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幸福小农妇(172)+番外

他以为季公子为了避嫌肯定说不去的呢,没想到季公子立马点头道:“其实我今日本来就想去一趟的,打算把做好的新衣裳给孩子们送去。我可不是为了看芸娘的,你们可别误会!”

季公子的后面一句,简直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嗯,本来没有误会,被你这么一解释,我们就真的误会了。”泽生与良子一起笑着出门。

季公子招呼着书铺的伙计,叫他把准备好的衣裳拿出来,然后搂着衣裳紧跟在后,还不停地解释,“真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到时候见了芸娘,你们俩可别瞎说啊!”

到了孤女院,当着泽生与良子的面,季公子虽然不好意思与芸娘搭话,但他那眼神是瞒不了人的,泽生与良子皆看在了眼里。

其实良子前些日子就感觉出来了,所以才把芸娘的底细向季公子交待清楚了。至于能不能成,到时候就看季公子自己的本事了。

只是小芸还是懵懵懂懂的,对感情之事不太明白。她对良子心存感恩之心,认为自己是他的二房了,就要伺候他一辈子,并不知道还要付出男女之情的。

而对眼前的季公子,她也只是觉得与他聊得来,喜欢和他说话,并没有其他想法。

季公子可能觉得尴尬,他送来衣裳后,再与泽生约好去县里的日子,便赶紧走了。

泽生要回家时,良子送了他几步路。泽生就说起如何阻止老百姓丢弃女婴的事,还将小茹出的点子说出来与良子商量。当然,他不会说是小茹想出来的,而说是自己想出来的。

没办法,但凡碰到这种事,小茹都要他顶替着。她毕竟是一位妇人,若想法过多的话,会让人觉得她不安份。

良子被泽生这么一点拔,顿时兴奋不已,立马就要回家起草方案,那种热情简直让泽生膜拜,“那你赶紧回去起草吧,到时候若真的要各村巡讲,我一定要听一听,看你如何大展口才!”

“你竟拿我说笑!那我回家去了,不多送你了。”良子说着就小跑着回家。

泽生正要往回家的路上走,忽然想起早上他说好要给小茹买书的。他自己提出来的,可不能忘了,否则回家小茹又要敲他的脑壳、捏他的鼻子了。

季公子见泽生又回来了,很是纳闷,他不会是来细问自己与芸娘的事吧。

他见泽生只是饶有兴趣地挑着书,他才放心不少。他很怕泽生问起那件让他尴尬的事来。

泽生一边挑着书,一边道:“我早上出门之时就想着要来你这买几本好看的书,差点忘了。你这里有啥好书,给我介绍介绍?”

季公子对自己书铺里有哪些书,当然是最清楚不过了。他从书架的最中间抽出了三本书,“这三本都是最新出来的手抄本,才刚热传的,我近些日子才看完的,全都是上等之作,十分好看。”

泽生拿在手里一瞧,这三本分别是《杨家将演义》、《封神演义》、《西游记》,他高兴得有些心花怒放了,“太好了太好了,这些可都是我想看的。这几日我在外跑买卖,也听不少人说起这三本书,但去了几个书铺,却都没找到。没想到能在你这里找到,你这买卖做得够通达的,肯定有不少人到你这里来买新书的吧?”

季公子听了有些小得意,畅快道:“这都是拜托我的一位同窗帮忙的,他在扬州府做幕僚,帮我找到了这些抄本。之后我就再找几位平时字写得十分好的人为我抄了许多本,我自己得了空闲,也会抄一抄。这些都快卖完了,我还得再找他们抄。我这书铺里,大部分的本都是经典抄本哦。”

泽生直点头,“嗯,跟得上人们的需求,才能将买卖做得好。虽然你不喜欢跟着你家父做生意,但我瞧着,你天生可就是个会经商之人。”

季公子忙拱手作辑,“方大哥谬赞了。”

听季公子叫他一声方大哥,泽生便问:“不知你年岁几何?”

“小弟刚满十七。”

“哦,都到了娶妻的年纪。你家父可有为你订下哪家姑娘?”泽生随意问道。

季公子脸色有些郁结,“年初倒是订下了一门亲事,只是我与家父都还未曾见过那位姑娘的面,她在二月里突然染病……去了。我家连聘礼都还没来得及下,最后直接给她家送丧礼了。”

泽生沉闷了一会儿,道:“估摸着来年,你家父肯定还会为你寻个门当户对的姑娘的。”

“嗯,我爹说年底就要订下,来年就得娶回家,再等就错过了好年纪了。若是我有自己喜欢的姑娘,我也会告诉他们的,好早些托媒人来说亲。”季公子此时似乎想到了什么人,脸色又变得有些喜悦起来。

“哦?你自己中意的也能行?你家父不在意门当户对之事?”泽生当然知道他说的有可能是芸娘,可是他的父母真的有那么开明么?

这又不是小茹所说的未来那个自由恋爱时代,主要是靠媒妁之言的。门不当户不对,几乎很难成事。何况芸娘现在还顶着个良子二房的帽子。

季公子对此事似乎很有信心,“只要我认定的事,我都会坚持的。就像我想开书铺一样,我家父开始是如何都不同意的。我软磨硬泡,他也没办法。”

泽生却道:“娶妻之事怕是不能与此事相比,若你家父反对,怕你是有苦头吃的。”

季公子拍着胸膛,“我不怕!反正我家父已经给我戴上了一顶不孝的帽子了。其实……”他附在泽生耳边小声道,“我家母可是万事都随我的,她会帮着劝我家父。”

“哦,”泽生倏地一笑,原来还可以有这张牌可以打,“那就好,那就好。”不过,他心里还是担忧。季公子的母亲再开明再宠溺儿子,在婚事上,怕也是不能随他自己想怎样就怎样的。

只是,这些事情都还没挑明,过早担忧也无济无事,以后再说吧。

泽生搂着十分喜欢的三本书回家了。当他将这三本书交到小茹面前,兴奋道:“这些我也都还没看过,我们一起看吧,听说十分的好看,引人入胜得很。”

“是么?是些什么好书?”小茹接过来,瞧着封面上的书名,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封神演义?杨家将?西游记?哎呀,我对这些书的人物熟得不能再熟了!”

泽生见小清并不在身边,小声问道:“你在前世也看过这些书?看来这些书果然是好书,能流传那么久。”

小茹翻了翻书页,“书我没看过,电视剧倒是看过好多版本。”

“电、视、剧?”泽生的好奇心又来了。

小茹瞧他那德性,不跟他解释解释,他是绝对不死心的,就跟他掰一掰吧,“我以前不是跟你说过么,有一种机器,可以将发生的事记录下来,也就是说,可以将演员演的戏记录下来。演员就跟我们平时所说的唱戏的人差不多,只不过他们主要不是唱,而是说,把书里的对话就像我们说话一样,给说出来,外加各种表情,十分逼真。虽然说他们只是在演戏,但我们看上去,就感觉那是看真人真事一样,很带感的。说来说去,跟我们看戏的感觉差不多吧。”

上一篇: 穿越之农家长媳 下一篇: 大清娱乐圈