 乖乖的装鹌鹑。
被敲打过得几家人,多少有点郁闷,觉得皇后娘娘确实管的太宽了。可是又没有办法说出来,憋屈的不行。
陈明明母女俩的待遇一下子提高了不少,至少没人敢苛待。这过几天就要进皇宫去,要是在娘娘面前一告状,不得跟萧家和朱家一样,被娘娘一顿指责啊。谁家吃得消啊,要知道先帝还夸过当今皇后贤惠大度,规矩礼仪都是一等一的好。还有什么心善之人。
现在看来是皇后善于伪装,骗过了先帝,可是大家只能悄悄私底下议论,也不敢反驳,先帝都死好几年,谁敢反驳一个死了的帝王说过的话。活着被夸的还是元后,这简直了。
朱家在京城是彻底出名了,上到亲王,下到乞丐,个个都知道朱家女是心胸狭窄之人,最是会吃里扒外,到了婆家还心系娘家,闹得婆家不得安宁,逼得公婆只能提前给分家,逼出去的还是公婆的嫡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